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宇和小海是堂弟兄,小宇從小到大都跟著父母,小海則是從二歲后就跟著奶奶,可以是奶奶帶大的。兄弟倆人也常在一起玩,可是長大后相差甚遠,是完全不一樣的人生了。
在我國農村里,打工成了千千萬萬農民的出路,要想養得起孩子、修得起房子、買得起車子,對于沒有技術、沒有資金的大部分農村人,打工是唯一的出路。正因為這樣,才出現了大量的留守兒童。小海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留守兒童。小海的父母在小海二歲的時候也就是1993就出去深圳打工了,那時候深圳的工作不是很好找,要年輕有文化的才能找到稍微好點的工作。像小海爸媽才國中畢業,找工作都是靠著關系進去的,在一家玩具廠做流水工。一晃就是十幾年,每年除了春節回家幾天,都是在上班的,和兒子見面的時間很少。
到了小海上國中的時候,放假的時候會去深圳住上一個暑假。小海在奶奶的照看下是這樣的:早上起來吃飯,然后去上學,放學回來到處玩,然后奶奶叫吃飯,作業要不是在放學之前抄好了就是第二天去學校里抄。
小海的學習一直都在倒數,但是他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過得還可以,從來不在外面惹是生非。父母只需要按時把生活費寄給奶奶,奶奶只需要把小海的衣食住行搞好,吃飽、穿暖、住好就放心了。等到國中畢業,隨便送到一家職業學校讀了二年,也出去打工了。其實出去打工也沒有什麼,就是小海就不一樣了,因為從小沒有嚴格管教,加上他父母打工這麼多年,家里條件是好起來了,小海總是做幾個月就離職了,心一點都不穩定。二年的打工生活就這樣做做停停過去,錢是沒有賺到,倒是談了一個女朋友。女朋友的經歷和小海一樣,後來他們結婚了,結婚后卻一直都沒有什麼變化,做做停停的干活,吃老爸老媽的、住老爸老媽的,成了完完全全的啃老族。
小宇就不一樣了,從小在父母的管教下,知道父母辛苦,放學后會幫忙干家務活。農忙的時候去干農活,農閑的時候爸爸出去賺錢,媽媽一個人在家里,小宇就像一個小男子漢一樣,幫媽媽照看著自己的家。學習就更不用說了,一直都名列前茅,高中畢業后考上了一本,現在在省城教國中,自己省吃儉用按揭了一套房子。
可以說是不用父母操心了,在農村的娃來說,能像小宇這樣的已經很不錯了。就小宇和小海來說,前十幾年,小宇的父母是沒有賺到什麼錢;小海的父母打工確實賺到了不少的錢。可是十幾年后,小宇能自力更生,小海卻啃老。也不用多說,像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說多了都是淚。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