小獅兒提示:閱讀本文約3分鐘!
陳秀珍在53歲時被診斷出患有子宮頸癌,需要面對很多不確定的挑戰。
起初,她感到非常震驚和無助,但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和陪伴下,她逐漸振作起來,決定去面對這個病魔。
從錯愕不已、坦然接受到勇于面對,她在六個月內戰勝病魔。如今 62歲的她,繼續活出精彩...
(圖:來源自網絡)
「當時得到消息時,我整個人是蒙的。我不敢相信會是我。」
2014年3月,陳秀珍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第二期。在這之前,她把陰道出血歸因于絕經前癥狀。但,隨著出血持續數月且加劇,她才到綜合診療所求醫。在進行六次化療和32次電療后,她最終戰勝了癌癥。
康復期間,她繼續堅持自己喜愛的運動和旅行,她的女兒也在目睹母親戰勝病魔的經歷后,開始定期進行身體檢查。
陳秀珍感到自己的經歷也可以為其他人提供幫助和啟發,因此她在義工活動中分享自己的抗病經歷,希望引起更多人對子宮頸癌預防的重視。
(圖:來源自網絡)
子宮頸癌是新加坡女性中第十大常見癌癥。新加坡癌癥登記處數據顯示,介于2017年至2021年,本地每年平均約有220起宮頸癌病例,年均死亡病例則有67起。
雖然醫學技術不斷進步,如:磁共振成像或正電子發射電腦斷層掃描等可以診斷出晚期疾病,但是子宮頸癌的死亡率仍然保持不變。因此,預防和篩查十分重要。
針對子宮頸癌的預防性疫苗和篩查檢測是有效的預防和早期發現手段。現在,新加坡中一女生都可以免費注射HPV疫苗。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通過[性.交],HPV病毒也可以透過皮膚傳播,包括生殖器接觸。因此,男性也應接種疫苗。
(圖:來源自網絡)
在全球,世界衛生組織設定了三個目標,希望到了2030年,90%的15歲女孩可以完成HPV疫苗接種;70%的婦女應在35歲之前接受高性能測試,并在45歲之前再次接受篩查;并確保90%子宮頸癌患者獲得適當治療。
因此,需要呼吁大家重視預防和篩查,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定期體檢,令更多人能夠從子宮頸癌這一病魔中遠離。
我是小獅兒,每天記錄和分享新加坡及世界各地有溫度、有高度、有時度的趣談,關注我,隨時了解新加坡當地靠譜干貨!如果您對內容喜歡,期待您的轉發,也請您在評論區內留言互動!謝謝!
本文素材,觀點及部分內容來源于網絡,如果您認為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絡我們及時刪除和修改
#相關閱讀 #
新加坡永久居民(PR)、新加坡公民(SC/Citizen)、移民新加坡資料流程經驗交流分享平台 新加坡就業準證(SP/EP/WP),學生證,家屬準證(DP/LTVP),短期簽證(Visa)申請經驗 點擊閱讀原文訪問專區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