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是父母給孩子的稱號,通常寄予了父母的期望,當然了,名字也總能代表一個時代。
記得我們上學那會,女孩子叫「楠、紅、娟」的有很多,男孩子重名率高的則是「龍飛」,我們一個班就有四個男生叫「龍飛」。
我們父母那一輩「東方、建國、建民、芬、香、枝」這類名字是重名率最高的。據說當年紅旗汽車造出來之后,叫「紅旗」的孩子能排成一個連。
隨著我們這一代人成長、結婚成家,下一代零零后的孩子們叫「子軒、子涵、雨欣、若涵」這類名字很多,字不同,音卻相同,新學期開學,老師一點名「子軒」,站起來好幾個孩子。
如今「子、涵、軒」時代已經過去了,新一代10后已經陸續上了小學、國中,老師們發現這代孩子的名字更「奇葩」,甚至都不敢輕易點名,生怕鬧笑話。

這代孩子們的名字有啥特點呢?
01)生僻字多
「子、涵、軒」重名率高,那給孩子取個不常見的字豈不是可以避免重名率了。
于是乎總能在10后孩子們的名字里看到帶有生僻字的名字,有的字連老師都不認識,還需要翻字典來確認。
其實不建議給孩子取帶有生僻字的名字,一方面是生僻字比較難寫,筆畫多,另一方面則是涉及到學籍問題,現在都是電腦錄入,有的生僻字電腦系統沒有,那就麻煩了。
我們上高中那會兒就有個同學名字很特別,叫「偲「,用拼音輸入法根本打不出來,當時大學聯考的時候辦學籍還有點小曲折。
所以說,生僻字雖然能避免重名率,但是盡量還是避開,以免后期造成麻煩。

02)四字名字很多
10后的名字四字的很多,大部分是采用父母姓氏結合的方式給孩子取名字。
據報告顯示:從2014年到2017年,新生兒嘗試使用父母姓氏結合取名的比例快速增長,這四年期間比例翻倍,男寶達到2.51%,女寶達到1.73%。
孩子本來不是復姓,硬給孩子湊成復姓,湊得好還行,湊不好怎麼都聽著別扭。
比如說李魏成熙、張陳晚初等等,這些名字后兩個字聽著挺好聽,但是加上兩個姓氏總是覺得怪怪的,有種生拼硬湊的感覺。


03)新奇名字
前幾年有個新聞上了熱搜,河北一對夫妻因為喜歡「王者榮耀」這款游戲,孩子出生后給孩子取名字叫「王者榮耀」。
就連戶籍大廳的工作人員都勸這對夫妻;要慎重啊,以后孩子容易被人笑話!
但這對夫妻堅決給孩子取名王者榮耀,本來以為這個名字就夠奇葩了,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還有更「狠」的:
王子殿下,蘭博基尼,謝主隆恩,豬豬俠超人,趙氏孤兒等等。
或許父母心血來潮個,認為這樣的名字很有特點,但是要想到以后孩子上學時,當老師點到孩子的名字總是引來同學們的一陣嘲笑,孩子內心會是什麼感受呢?

這類名字還不如「鐵蛋」、「狗蛋」這類的小名有意義,最起碼這類小名寄托了父母的愛意,希望孩子皮實一些,長得壯,好養活。
家長出發點或許是不想讓孩子重名率高,但是很顯然這類名字不太適用,而且叫起來也會非常尷尬。
想要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家長需要肚子里裝點墨水兒!
巧用《詩經》、《楚辭》
《詩經》和《楚辭》是我國文化史上的瑰寶級作品,里面蘊含很多知識,同時也是取名字的好出處。
比如林徽因的名字就出自《詩經》,屠呦呦取自「呦呦鹿鳴」,燕飛取自「燕燕于飛,差池其羽」;而周星馳的名字出自「雄州霧列,俊采星馳」。這樣的名字重名率很低,避免了生僻字,同時有寓意、有文化。
巧用父母的名字
上高中時,班主任家女兒叫苗木子,班主任姓苗,師母姓李,于是把「李」拆開叫木子。
還有個朋友,叫鵬程,大家都以為是鵬程萬里的意思,但是後來相熟了才知道,原來他母親姓「程」,鵬程也有「遇到、碰到」程的意義。
同事家姑娘叫李念白,同事姓白,他老公特意取了一個名字,暗含了父母的恩愛。
取名字的技巧有很多,父母只要用心都可以給孩子取一個好名字,而不是父母隨心所欲起名字,像「王者榮耀」、「蘭博基尼」這類名字,完全是父母的不負責任。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