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評選出中國九大鎮國之寶,司母戊鼎未上榜,第一簡直就是神跡
2023/09/27

中國九大鎮國之寶,一件搬不動,一件看不懂,一件命運坎坷,一件差點被毀,件件堪稱無價。

網絡上一直有一個關于大英博物館的笑話:這所博物館所有的鎮館之寶都不是英國的,如果它愿意歸還所有非本國文物,那最后剩下的只有一個空殼。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流失在外的文物多達164萬件,被世界上47家博物館收藏,大英博物館只是其中收藏最多的一家。

2012年,《國家人文歷史》(原《文史參考》雜志)獨家邀請九位考古、文博方面的專家,在國寶中做取舍之間的思量、權衡,盤點出中國文物中的九大「鎮國之寶」,其中有一件,如果不是周總理力挽狂瀾,恐怕也要流失海外。

接下來,展開對九大鎮國之寶的詳細介紹。

9、瀆山大玉海

元世祖忽必烈于至元二年(1265年)下令,委托大都玉作坊制作出一件巨大的白玉雕刻,即後來被譽為「鎮國之寶」的

瀆山大玉海。這件玉雕高70厘米,口徑135~182厘米,最大周長493厘米,膛深55厘米,重達7000余斤。如此之大,在當時可謂絕無僅有。

瀆山大玉海的雕刻主題是「海」,藝匠們將白玉雕琢成洶涌澎湃的海浪,浪峰拍岸,激蕩起萬丈浪花。海面下隱約可見一條龍的身影,似乎正在海底沉睡。整件作品極富動感,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一個神秘的海底世界。

瀆山大玉海流傳有序,明清兩朝都有它的記載。原本陳列于廣寒殿,后遷往北海公園團城內。

它見證了元大都與明清北京城的變遷和傳承。如今它仍然屹立團城,向世人展示出元代鼎盛的國力與巧匠的精湛技藝。

8、定窯孩兒枕

定窯孩兒枕這個造型可謂活靈活現,栩栩如生。它呈現出一個可愛的孩童側臥在榻上的樣子,雙臂緊緊地抱住頭部,兩條小短腿也翹得老高,整個姿勢有些調皮地在床上撒著嬌。這枕頭可不是普通的枕頭,它是產自北宋時期五大著名定窯之一的瓷器,極為罕見。

目前,整個世界上僅存3件定窯孩兒枕,其中2件珍藏在台北故宮博物院,第3件則存放在北京故宮博物院。

定窯以燒造白色實用瓷器為主,大多是瓶瓶罐罐、碗碟之類。一個以孩童為形象的瓷枕,在定窯瓷器中可謂鳳毛麟角。它不僅能讓我們一窺北宋時期的生活習俗,也提供了研究宋代文化與瓷器藝術的珍貴物證。

這件定窯孩兒枕,不僅見證了歷史,也承載了中華民族對生命的熱愛與敬重。它讓人感受到古人盼子心切的真摯情感,也展現出中國人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

這件杰作向世人昭示著中華民族對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和期盼。

7、北宋真珠舍利寶幢

1978年,三個蘇州小學生掏鳥窩時意外發現了一處密室,里面藏有一件罕見的北宋真珠舍利寶幢。這座寶幢通高122.6厘米,主體采用珍稀的楠木制成,由須彌座、佛宮和塔剎組成,密密麻麻裝飾著各種佛家七寶,僅珍珠就用了4萬多顆,佛宮內還供奉著9顆舍利子。

這件北宋真珠舍利寶幢的制作極其考究,融合了當時最頂尖的木雕、漆器、玉雕、金銀細工等技藝。塔身采用鏤空雕刻,分三層描繪仙人形象。塔頂嵌有一顆晶瑩剔透的水晶珠,在陽光下折射出耀眼的光華。

佛宮以朱漆和金彩裝飾,栩栩如生。塔上還雕刻了17尊不足10厘米的檀香木小佛,每個佛像神態生動逼真,譬如天王的威嚴,天女的婀娜,力士的嗔怒,佛祖的靜穆均被雕琢得惟妙惟肖。

專家表示,這件作品可謂集古代技藝之大成,工匠們發揮無限想象,巧奪天工,使其精美絕倫,藝術價值不可估量。

它堪稱中國佛教藝術中的瑰寶,被譽為「九大鎮國之寶」之一,充分展現了北宋時期蘇州工藝美術的高超技藝和富麗多姿的文化內涵。

6、五牛圖

唐代畫家韓滉,以其精湛的繪畫技藝,在一張薄薄的桑皮紙上,創作出了中國繪畫史上著名的傳世之作《五牛圖》。

韓滉用粗壯有力的線條描繪出牛的骨骼肌肉,又用不同顏色的設色突出牛的體積感與毛髮質感。最令人稱奇的是,畫家巧妙地處理了牛的眼神,牛目有神,栩栩如生。

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瘋狂掠奪皇宮藝術藏品,五牛圖也在混亂中不知去向,流失海外。1950年,周恩來總理得知五牛圖出現在香港的消息,立即下達緊急命令,「不惜代價,搶救國寶」,全力營救這件已流亡多年的國寶。

幾經周折,這件見證中華文明榮光的藝術瑰寶終于回歸故土,永久收藏于

北京故宮博物院,成為中華民族的「鎮國之寶」。

5、平復帖

《平復帖》,當代書畫家啟功先生這樣說:「十年遍校流沙簡,《平復》無慚署墨皇。」

平復帖出自晉代書畫大家陸機

之手,是現存最早、內容可靠的西晉書法名帖。它以草隸書寫,墨跡凝重,筆意蒼勁,字形天成。1700多年時間洗禮,平復帖依然熠熠生輝,被譽為「天下第一帖」。

帖中僅84字,用簡潔飄逸的筆致寫就對友人的問候與關懷。字跡疏朗灑脫,線條柔和流暢,錯落有致,如行云流水。平復帖不似漢隸蒼勁,卻又融匯魏晉風韻,隸書向楷書過渡的特征十分明顯。

平復帖墨跡歷經滄桑,唯美絕倫的藝術魅力歷久彌新。它開創性地將書法藝術從功用提升到藝術品的高度,對中國書法發展影響深遠。

4、《孫子兵法》書簡

1972年的一個春日,山東臨沂一位普通的工人在銀雀山上一次偶然的發掘中,竟意外地挖出了一批可稱為國寶的西漢時期《孫子兵法》竹簡。當時這位工人并不知曉其中的珍貴,只以為這些「草葉」不過是泥土中的垃圾,差一點就將它們丟棄。

幸而考古專家及時趕到,在仔細辨認后發現這竟是迄今僅見的《孫子兵法》竹簡原件,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這部兵書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不僅為后世治兵者奉為研習必讀的軍事典籍,其核心思想也經常為歷代將領所參考運用,可謂功在千秋。在《孫子兵法》傳入國外后,其獨到見解與策略理念也對世界軍事發展帶來深遠影響,成為兵家不可多得的經典。

拿破侖這樣威震歐洲的歷史名將,都在戰場上時常翻閱《孫子兵法》汲取戰術智慧,美國軍方專家更曾根據孫子兵法中的核心思想提出

「孫子核戰略」,甚至連商業精英都將其奉為商戰必勝的參考寶典。可見,《孫子兵法》在中外戰略史上的地位無與倫比。

3、秦石鼓文

相傳在秦朝建立之初,就已經有工匠在鳳翔附近的山巖上雕刻文字。他們選擇了一種特殊的鼓形石塊,在鼓面的芯石之上刻下篆書,內容多描繪當時底層人民的生活畫面。這些鼓面刻文的字形古樸自然,線條流暢有力,顯示出極高的雕刻技藝。

后世書法家視這些石鼓文字為研習篆書的典范,立碑學習,稱之為「書法家第一準則」。

到了唐朝,一位老牧羊人在鳳翔山腳采藥時,發現了一個山洞,洞中竟有10塊巨大的石鼓,每塊直徑約1尺,重達1噸。老人震驚之余,將此事稟報本地官府,視為上天賜予的瑰寶。

安史之亂爆發后,唐朝地方官員為保護石鼓免受戰火破壞,下令將它們埋藏于地下。戰后只找回9塊,其中一鼓不知流落何方。

200多年后,北宋一位金石專家向傳師一次在鳳翔下榻旅店,發現屠夫使用的磨刀石竟是失蹤已久的第10塊石鼓。只因常年磨刀,鼓身已面目全非。10塊石鼓終于聚齊,成為北宋王朝的瑰寶。

民國時期,石鼓又幾經移動,先是遷往南京,后又遷往重慶避戰亂。在運送過程中,還發生過翻車事故。而后國民黨政府準備將其運往台灣,最后終因重量問題被機場工作人員拒絕運輸,得以留存下來。

如今,這10塊歷經滄桑的秦石鼓完好地展示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石鼓館。

它們記錄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文明歷史,成為中國第一鎮國之寶,其藝術與歷史價值連城,深受世人推崇。

2、西周利簋

1976年,在陜西省臨潼縣零口鎮出土了一件西周早期的青銅器,就是現在收藏在國家博物館的西周利簋。這件高28厘米、重近8公斤的利簋,看似不起眼,卻因其表面所刻的33個古文字而價值連城。

利簋內壁的銘文只有4行33字,卻記錄了一個極其重要的歷史事件——武王伐紂。銘文透露,在一個甲子日的黎明時分,武王率軍擊敗了昏庸的商朝君主紂王,占領了商都。

8天后的辛未日,武王在闌師召開了論功行賞的大會,將銅、錫等金屬賞賜給右史利。右史利將這些金屬制成了這件利簋,用以祭祀先祖檀公。

這33字的銘文證實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為夏商周斷代工程提供了珍貴參考。通過計算機大數據運算,天文學家推算出武王伐紂的準確時間是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利簋的發現解開了古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謎團。

1、太陽神鳥金飾

2001年,在中國四川成都金沙遺址考古發掘現場,考古人員發現了一塊閃著金光的小泥塊,陽光下特別耀眼。考古人員小心翼翼地用竹片、油漆刷清理去泥塊外面的泥土,終于整塊金箔顯露出來。

經過進一步清洗處理,工作人員用鑷子輕輕展開金箔,原來是一塊圓形金箔,可分內外兩層圖案。內層是12條等距的光芒,外層是4只飛翔的鳥,整個圖案讓人聯想到古代關于太陽和神鳥的神話傳說。因此考古學家將其定名為「太陽神鳥」金飾。

這塊金箔重20克,外徑12.5厘米,內徑5.29厘米,厚僅0.02厘米,含金量高達94.2%,是金沙遺址出土金器中含金量最高的。

金箔制作工藝復雜,經歷了鍛造、錘擊、剪切、打磨、鏤空等多個步驟。

表面的圖案線條流暢生動,四只神鳥圍繞太陽飛舞,寓意深遠,展現出古蜀人豐富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藝術創造力。

太陽神鳥金飾的發現,不僅證實了古蜀在金屬冶煉方面的成就,也幫助考古學家還原和理解古蜀人的世界觀念與圖騰崇拜。太陽神鳥是古蜀人心目中光明力量的化身,他們把太陽神鳥作為部落圖騰,寄托著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專家團從國內數以萬計的文物中,千挑萬選,得出瀆山大玉海、定窯孩兒枕、北宋真珠舍利寶幢、五牛圖、平復帖、《孫子兵法》書簡、秦石鼓文、西周利簋、太陽神鳥金飾

這9件作為鎮國之寶。

只是結果出來后,仍有不少網友質疑,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眾多文物為何落選?此次評選的標準又到底是什麼?

九大鎮國之寶已經介紹完,你都見過哪件,又知道關于他們的什麼故事呢?

baby被冷水澆臉,眼窩處的雙眼皮貼被沖掉,露出素顏看傻全場人,網:整沒整容很明顯
2023/07/26
李小璐年輕時照片曝光,比整容后漂亮一百倍,怪不得當初那麼紅
2023/07/26
「蜜桃臀」算啥,昆凌的「栗子臀」才叫驚艷,難怪被周董寵成公主
2023/07/26
劉亦菲自己都想刪除的8張尷尬照,網友: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6
49歲鄭秀文「瘦得沒有肉」,一襲緞面裙卻能凹出「S身材」,闊太氣質根本藏不住
2023/07/26
娛樂圈頂級骨相美人,只服這9位,無一例外驚艷了一整個時代
2023/07/26
劉德華妻女迪士尼游玩!朱麗倩打扮樸素「素顏出鏡」,10歲女兒身高已超媽媽肩,網友:和爸爸劉德華長相十分相似
2023/07/26
「影壇大哥」萬梓良,落魄到去商演,為何卻還拒絕周星馳的好意?
2023/07/26
48歲林志玲同框29歲昆凌,她風情嫵媚美成貴婦,合照不輸天王嫂,網友:昆凌看起來好嬌羞
2023/07/26
5個版本的黃飛鴻,李連杰只能排第二,最后一位至今無人能超越
2023/07/26
有種基因叫曾志偉的四個兒女,本以為很一般,沒想到卻一個比一個驚艷
2023/07/26
香港男星轉行做按摩師!逆境下投資6位數開店,加入TVB22年不受捧
2023/07/26
她才是真正的「豪門殺手」,44歲依舊如花似玉,李嘉欣都自愧不如
2023/07/26
張馨予放肆秀身材!雖然裙子是「透肉」的,卻引網友一致好評:毫不低俗
2023/07/25
當女星展現美背殺:楊冪楚楚可憐,趙麗穎甜美知性,馮提莫太撩人
2023/07/25
38歲陳妍希時隔多年再扮古裝!五官精致靈氣逼人,被網友熱議:以前是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5
楊冪時隔8年再演清宮戲,這回扮「令妃」,傾城絕世,網友:這是令妃最美的樣子
2023/07/25
郭晶晶貝嫂合影被翻出,氣質差距太大惹爭議,網友:不在一個檔次
2023/07/25
娛樂圈6位「少數民族」美人:長相靈動,氣質出眾,有人讓人意想不到!
2023/07/25
本以為吳謹言扮演的「魏瓔珞」夠美了!當看到她的古裝照,這才是絕版的古典美人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