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場對很多人來說,都是最治愈人心的地方。感覺在菜市場走一圈,心情都能變舒暢。因為它代表著人間的煙火氣。
五顏六色的蔬菜水果,碼得齊整;海鮮店里的魚蝦,鮮活有力;熙攘的人群,古樸的叫賣聲......都能讓人有腳又踩在地上的真實感,而不再是被日子盲目推著走。
而且隔三岔五帶孩子逛菜市場,也有很多的好處。都說「生活是最好的課堂」,菜市場是讓孩子了解真實生活的地方。
1
菜市場是一本
「生活百科全書」
菜市場賣的東西五花八門,吃的用的、海里游的地上跑的、土里刨的樹上摘的……這可比任何一本百科全書還要直觀豐富。眼睛看、手里摸、放鼻子前聞一聞,甚至有的還能放嘴里嘗一嘗,比任何一堂觀察課都更加真實。
不僅如此,菜市場所賣的商品,也隨著季節變化而變化。
最近去菜市場,我家孩子問:「媽媽,為什麼到處都在賣豆角、茄子、西紅柿?」
雖然每個季節的菜品都很齊全,可還是能看出差異。「因為夏天,這些菜長得最好,也長得最多。什麼時候這些蔬菜變少了,不是每家都賣了,季節也就變了。」
到了冬天,滿市場都有大白菜、土豆,豆角、茄子、西紅柿又成了小面積出現的蔬菜。
商品還會隨著節日而變化。賣粽葉、糯米多的時候,說明端午節快來了。各種口味的月餅出現的時候,就到了中秋節前。菜市場喜慶起來,春聯、福字、掛飾隨處可見的時候,就是快過年啦!
把書上學的搬到現實中,可能并不能讓孩子多考幾分,但會讓孩子們看到真實的世界,慢慢了解生活、學會生活。孩子的教育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菜市場。
2
孩子的數學啟蒙、識字啟蒙
都可以發生在菜市場
數學啟蒙,最重要的不是數數能數到多少、20以內加減法甚至100以內加減法,而是數學思維的啟蒙和培養。
從剛開始帶孩子去菜市場,好奇心驅使下,他很喜歡拿手機去掃碼。每次他掃完碼,我會讓他自己輸入數字。剛開始只會輸整數,現在小數也能認得一二。
後來,去菜市場我會專門帶一些現金,各個面值的人民幣認得差不多了,又能學會簡單的算術。還想加強的話,可以在家里模擬菜市場場景:一袋蘋果學加減法。用實物認識數字,能讓孩子了解其實際的含義。
準備好面值1、5、10、20的人民幣若干和一袋蘋果。他擺攤賣蘋果,我來買。蘋果是1元/個。用實際生活中的場景來認識加減法,也是為了讓孩子從具體的維度去理解。買5個蘋果,我可以用5個1元的紙幣;也可以給他1張10元面值的,再回找多少錢呢?買3個或者買8個呢?
在這個過程中,將數字和語言結合起來描述身邊的事物,形成簡單的故事。
我有10塊錢,買5個蘋果,還剩幾塊錢?最后一步,就是用數學符號來表示加減法。
10-5=5。這個場景搬到生活中,也是可以的:買東西的時候讓孩子用現金付錢。
平時去菜市場,會念每家店的招牌。還有店里的標簽。漢字是中文的基礎,認字是成長中必要的一步。漢字和實物相對應,也是理解文字很重要的方法。
原來,不光是學習中會遇到漢字,生活中的漢字更是隨處可見,比如「菜」字、「魚」字、「米」字、「肉」字。每個漢字都是幾千年的歷史,在生活中的應用,才能讓孩子牢牢記住,而不只是「背字」。
3
菜市場教會孩子
樹立最初的金錢觀
棒棒糖多少錢一個,奧特曼卡片多少錢一包,很多孩子是知道的,但是我們每天餐桌上出現的蔬菜、肉多少錢一斤,孩子是沒有任何概念的。
一把蔬菜可能只賣兩塊錢,賣菜的叔叔阿姨甚至是爺爺奶奶要站在那很久,靠一個兩塊錢、兩個兩塊錢、三個兩塊錢、無數個兩塊錢來養家。
而對于一個家庭來說,兩塊錢就可以炒一盤菜,10塊錢可以買一塊肉,一頓營養均衡的飯菜所產生的日常開銷,是我們每天必不可少的。
錢是一點點掙的,一點點累積的。花出去的錢,有些是必須的,而有些則是可以考慮是否要花的。
通過這些,孩子們能體諒父母掙錢的不易,也更能珍視自己手里的零花錢。
4
買東西,鍛煉孩子的
自主決策能力
去店面里買菜和從攤位上買菜,可以引導孩子對蔬菜進行對比,蔬菜價格上、品質上、品種上、豐富度上,有哪些不同?什麼樣的蔬菜可以選擇在店里買,什麼樣的可以選擇在攤位買?今天晚上我們要吃什麼,你能來決定嗎?
找不到的蔬菜可以大膽問老闆,甚至請老闆推薦靠譜的地方去買。經過孩子的觀察,他已經能看出爸媽買菜的喜好,也能根據自己愛吃的和不愛吃的,來決定我們買什麼菜。
一家人坐下來享受晚餐的時候,他會很自豪地問:「我挑的這個菜你們是不是很喜歡!好吃吧!」「太厲害了!要不是你提醒,我都忘了還能買這個菜。真的好好吃啊~」
5
菜市場教會孩子
與人溝通、交流
孩子第一次嘗試說出「阿姨,這個菜賣幾塊」的時候,確實經歷了羞澀、掙扎,想要退縮。
如今,他已經能跟相熟的菜攤老闆閑聊。買橘子之前,老闆總會剝開一個讓嘗一嘗再決定買不買。
有一次去買草莓,他也想嘗一嘗,就問老闆可不可以,結果被拒絕了。
看出他臉上的尷尬,我趕緊解釋:「橘子可以嘗,草莓不可以,你知道為什麼不?你可以問問阿姨。」阿姨也不避諱:「現在的草莓太貴了,你嘗一個他嘗一個,我就虧了。」
你看,阿姨不是不讓你嘗,是誰也不可以嘗。
「被拒絕」也沒什麼的。有時候,我們只想要兩個蘋果,老闆給我們裝了一大袋子的時候,也要勇敢提出來:「老闆,稱兩個就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考量。
「拒絕別人」,也沒什麼。買完東西,分給孩子一小袋,一起分擔生活的重量,再溜溜達達走回家。一路有說有笑聊聊日常。
用心買菜,花時間做飯,好好吃飯,教會孩子熱熱騰騰地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