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越是強求,越是容易被其所困;有些人,越想改變,越是容易適得其反;有些關系,越是費勁,越是容易沖突不斷。
與其選擇想改變別人,讓自己活得悵然若失,不如回歸自我,找尋內在的富有豐盈。
人生下半場,不向外追索,不飛揚浮躁,努力做一個和自己交心的人。
不要用自己的標準去要求別人
生活中,一些人總愛以自己的認知,去為別人規劃未來,指點江山。
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活法,倘若過度干涉,只怕會事與愿違。
一個人最大的智慧,就是克制糾正他人的欲望。
當我們把目光轉移到自身,慢慢會釋懷那些所謂的煩惱,不過是自己的執念罷了。
人生在世,從來不是為了指點誰,而是要走好自己的道路。

與其向外索取,不如向內生長
經常聽人說,得到外界的認可,人就有干勁。
確實,在生活中保持自我價值感,是一種智慧。
但更要明白的是,別人的肯定是幸運,內在的滿足才是坦然。
人這一生,不是向外訴求,而是向內生長。
那些能真正解決問題的答案,其實都在我們心中。
做個不斷向內探索的人,才能活出通透有深度的人生。
正如心理學上談到的「愿望投射效應」,我們總是把自己的主觀愿望和美好寄托強加給對方。卻忘了每個人都有各自的人生選擇,他人無法左右。
當我們能夠接納別人的不足時,生活的主動權才真正變成自己的,才能不斷復盤總結,提升自己的能量,堅定地朝著目標去努力。
改變自我,向上開花
其實,這世上從來沒有所謂的枷鎖,真正能束縛住我們的只有自己。
如果你過分在意外在的雜念,不懂得尋求內核的穩定,那麼只會越活越沉淪。
閑暇之時,多去豐盈內心,你想要的幸福,都在趕來的路上。
我們或多或少都將一些美好的期待聚焦在別人身上,可改變別人看似簡單,實則很難。
與其掏空心思改變別人,不如試著積極調整自己。
當我們變了,會發現別人變了,周遭的一切也都變了。
希望我們每一個人都能順其自然,慢慢成長,去一點點靠近那個更好的自己。
來源:十點讀書
畫家:趙少昂
責編:夏天
編審:王俊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