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閱讀此文之前,辛苦點擊一下右上角的「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和分享,又能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
來源/古風文史作者/古風文史俗語也可以說做事「老話」,即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說法。它就像中國的傳統文化一樣,雖然不一定完全符合當下社會,但都有一定的原因和道理。
常言道:「老話說的不假……」
也就是說,從古流傳至今的老話,大多都有一定的合理性。那麼老話說:「家中有三空,子孫代代窮」是什麼意思?這種說法符合現在社會的情況嗎?
對于「家中有三空」的「三空」,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理解,其中接受度最廣的說法有兩種。
第一種說法認為「家中有三空」中的
「家」并不是指我們居住的房子,而是指我們本身。這種說法里的「三空」,分別是「空了父母」、「空了伴侶」和「空了子女」。
「空了父母」即不孝順父母,遇到問題不與父母商量,不聽從父母的建議,不愿回家陪伴父母。
人作為一種群居動物,最離不開的就是人際關系,人際關系不僅是陪伴,還是利益的來源之一。
長大后的子女不愿意聽從父母的安排,不與父母和父母的朋友來往,就等于白白浪費了父母幾十年積累下來的人際關系。而人在成長中都在不斷的進步,父母的朋友往往比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朋友更加有實力,在一些事情上,更能為我們提供幫助。
失去了父母的幫助,我們想要獲得利益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一些事情上面,我們可能就因為差那麼一點幫助永遠也達不到目標。
這種情況還會一代又一代的影響下去。在物質方面,我們丟棄了父母積攢了幾十年的人際關系,那麼我們手里的人際關系就會變得有限,留給子女的東西也會相應的減少。
在精神層面,小孩子最初的行為基本都是從父母那里模仿而來,然后在環境中不斷沉淀,最后形成一種固定的性格。如果,我們與自己的父母不親近,孩子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模仿我們的處事風格,長大以后形成一種相對孤僻的性格,失去人際關系。
「空了伴侶」即夫妻不和。常言道:「家和萬事興。」人的情緒往往會影響人的性格,伴侶作為我們最親密的人,如果不能夠和諧相處,必然會影響到我們的情緒。
雖然每個公司都要求員工不要把生活中的瑣事和情緒帶到工作中來,但我們的潛在情緒往往不受自己的控制,那麼就必然會影響到工作。
如果因為伴侶之間不和睦導致在工作中頻繁出現差錯,那麼我們的工作必將受到影響,直接影響我們對財富的積累。
另一方面,「三個臭皮匠頂過諸葛亮」,伴侶作為我們的利益共同體,是除父母外最不可能損害我們利益的人。那麼,在遇到一些問題的時候,與其找外人商量得到一個不一定對自己有利的建議,不如與伴侶協商,兩個人共同討論出最好的解決辦法。
同樣,夫妻的相處方式直接影響到子女,大多數子女結婚后與伴侶的相處方式都和父母相似。
「空的子女」即不注重對子女的培養。父母是子女最好的老師,一個孩子最初的性格養成都和父母息息相關。
父母從小只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卻對孩子的生活不聞不問,那麼孩子小時候會覺得孤單,慢慢就會成為一種習慣。
長大以后就會變得孤僻,對身邊的所有人都不聞不問。
一些孩子在需要父母關懷的時候,會變得叛逆,做出很多不適合小孩子做的行為。這時候父母如果繼續不關注他,這些行為就會慢慢成為她的習慣,而習慣很難糾正。
只有父母從小教育孩子為人處事之道,在金錢和物質層面都滿足了孩子的需求,孩子長大以后才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獲取他自己的人際關系和利益。
第二種說法認為「家中有三空」就是指我們居住的房子,「三空」分別是「客廳空」、「書房空」和「廚房空」
客廳顧名思義就是用來招待客人的地方,如果客廳里沒有了人就意味著主人家沒有人際關系。
「一根筷子輕易被折斷,十根筷子牢牢抱成團」,單人的力量永遠無法和團體抗衡。
客廳空并不是指客廳里沒有傢俱家電,看著太過空曠,而是指沒有朋友上門。
現在我們大多選擇在餐館或者酒店與朋友聚會,但中國傳統的聚會往往是在家里,而相聚的地方就是客廳。客廳里完全沒有人,就等于主人家既沒有朋友也不與親人來往。
這樣的「遺世獨立」適合古代的隱士,卻不適合生活在現代社會中的普通人。
和第一種說法的「空了父母」一樣,主人家完全沒有人際來往,那麼主人家的孩子也不可能得到父母的人際關系支持,那麼他們在社會中想要取得成功的難度就會大大增加。
「書房空」即書房里沒有真正該屬于書房的東西。一些人家中的書房裝修的很漂亮,名貴的擺件占據書架,讓人一眼就能看出貴氣。但是這份貴氣卻只浮于表面,當孩子想要閱覽知識的時候,卻發現家中一無所有。
當然,家中一本書都不放的主人,本身也不可能有多愛讀書,這樣的習慣也會直接影響的孩子的認知,孩子長大以后也會對學習知識失去興趣。
都說知識改變命運,如果孩子不愿意學習,那麼談何未來可期?
所以,書房一定要有適合放在書房的書籍,讓孩子從小生活在知識的熏陶里,不僅可以培養他熱愛學習,還能讓他了解到更多課外知識,從而先別人一步。
「廚房空」即不在廚房里做飯。這一點對于現代年輕人而言,已經成了一種常態。大多數年輕人都會選擇在外面吃飯或者點外賣,裝修精美的廚房往往會成為家里無用的擺設。這會對子孫后代產生什麼影響?
首先,我們不用廚房做飯就得在外面吃飯,而在外面吃飯的成本要遠遠高于自己動手做飯,開銷上去了,存款自然就會少。
所以,即便是未婚的年輕人,也建議可以嘗試一下多在家里做飯,少在外面吃。
其次,如果孩子從小跟著父母在外面吃飯,就會讓他覺得這是一種常態,從而形成一種錯誤的金錢觀。并且,外面的吃食繁多復雜,小孩子可能會因為自己的口味選擇不健康的飲食從而影響身體健康。沒有了健康的身體,如何能夠獲得成功和金錢?
無論是哪種說法,這個俗語都是在告訴我們,人在生活中要注重人際關系和自身修養。
最后,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文章由「古風文史」原創首發,已開通全網維權,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進行轉載、搬運,侵權必究!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