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慈禧召見一個叫周瑩的商女,跟她促膝長談,慈禧見到周瑩就問:「你守寡幾年了?」
周瑩愣了幾秒,回答說:「回太后,14年了。」慈禧聽后看了一眼李蓮英,李蓮英似乎明白了什麼,隨后轉身離去,周瑩一臉疑惑地望著慈禧。
周瑩憑借自己的超高商業頭腦,成了當地最有名望的女人,那麼她死后的財產,都去哪兒了呢?
我們從后世來看前人的成功史,總覺得簡單無比,可在清朝年間,那個朝不保夕的年代,周瑩作為一個女人,能活下去都算不錯了,她竟然能成為一品誥命夫人,還能得到太后的青睞,成為她的干女兒,您想想,這得有多難?
1885年,16歲的周瑩嫁給了陜西涇源縣巨富之家——吳家,出嫁之前她就知道,自己是作為【紅鸞照命】,去給吳大少爺沖喜去的,然而沒人想到,一介女流的她,成了商海里的女中豪杰,書寫了人生的傳奇。
她只是個普通的農家女,自幼就給三原富商周梅村做養女,但養父母很早就去世了,她只能仰仗著兄嫂才得以生活,然而周家的哥哥經營不善,為了得到吳家的支持,就將周瑩嫁進了吳家。
可嫁過去半個月不到,吳家大少爺就氣絕身亡了,16歲的周瑩成了寡婦,此后也是終身未嫁,只有一個養子吳懷先。
丈夫去世后,她的商業才能漸漸顯現,她將重點放在鹽業和棉花的項目上,一個女人撐起了吳家,帶著吳家一步步走出了困境,成為陜西最強大的商戶。
要知道,鹽業可不是誰都能涉足的,沒有做官背景,你再多錢財,也沒辦法干下去,恰好,吳家就有這官商的名頭,周瑩十分看重這一點,她選擇延續丈夫的做法,花錢買官,買影響力。
吳聘去世那一年,周瑩大手一揮,捐款4萬兩白銀,修繕當地的孔子廟,因此被封為【二品夫人】。
1900年,八國聯軍進軍北京城,慈禧和光緒西逃避難,清朝國庫空虛,加上日常開銷花錢如流水,周瑩再一次果斷地,向慈禧貢獻白銀10萬兩,這一舉動,讓慈禧深受感動,隨即封她為【一品夫人】。
這下名和利,周瑩都占了,陜西的鹽業,幾乎是她們吳家一家獨大。
慈禧在西安避難時,曾召見周瑩,她知道周瑩沒有丈夫,開口就問:「你守寡幾年了?」周瑩說14年,慈禧心中一驚,她也守寡28年了,倆人有種同病相憐的感覺。
當慈禧看向李蓮英時,李蓮英瞬間就明白了,隨即去拿來筆墨紙硯,慈禧為周瑩親手寫下「一品誥命夫人」幾個大字,還握著周瑩的手,要認她做干女兒。
周瑩見太后如此,想起來自己這些年走過的路,吃過的苦,哭得泣不成聲,因為她已經許久沒有這種被母親關懷的感覺了。
周瑩一介女流,卻能成為那個時代的傳奇,是她的睿智與機敏,吃苦耐勞的精神,支撐著她,一步步成為商界中的頂流。
1910年,42歲的周瑩去世,卻因為沒有子嗣,按照祖宗家法,她不能被埋進她一手建造的吳家墓地,自己孤零零地葬在吳氏陵園外。
而她生前賺來的萬貫家財,也被養子吳懷先所繼承,抗戰后,吳懷先將所有的財產,都捐獻給了國家用于抗戰,我想周瑩的在天之靈,想必也十分支持兒子的這種做法吧。
冰心曾這樣說過:「成功的花,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
這句話,就是周瑩一生的寫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