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的人物解讀第一百三十九期:有一種男人,他的運氣掌握在妻子的手里,如盛家的長楓。
其實,梁晗的情況與長楓十分相似,只是,梁晗沒有長楓的運氣,能娶到柳氏,這位教科書般的妻子。
01
原著中,京城第二次大亂時,作為父喪的丁憂人士梁晗,領著家丁幫鄰街人家打退了趁火打劫的毛賊。
華蘭對明蘭說這一段八卦時,還感慨:「五城兵馬司必得好好整頓一番。你姐夫說,四妹夫,怕有機會出頭了。唉,若墨蘭懂事,好好過日子,以后也不見得差了。」
可見,華蘭覺得梁晗「還不錯,有些本事」,只是遇到了一個不懂事的妻子,才耽誤了仕途。
論起來,盛家的長楓與梁晗頗為相似,有些聰明,卻放在了風流韻事上。娶了妻子柳氏后,他才逐漸地步入了正軌。
那麼,梁晗若是與長楓一樣,娶了一位馭夫有道的妻子,他的命運會與長楓一樣,迎來逆襲嗎?
02
知子莫若母,梁晗需要賢妻,梁夫人為他選中明蘭。
顧廷燁評價梁晗:那小子為人仗義實在,不過有些風流自賞,
幫明蘭打聽過梁晗的盛長棟曾經說:「性子跳脫豪爽,做事大大咧咧,與兄弟好友最是熱血,因為永昌侯夫人管的嚴,除了兩三個通房,其他倒也干凈。」
袁文紹評價梁晗:他并非紈绔子弟,不過是年紀輕,好玩樂,心又軟,易受挑撥,可骨子卻不壞,好好盯著,鼓著勁,會有出息的。
可見,梁晗的出身給力,是永昌侯府的嫡幺子,自己也有些本事,品行也不壞。
所以,按照永昌侯府梁夫人的想法,梁晗應該娶一位品行正直,會規勸夫婿的妻子。
可不等梁夫人為梁晗訂下婚約,他竟然在國喪年期間,與春舸有了私情,壞了自己的姻緣,無法求娶真正的名門淑女。
于是,梁夫人立志于找一位品行如名門淑女卻門戶不高,好拿捏的兒媳婦。這時,明蘭入了梁夫人的法眼。
只是,梁夫人還沒有來盛家提親,墨蘭就抓住機會,殺了進來,嫁入了永昌侯府。
墨蘭嫁給梁晗,弄了一屋子鶯鶯燕燕,讓梁晗仕途上沒有進步。于是,在齊衡兒女的滿月酒上,梁夫人曾對明蘭說:「若是有空,常去你姐姐處坐坐,與她說說話。」
明蘭沉默了片刻,低聲道:「我的話,四姐姐是不會聽的。
」這讓為兒子操碎心的梁夫人面上憂色更濃。
不過,明蘭還是對墨蘭說了肺腑之言:「為跟姨娘爭寵,不住給夫婿弄通房美婢,以圖分寵,鬧的屋里烏煙瘴氣。四姐夫娶了姐姐后,數年來于仕途上竟無半點進益!
我只問姐姐,若梁伯母哪日不測了,你們分家出去,四姐夫可能撐起門戶來?若我是做娘的,眼看我原先還能有出息的兒子,叫兒媳勾引的進取之心全無,整日廝混于花叢中,我能喜歡那兒媳麼!」
明蘭的這番話,憨直的小桃聽懂了,所以她對明蘭說:「姑娘也忒好心了,四姑娘哪里配了!您的好言好語,她還當是笑話她呢!」
果然,如小桃所說,明蘭的這番教誨后,墨蘭只是心中不忿,卻一個字都沒有聽進去,依舊與妾室斗法。
番外中,華蘭都感慨:只盼四妹妹懂些事,別再跟妾侍們斗氣了,好好保養身子,下一胎生個兒子才是。
」
那麼,梁晗娶了梁夫人瞧中的明蘭,亦或是教科書般馴夫有道的柳氏,他就能有大好的前途了?
03
梁晗的三個致命缺陷,即使娶了賢妻,他也會輸給長楓。
永昌侯府,開國輔臣,權爵之家,雖無高官顯貴,卻人丁繁盛,姻親廣澤,頗有根基。
盛家小門小戶,盛紘只是個四品文官,長楓是庶子。
這梁家與盛家,梁晗與長楓本身是沒有可比性的。但是,盛紘為長楓選了柳氏,從此前途一片大好,平步青云。
梁晗娶了清秀佳人盛墨蘭,卻仕途無望,到了晚年,連個嫡子都沒有。可梁晗有三個致命缺點,即使他娶了賢妻,也不會贏過長楓。
第一個缺點,父母不給力。
梁侯爺不是梁夫人的意中人,婚后就使起了小性子,三天兩頭冷著臉,夫妻生了嫌隙,叫通房鉆了空子,趕在她前頭生下兒子。
大戶人家里有庶長子并不稀奇,可正室就該早做打算,要麼把庶長子攏到身邊,養出親情來,要麼索性把他養廢,以絕后患。
可梁夫人選擇兩眼旁觀。
梁侯爺呢,在梁夫人那里失了面子,就使勁培養庶長子。最后,庶長子的人場比他都大,梁侯爺才意識到危機,并用生命為嫡子換了個爵位。
可憐,梁老侯爺與梁夫人都是拎不清的。
在梁晗與春舸有了私情后,梁老侯爺基本是隱身狀態,梁夫人卻四處物色兒媳婦人選,為兒子善后。
而且,梁夫人與永昌侯爺門當戶對,恐怕梁侯爺有心責罰梁晗,梁夫人也會出手阻止。
你瞧瞧,盛家呢。
長楓的母親是盛紘的妾室,她管孩子名不正言不順。而且,她也有自己的小小心思,兒子不大服管教,又怕管的嚴了,傷了母子感情,她下半輩子還得依仗他呢。
盛紘教育兒子的方式,就比較簡單粗暴。
原著中,盛紘不止一次親自操起棍子痛打長楓,哪怕長楓有了兒女,盛紘也不給他留面子。
所以,父母緣上,梁晗就輸給了長楓。
第二個缺點,敵對的兄長太給力,嫡親的兄長太不給力。
梁家的庶長子精明能干,對著爵位虎視眈眈。他心心念念的爵位落到了嫡出的兄弟手里后,就鬧起了分家。他的媳婦梁府的大奶奶還曾哭訴:
「家里兄弟四個,只他大哥在外頭拼死拼活,有什麼法子,庶子沒有好出路,只能血里火里掙生活!光耀了門楣,體面了父親兄弟,又掙下大把家產,可憐他才三十出頭,已滿身是傷。
天冷腿會疼,天熱背上疽傷裂開,下雨天舊傷發疼,渾身上下,竟沒一處好的!」
梁老侯爺過世后,梁家襲爵的人,是梁夫人的兒子,梁晗的兄長。可惜,他資質一般,不會來事兒,連自己的媳婦都護不住,經常被庶長嫂欺負。
作為庶長兄,自然不希望梁晗能干,可梁晗一母同胞的哥哥,自己都顧不過來,又怎麼能顧得上他?
再來看看盛家。
長楓有了嫡子后,哭求盛紘將林姨娘接回府中,或者讓孩子看看也行。盛紘心軟,就答應了。
恰好,長柏回京述職,得知此事,當即一眼橫過去說道:「領回來作甚?再來禍害人。」
緊接著,長柏又以墨蘭為例,指出林姨娘回來是糟蹋盛家門楣,這讓長楓想起當年事,又聯想到自己有兒有女,自然不希望女兒走墨蘭的舊路。
長柏又搬出了大義:「若你記恨大哥,將來父親百年后,咱們兄弟不來往就是了。
我們雖非同母所生,可到底是骨肉血親,難道我不盼著你們兩個日后好?縱不指著你們光耀門庭,但至少要能立身立世。男子漢大丈夫,是非在前,情分在后,不是讓你無情無義,而得把情分籠在章程里!」
于是,長楓抱著長柏的大腿,連聲哭嚎自己的不是,指天發誓再也不糊涂了,一定要以家門為重。
試問,這樣給力的兄長,你去哪里找?
第三個缺點,梁晗是個不分敵我,拎不清的蠢蛋。
柳氏不是長楓想娶的,可他不敢反抗盛紘。
待洞房見了柳氏容貌,他更是心如死灰,柳氏也瞧不上長楓的輕浮不正經。婚后第五日,長楓就去了通房屋里,柳氏也毫不在意。
夫妻反目,王氏自然是最開心的。可長楓再二,也不至于把跟自己生母斗了二十多年的王氏當親人,只把盛紘與盛老太太做唯二的兩個靠山。
你再來看看梁晗,明知道梁府嫡庶水火不容,他竟然與庶長嫂的表姨母的庶妹的庶女春舸,有了私情。
墨蘭算計梁晗,盛家去梁府提親時,梁晗為了即將臨盆的春舸肚子,墨蘭又是難得的清秀佳人,就一口應下。
梁夫人曾用眼神提醒他「你可莫要后悔。」可梁晗依舊是歡歡喜喜的娶了墨蘭。
可見,梁晗是個被父母寵壞,很自我的一個人。
而長楓呢,柳家向盛紘表達結親的意思時,長楓知道柳氏的容貌,可他不敢反抗盛紘。
後來,長楓被盛紘責罰,柳氏向他拋來橄欖枝后,長楓感激涕零,不僅尊重柳氏,更是將她當作了自己的第三座靠山,夫妻感情也好得蜜里調油。
這若是換了梁晗,即使娶了容貌秀麗的女子,若是夫妻發生齟齬時,梁夫人自然要護著兒子,梁老侯爺也未必能做到盛紘那樣,按著吃飯頓數來訓兒子。
04
新時代,總是宣揚女人要獨立自強。
可見,自己要想活得肆意自由,就要自己把握命運。
而自古以來,都說男兒要頂天立地,一個大男人若是把生活和仕途不順歸到妻子的身上,那本來就是一件無藥可救的事情。
長楓雖然軟弱,可他在盛紘的教導下,能分清是非。所以,林姨娘和墨蘭做出錯事的時候,他沒有為母親和妹妹求情。
一來,長楓懼怕盛紘,二來,林姨娘和墨蘭確實錯了。
梁晗呢?
只圖自己快樂,作為男兒,不求精進仕途,卻一心流連花叢。對于梁夫人的教誨,全部當作耳旁風。
雖然,墨蘭不是一個合格的妻子,或者他沒有迎娶墨蘭會有不同的命運。
可真正的問題出在梁晗自己身上,所以,梁晗不值得同情。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