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好漢與宋朝多次交戰,他們最危險的對手并非關勝、高俅、童貫,而是初次征梁山的呼延灼。因為呼延灼征梁山時用上了二大"核武器":鐵甲連環馬和凌振的火炮。
宋江為救柴進,率人馬攻陷高唐州,殺了高太尉的兄弟高廉。
高俅為給兄弟報仇,在道君皇帝面前保奏汝寧郡都統制呼延灼領兵前去征剿梁山。
呼延灼與百勝將軍韓滔、天目將軍彭玘,率大軍殺奔梁山。
呼延灼是赫赫有名的呼家將之后。他熟習祖傳鞭法,武藝精熟,使兩條水磨八棱鋼鞭,左手重十二斤,右手重十三斤,威震八方。
高俅提供最大可能的協助,皇上欣賞呼延灼,賜寶馬踏雪烏騅,又有鐵甲連環馬,剿平梁山還不是手到擒來!
可能征善戰的雙鞭呼延灼遇梁山五路大軍阻擋,呼延灼先后戰平林沖、打敗扈三娘、戰平孫立,表現已足夠勇猛。
呼延灼又從東京調來轟天雷凌振,用火炮對付梁山。吳用使出計謀,將火炮推入泥潭中,活捉了凌振。
呼延灼祭出殺手锏鐵甲連環馬,把梁山人馬殺得大敗。
梁山好漢又豈非烏合之眾?他們搬來金槍班教頭徐寧,練熟鉤鐮槍后,大破連環馬,最后呼延灼全軍覆沒,只身投往青州。
一,呼延灼大戰魯智深
在往青州半路上的酒店,呼延灼的御賜烏騅馬被桃花山的嘍啰偷走。
呼延灼從青州借得二千人馬,起兵來桃花山奪馬。
在桃花山下,呼延灼七八合便戰敗小霸王周通。
李忠、周通見敵不過呼延灼,便向二龍山頭救援。
一向愛抱打不平的魯智深豈會讓官兵在附近撒野?二話不說,便帶領二位頭領楊志和武松,五百小嘍啰,六十余騎兵,馳援桃花山。
打虎將李忠聽聞援軍要來,便下山迎戰呼延灼。
李忠如何敵得呼延灼過,斗了十合之上,見不是頭,撥開兵器便走。
呼延灼乘勝追擊,縱馬要攻上桃花山。山上憑險用鵝卵石阻擊,雙方僵持不下。
這時,二龍山人馬殺到。只見一胖大和尚,騎一匹白馬,手拿禪仗,大喝一聲:"梁山泊手下敗將,敢來俺這里唬嚇人!"
呼延灼道:"先殺你這個禿驢,以解我心中怒氣!"
魯智深輪動鐵禪仗,呼延灼舞起雙鞭,二馬相交,兩邊吶喊。斗至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呼延灼暗暗喝采道:"這個和尚倒恁地了得!"兩邊鳴金,各自收軍暫歇。
二,楊志大戰呼延灼
呼延灼少停,再縱馬出陣,大叫:"賊和尚!再出來與你定個輸贏,見個勝敗!"
魯智深正要出馬,楊志叫道:"大哥少歇,看灑家去捉這廝!"舞刀出馬來與呼延灼交鋒。兩個斗到四五十合,不分勝敗。呼延灼又暗暗采道:"怎的那里走出這兩個來!好生了得!不是綠林中手段!"楊志也見呼延灼武藝高強,賣個破綻,撥回馬,跑回本陣。呼延灼也勒轉馬頭,不來追趕。兩邊各自收軍。
呼延灼十余合打敗李忠,后又與魯智深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呼延灼心贊魯智深武藝"了得"。雙方少歇后,呼延灼高叫要與魯智深"定個輸贏",魯智深也"正要出馬"。這可以看出,二人正是棋逢敵手,互不心服。
但呼延灼戰魯智深前,就與李忠斗了十幾個回合,還繼續率軍攻山。所以,呼延灼的體力相對直接參戰的魯智深,是稍微吃虧的。
而且,在罷戰后,魯智深與楊志、武松商量:"我們初來乍到,實在不能相逼太緊,后退二十里下寨,明天再來廝殺。"
可見,魯智深還是忌憚呼延灼的。
所以,對比馬戰能力,呼延灼是要稍強于魯智深的。
而少歇后,呼延灼是要魯智深出來決斗的,這時楊志站了出來。明顯,楊志體力上有優勢。
同樣雙方大戰四五十回合不分勝負,呼延灼也暗贊楊志"好生了得"。這時,楊志卻"賣個破綻,跑回本陣。"這與魯智深斗呼延灼時雙方鳴金不同,這里楊志是主動回陣的,因為他"見呼延灼武藝高強"。其實,楊志這里敗回的,他再斗下去就會招架不住了。
所以,呼延灼的馬戰能力是要明顯強于楊志的。
綜上所述,就馬戰能力而言,這三大高手的排名應是:1,呼延灼,2魯智深,3楊志。
三,武松為何不出手?
與魯智深一同馳援桃花山的還有一位高手一一行者武松。
一向敢打敢沖的武松,這次卻異常低調。
當大哥魯智深大戰一場后,楊志及時出馬,要"大哥少歇,灑家去捉這廝"。
楊志回陣后,武松沒站出來挑戰呼延灼,任由他退兵。從晚上到第二天早晨,也不見武松出聲要求出戰。
"上陣父子兵,打仗親兄弟"。是武松不顧兄弟之情,不愿出力?顯然不是!武松和魯智深可是有過命交情的兄弟,二人可謂肝膽相照,惺惺相惜!
其實,原因只有一個:武松不擅長馬戰。從二龍山到桃花山,武松肯定是騎馬來的,會騎馬并不代表擅長馬上作戰,尤其對手是馬戰絕頂高手。
武松一向習慣步行,不喜歡騎馬。當初要從平安寨到快活林找蔣門神報仇,施恩曾要讓武松騎馬去。武松卻說:"我騎那東西干嘛?我又不是沒長腳!"一一一個討厭騎馬的人怎麼可能精通馬上作戰!
魯智深曾是老種經略相公種師道麾下的提轄官;楊志是楊家將后代,曾應試武舉,官至殿前制使。
二人都受過專業的軍事訓練,所以既善于馬戰,又是步戰高手。
而武松一直是一個平民百姓,直到打虎名揚天下后,才做了一個縣的捕快都頭。武松一直混跡江湖,所以他與人對決時,用的也是"綠林手段"。
在呼延灼眼里,"綠林手段"顯然不如"軍隊專業手段"!
後來,武松在誅殺馬上大將耶律得重、貝應夔、方貌時,都是一擊中的,并且都是步下以閃電般的速度,雷霆萬鈞之勢,二三刀之內便取下對方首級,十分干脆利落的。
但武松以步戰襲殺騎將,是十分冒險的,倘若不能速勝,對方居高臨下,占盡優勢,到時便陷入戰不能勝,逃又不能脫身的危險境地!
在面對呼延灼時,雖然雙鞭呼延灼武藝高強,但有花和尚魯智深和青面獸楊志二人,呼延灼完全無力取勝。武松根本不需冒險上場步戰強敵。
綜上所述,給桃花山一戰的幾位好漢的馬戰能力排個名,從高到低依次是:呼延灼、魯智深、楊志、武松,后面是打虎將李忠和小霸王周通。
(圖片來自網絡)
(主要參考資料《水滸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