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下再造一个新加坡!
新加坡——陆地面积只有733平方公里,比纽约市略小,和北京一个区差不多。但就是这么小的地方,却容纳了592万人,全球人口密度排名第二!
只说数字大家可能没有概念,这么说吧,新加坡的人口密度,2年前就是北京的6倍、上海的2倍。
而日常的北京,是这样的?
日常的上海,这样?
那新加坡,岂不是这样?
但真正的新加坡,可远没有这么拥挤。
人们最爱逛的乌节路,平时是这样子的?
即便在新加坡的CBD区域,也并没有那么拥挤
那新加坡这么多人,都藏在了哪里?
1
新加坡现有590多万人
6年内将新增近百万
根据新加坡统计局预测,到2030年,新加坡人口将达到690万左右。
这也意味着新加坡将面临更大的人口密度挑战。
根据新加坡《2023年人口简报》显示,截至去年6月,新加坡的人口呈现这些变动:
总人口同比增长5%至591.76万人,
公民人口微增1.6%至361.07万人,
永久居民增加3.7%至53.86万人,
非居民人口大幅增加13.1%至176.84万人。
图源:2023人口简报
也就是说,新加坡距离690万还有近百万缺口。
正如李显龙总理曾说的那样:“我只有三百五十万新加坡人,而本区域有数十亿人可能在排着队进入新加坡。“
这样一来,新加坡未来的人口可能还会增加。6年内,新加坡要能多出放下百万人的土地,依照当前的情况看,新加坡会如何做呢?占马六甲、填海造陆、绑定大国,新加坡如何一步步崛起?
2
为了容纳690万人
新加坡向天、向海争地后转向地下
常规的做法莫过于建高楼、填海扩土,新加坡就是这么做的。
国家向上建设,高楼越建越高,住宅楼可高达70层;
回收土地再利用,将一些低矮房子或未充分利用的地产收回,再建新高楼;
填海造陆,将海岸线向外扩,获取更多可利用的土地,这50多年来,新加坡国土整整大了一圈,扩土140平方公里,整个国家大了25%。
为此,新加坡有了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案:既然地上土地不够,那就往地下寻,建造一个庞大的地下王国,有城市、有公共交通、有商业街、有娱乐空间……
3
坡岛地下空间资源丰富
要“在地下再建一个新加坡”
虽然新加坡没有任何自然资源,但在人们的不断调查和脑洞下,终于发现了新加坡有着极为丰富的地下空间资源。
早在2002年,新加坡当局就将目光瞄准了地下,当时就提出“在地下再建立一个新加坡”!
考虑到新加坡国土的稳定性,以及必要的地下原岩支撑面积,最终计算得出:新加坡的地下空间总面积,可以约等于国土面积的33%-50%,大概200-300K㎡。
目前已公布的10个地下空间发展用途分别为发电厂、焚化厂、水供应回收厂、垃圾掩埋厂、蓄水池、仓库、港口和机场后勤设施、资料中心和晶圆厂。
4
新加坡地铁通行全岛
连通地下城市的交通枢纽
其中,应用最多、最被大家忽视的就是——地铁!
新加坡不止是航运很强,陆路、海路交通运输同样发达。自1987年建造到如今的新加坡地铁,已经成为世界上最便捷、高效的公共运输系统之一。
绿线、红线、紫线、黄线等密密麻麻的地铁线,遍布新加坡岛屿地下,配合巴士,几乎能通行全岛任何一个地点,地上还是地下。
目前,新加坡正在扩大交通线,南北线、东西线、环线、汤申-东海岸线、东北线、滨海市区线等6条地铁线环绕全岛,无论你去哪里,都能乘车到达目的地。
未来的新加坡,每户家庭步行10分钟即可前往地铁站。
同时,新加坡也在建设更多地下仓库,让物资运输从地面转移到地下,方便交通出行。
5
斥巨资兴建地下排水高速公路
常年下雨的新加坡几乎没有内涝
雨果曾说:下水道是一座城市的良心,新加坡在这方面当然重点关注!
进入1月份,新加坡基本上天天下雨,温度都随着雨水的到来,有了降低。但雨后的道路上几乎没有积水,就连机动车道、人行道、草坪都没有。
不少人惊讶新加坡地下排水系统的完美,就像一块海绵,吸收了大量的雨水,留给人们的只有湿润与清新。
地处热带、常年下雨的新加坡,很少出现城市内涝的现象,就是因为地下排水系统的优秀。
为了快速排水,新加坡特地兴建了一套完整的地下排污系统,包括一条长约48Km,最大直径6m,深入地下20-40m的“排水高速公路”,以及一座污水处理厂,两条5公里长的深海排污管和60公里长的污水接驳管,让雨水以及生活污水快速从地面排空。
考虑到新加坡未来可能出现的缺水情况,污水处理厂还预留了将污水净化为工业用水的接口~
预计到2026年,全岛污水只需通过一条大约200公里的直隧道就可以被输送到地下处理厂,被进一步净化成超清洁的新生水(NEWater),或者通过排污口被排放到大海。
这一项目完成后,将能为地面上省出约150公顷的空间,大约相当于210个足球场。
6
在地下藏军火
建造全球第一个城市地下军火库
新加坡专门利用地下空间,在万礼地下建造了军火库!
包括多个长100m、宽26m、高13m的储藏仓库,由间隔20m的双车道宽的隧道连接。即便有一个仓库“意外”爆炸,也不会影响到其他地方。
这是全世界地下军火储藏设施设计最先进,也是第一个在人口密集、发展快速的城市中建造的地下军火库。
不过大家也不用担心,该地下军火库经过了十公吨威力的炸药爆破实验,证明地下军火库的设计完善,有助于制止有害爆炸物冲上地面。
国防部长张志贤为军火库举行启用仪式
与地面军火库相比,万礼地下军火库的安全地区面积可以减少90%,相当于400个足球场,足足有半个巴西立市镇那么大。
7
地下储存石油
可供全岛人用一个月
此外,新加坡还在40楼层深(约合150米深)的地下建造了一个巨大的石油储存库:裕廊岩洞(Jurong Rock Caverns)。
日常维护的工人们,需要经过直达裕廊岛地下储油库的150米旋转楼梯。
抵达150米的底部,会出现一个人工开凿的隧道。
隧道可通往五个存储空间,分别存储原油、冷凝液、石脑油、瓦斯油等液体。
这五个储油库都是长340米、宽20米、高27米,相当于一座九层楼高的建筑。
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表示,这座储油库的存储量相当于600个奥运规格游泳池,其储油总量可供新加坡全国人使用1个月。
裕廊岛储油库剖面图
8
滨海湾金沙地下有城市
别处还有地下清真寺
如今,新加坡就有一座地下城市,就在滨海湾金沙的下面。
地面上,金沙是座现代摩登的地标大楼。而它的底部,却是一座专门为员工提供食宿的地下城市。
这里被称为“房屋之心”,服务的员工多达1万多名。基础设施完备,2间饭厅,一个服装库存有高达16万件工作制服。
购物娱乐业一应俱全,专门为员工放映的电影院和餐食店。
新加坡第二高的建筑UOB Plaza One下方,还有一座地下清真寺哦~
清真寺穆拉纳·穆罕默德·阿里(Masjid Moulana Mohamed Ali )在新加坡是同类中的佼佼者,是该岛上唯一处于海平面以下的清真寺。
这座清真寺位于熙熙攘攘的莱佛士坊(Raffles Place)旁边,入口不是十分明显,所以很多人在新加坡生活了十几年都不知道这里的秘密寺庙。
9
新加坡未来规划曝光
将建造30层楼的地下科学城
未来的新加坡,可比现在拥有的地下空间要更庞大!
在肯特岗公园附近,新加坡打算建造一座相当于30层楼的地下科学城,供生物医药产业和生命科学使用。
科学中心的大致面积为50英亩,位于新加坡西部一座科学园的地下,距地面30层楼的地方,可以容纳4200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
它包括40个连接岩洞,可为医疗科学作为实验室和研发使用。地下医院、地下物流一应俱全,生活设施很是健全。
从图中明显能看到巨大的深井,这是新加坡在建设大型地下空间时的常用方式。大型机械设备和人员都将通过竖井进入地下空间。
10
在商业繁华区
打造650公顷地下城
根据新加坡发布的《2030年土地使用计划》,滨海湾、裕廊创新区和榜鹅数码园区将打造一座“地下城”!
650公顷的地下空间,配备地铁线路、停车场、高速公路、人行连道、公共设施、仓储等基础设施,以及研发区、工业区、购物区等不同功能的公共空间,分别位于裕廊、榜鹅和滨海湾的地下8米、15米和25米。
最浅的地下层优先考虑充当以人为中心的用途,而更深地层则来为不怎么需要人类接触的功能服务。
11
新加坡CBD
地下将建造更丰富区域
滨海湾、乌节路、中央商业区(CBD)这些新加坡最繁华的地方,新加坡市区重建局计划未来在这一带建设更多住宅项目、设施和公共空间。同时,政府还鼓励,把现有的办公大楼转化为酒店和住宅。
地铁线路、停车场、高速公路、人行连道、公共服务隧道和地区制冷设备统统包含在内,将来,中央商业区将成为一座”地下城“。
我们可以在地下购物、吃饭,还可以靠步行穿梭于金融区的各大写字楼,甚至直接走去圣淘沙~
总结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新加坡先后建设地铁、地下商业街、地下停车场、地下管网系统、地下储存库、大型地下公共空间等一系列地下空间工程。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新加坡地下王国将更发达!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