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錢至上的年代,端正的人品,貌似成為了一種「稀有品」。
黃金,只要你有錢,就能買得到。而要想遇到一個人品端正的朋友,那就有點困難了。好的人品,不是錢財可以買來的。
有一位名人說過:在我沒錢的時候,我發現身邊都是壞人;在我有錢的時候,我發現身邊都是好人。
這里談到的壞人和好人,其實都是同一群人,只是他們根據你的錢財多少,而對你保持不同的態度罷了。
出門在外,能不能遇到人品端正的朋友,不妨隨緣。只是,有一點我們要留心,絕對不能被人品差勁的人欺騙。
人品差,藏不住。一個人,身上有這幾種氣息,暗示了行為不端。
一、拜高踩低,特別勢利。
《增廣賢文》有言:「有錢有酒真兄弟,患難何曾見一人?」
有錢有酒有勢,自然就會吸引來一大堆的兄弟、朋友。隨著我們逐漸落敗,又有多少人會陪伴在我們的身邊呢?
這些被錢財、酒肉吸引來的兄弟、朋友,真的對我們真心、有感情嗎?肯定是不可能的。別人所看重的,不是你的本人,而是你所擁有的錢財。
有錢的時候,人們都飄起來了,所以不會想到誰真心,誰不懷好意。唯有走向衰敗,淪為底層,人們才恍然大悟,搞清楚誰是人,誰是鬼。
這就是所謂的「歲寒知松柏,患難見真情」。到了冬天,才知道松柏的挺拔。到了患難之時,才知道真心之人的難能可貴。
不論在什麼時候,都不要完全相信「拜高踩低」的人。他們這一刻會攀附你,下一刻就有可能拋棄你,轉而攀附別人。
二、笑人無,恨人有。
圈中有一個同行,在父母去世后,就沒有回老家了,而是在廣州定居,開啟了新的人生。
在他二十來歲的時候,由于他家里窮,親戚朋友都看不起他,所以他被迫背井離鄉,到了廣東這邊打拼。那一刻,他就在思考,窮,難道就是原罪嗎?
奮斗了八年,他終于抓住了機會,在廣州買了房子、車子,有了屬于自己的資產了。當他開著小車回到老家,老家的親戚竟然擺出了兩副面孔。
表面上,對他阿諛奉承,說他真有本事,一看就是有前途的人。背后,卻說他為富不仁,有錢有機會,也不來幫助窮親戚,簡直就是良心被狗吃了。
前兩年,父母離開了,他也就沒有回過老家了。他說了一句話:父母還在,老家還有牽掛。父母走了,老家就一堆「見不得人好」的親戚,還是別再往來了。
見不得人好,可以分為兩點,其一是笑人無,其二是恨人有。笑話別人貧窮,卻怨恨別人有錢。反正,不論你是窮,還是富,都會被人仇視。
三、重利益而輕道德,沒有原則。
有兩句話,值得我們深思:「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人不為己,天誅地滅。」
在錢財、利益面前,人們都會拋開所謂的道德、原則,而扭曲自己的人性,做出損人利己,或者損人不利己之事。
為了一己私欲,可以不顧別人的死活,完全失去了該有的人性。如此,將變得禽獸不如,身上多了獸性,而少了人性。
像這樣的人,都有一個特點,重視利益,而輕視道德。在他們看來,道德值幾塊錢一斤?與其被道德束縛,不如掙脫道德,活成「不擇手段」的模樣。
試想,一個世道,如果不擇手段的人多了,而保持道德的人少了,那世道不就成為了修羅場,或者說是人間地獄了嗎?
有些時候,人間地獄,不是天災造成的,而是人禍造成的。缺德,毫無人品,本就會害人害己。
四、滿口仁義道德,虛偽不堪。
有一種人,不僅段位高,還人品差勁——滿口仁義道德,而背地里一肚子男盜女娼的偽君子。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西漢末年的王莽。王莽一開始,裝成謙謙君子的模樣,不僅對身邊人特別好,還一臉正派,滿口仁義道德。
有一次,王莽的兒子犯了罪,王莽為了保全自己的名聲,親自將兒子給砍了。死了一個兒子,而換來了別人的尊重和敬佩,王莽覺得值了。
通過各種手段,王莽終于上了位,取代了西漢,建立了王莽新朝。那一刻,他終于原形畢露,誰的死活都不在乎,他只在乎自己的欲望。
結果我們都知道,偽君子的王莽,在晚年的時候,遇到了天選之子劉秀,42萬大軍全軍覆沒。虛偽了一輩子,終究還是一場空,逃不過身首異處的命運。
真正的人品差勁,就是表面上仁義道德,背后卻一肚子男盜女娼。如此之人,并非好人,最好敬而遠之。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