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煉仙丹、求長生」這是秦始皇統一天下后最大的愿望,自古以來人們對于永生的執念使得在中國歷史上有不少「煉制仙丹」的事件發生,今天就讓我們跟隨歷史的腳步,了解一下南京象山古墓中「仙丹」背后的故事。
挖掘古墓驚現百粒仙丹
1965年,伴隨著當年南京香山古墓挖掘工作的開展,考古界可謂又掀起了一波腥風血雨,此次古墓中不僅挖掘出了許多罕見文物還為世人講述了一段神秘的故事。
自1965年古墓發現后,當地的相關部門就隨之準備開展挖掘工作,但古墓規模之大、挖掘工作量之大、多超出了眾人的想象,在挖掘過程中,南京香山古墓也因為其挖掘出來200多粒「仙丹」被網友戲稱為「仙丹墓」。
要知道,古代的仙丹是只有達官貴人才會擁有的,但數量如此多的仙丹在達官貴人中也十分少見,王氏家族墓的主人公究竟是誰?能夠擁有如此大的財力在死后為自己布置奢華的墓穴外還煉制了上百顆仙丹求起死回生呢?
經過專家們歷時五年的研究和挖掘,最終判定,「仙丹墓」的主人就是東晉時期赫赫有名的王彬家族。此次的南京香山墓穴是當時最為典型的家族合葬墓,在1965年到2000年期間,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員會先后挖掘出來了11座墓穴,墓穴的主任分別是王彬的妻子、兒子、兄弟。
作為一個龐大富貴家族的墓穴,香山王氏家族墓地整體的文物布置可以用奢華來形容。
雖然部分墓穴受到盜墓賊的侵害,但在此次挖掘總共出土了隨葬品230余件,瑪瑙、金銀、琥珀、青銅器、珍珠……各種奇珍異寶數不勝數,其中最為震撼的便是7號墓室中放置的陶塌,整個陶塌長1.12米,寬0.65米,高0.214米,如此大型的陶器就算是當時手藝最為精湛的藝人也需要經歷數次才能煉制成功。
而除卻奇珍異寶外,墓室里最為吸引人的便是那兩百多顆煉制的仙丹,但這些仙丹并不是在墓主人王彬的墓穴中發現的,而是在距離其身邊最近的王彬女兒王丹虎墓穴中發現的。
在挖掘王丹虎的墓穴中,工作人員驚奇地發現王丹虎的頭頂處有一個精致的小盒子,盒子內部存放著兩百多顆每顆直徑5毫米的藥丸,經過專家們的進一步研究和對墓內文物、文字的剖析了解,王彬女兒頭頂盒子中的藥丸正是古人們服用求長生不老的「仙丹」。
仙丹到底是什麼呢?
這些「仙丹」又是什麼呢?為了進一步解開心中的疑惑,考古隊員隨之對墓穴中挖掘出來的「仙丹」進行了進一步的檢驗。自古以來,「仙丹」就給與人們許多幻想,有的「仙丹」能治百病,藥到病除,有的「仙丹」能強身健體,增強體魄,有的「仙丹」能夠延年益壽,長生不老。而這些都是根據古人傳下來的傳記所得,真實的「仙丹」真的能夠有如此神奇的效用嗎?
答案顯然是否定的,經過現代科學的進一步檢查,考古團隊得出結論,此次王氏香山墓穴中出土的「仙丹」不僅不能夠強身健體,延年益壽,反而如毒藥一般會加速人們的死亡。
原因是因為在檢驗過后,專家們發現,「仙丹」的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汞,也叫朱砂,雖然在古代,朱砂一直作為一種傳統重要使用,但「仙丹」里的朱砂遇熱分解為汞會導致服用者汞中毒,這樣一來「仙丹」不僅沒有起到絲毫強身健體的作用,反而損害了服用者的身體。
古人自然不知道「仙丹」是毒藥,為了荒唐的「永生」,他們執拗著選擇服用這些「仙丹」,而這些「仙丹」到底是誰發明的呢?
「仙丹」在我國歷史久遠,在如今「仙丹」為看作為多種化學品制成的混合物,煉丹人通過將多種化學品作為原料放入丹爐內,經過高溫處理提煉出混合物將其稱作「仙丹」。
仙丹最早來源于道家,是信奉道教的教徒追求長生不老和成仙煉制的丹藥,相傳早在西漢時期,淮南王劉女和八位友人在八公山上煉制仙丹,以求長生不死。而有關仙丹還有著許多傳說,比如在后羿射日的故事中,后裔把九個太陽射下導致天下大亂,太陽神怒而下凡將仙丹賜予后羿,命令他把九個太陽射回去,而后羿的妻子嫦娥卻誤食仙丹從而飛天成為仙人。
而在這個神話故事中,仙丹的來歷和現實生活中極為相似,都是通過石頭等礦物質提煉出來的。從典故和神話傳說中我們也不難看出,當時的古人對于仙丹的信奉,但由于煉制仙丹需要一定的經濟實力,在很久以前,煉制仙丹并不流行。
「仙丹」真正宣揚起來是在秦始皇時期。秦始皇,這位千古一帝在完成了統一六國的壯舉后,心中的野心和欲望卻沒有停歇,
為了長久地開拓自己的版圖,完成自己的宏愿,他開始通過煉制「仙丹」追求長生。礙于這位君主太過盛名,在秦始皇死后,他「煉仙丹,求長生」的做法也被后繼的君主效仿。
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唐玄宗,唐玄宗的煉丹來源于一個女人,那就是「云想衣裳花相容」的楊貴妃,在馬嵬坡兵變后貴妃的離開使得唐玄宗悲痛不已,再加上年紀漸長,這位曾經年邁的皇帝將希望寄托于江湖術士身上,通過煉丹、求仙草等方式獲得心中的慰藉。
而除了歷代皇帝煉制「仙丹」以外,許多達官貴人也紛紛效仿開始煉制食用「仙丹」。雖然站在現代西方醫學的角度,仙丹對于人體來說百弊而無一利,但站在中醫等角度,「仙丹」仍然是我國中藥學探索邁出的一大步,「仙丹」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我國中醫的歷史經驗,創造出了「五毒方」、「廣濟飛黃散」等有效的藥物。
王彬為何煉制」仙丹「?
秦始皇煉制仙丹是為了更長遠地統一天下,唐太宗煉制仙丹是為了尋求長生不老與貴妃重聚,歷代不少君主權貴煉制仙丹并不是偶然的,往往是受到外界內部影響從而導致其易受蠱惑,選擇花費大量金銀錢財煉制仙丹。
但王彬一個王氏家族的貴族,又有什麼煩惱使得他拋卻現實,將一切寄托到「仙丹」上呢?這還要從王氏經歷的種種說起。
王彬是東晉時期的大臣,從小出生王氏家族的他兄弟姐妹都大有出息,他的堂兄王導身居宰相之位,哥哥王敦也同自己一樣是當世權臣,全家當官的情況下,王彬一出生就決定了他的一生必定是錦衣玉食、衣食無憂的。
而王彬家族之所以那麼強大完全是因為順應了歷史的步伐,漢末,貴族門閥被紛紛打壓,世家大族扶持的曹丕、司馬炎順利獲得皇權,所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王氏家族在當時站隊正確,在曹丕、司馬炎當政后順利走進了權力的中心。
誕生于王氏家族的王彬從小就受著良好的教育,品行端正,對國衷心,而他因為不甘成為家族扶持的傀儡,早早地就進入沙場為國征戰,用戰功為自己在朝廷上謀得了一官半職。按理說,一位戰功赫赫、愛國愛民、出身權貴的大將軍應該在此時人生圓滿才對,但為何王彬會走向聽從江湖術士,求道煉丹的道路呢?
這就不禁要提到王彬的好哥哥——王敦,雖然是堂哥,但同出身一族,且王郭身居宰相位高權重,因此王彬和王敦在朝廷上更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作為哥哥的王郭不僅沒有做成弟弟的好榜樣,扶持君主,兼濟天下,反而打起了謀反的心思。
但王郭的謀反并不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王郭、王導作為王彬的哥哥都是東晉時期的開國功臣,為皇帝打下江山、樹立威望,但江山打下了,皇帝司馬睿卻對日益龐大的王氏家族耿耿于懷,于是選擇提拔其他家族來打壓王氏勢力。
除此之外,司馬睿和王郭作為君臣,在平日里相處也總是產生摩擦,王郭手握軍事大權,個性專政武斷,經常不聽司馬睿號令就提拔裁剪手下的官員,司馬睿作為皇帝整日高高在上,卻仍要受到王郭的威脅,這使得他日漸不快,因此步步削弱王郭的勢力。
兩者的矛盾日漸激烈,終于,晉元帝永昌元年,在司馬睿安插在王敦身邊的豫州刺史去世后,王敦認為無人在軍事上可以威脅他,于是趁機發動了兵亂。
對于哥哥的謀反,從小忠良的王彬無法接受,在此次謀反中,下定決心的王郭殺害了不少名士,其中甚至還有王彬交好的朋友。堂哥所做的一切都讓王彬悲痛憤怒不已,作為同族兄弟,王彬毫不避諱地斥責著兄長的暴行。
此時的王郭手握重兵、殺伐果斷,身邊人無不敬畏懼怕他,當受到王彬的斥責辱罵后,王郭更是怒不可遏,雙方的關系一度降到了冰點。
在兩人爭執不斷時,王彬的哥哥王導站出來主動將兩人勸和。但昔日的兄長如今卻暴行累累,王彬對此始終無法原諒,面對勸和,王彬說道:「自從我的腳受傷以后,即使見到皇上都不方面行禮,如今讓我向謀反的賊人下跪簡直是天方夜譚,讓我道歉更是沒門!」
王彬強硬的態度更是讓王郭憤怒不已,說道:「你覺得腳的疼痛疼還是脖子上的疼痛疼?」面對王郭的威脅,王彬依舊面不改色,毫不屈服。
大家族里,每個人都聯系緊密,盡管王彬和自己意見相左,王郭還是無法對王彬痛下殺手,在之后的日子里王郭依舊我行我素,王彬的態度也十分堅定,曾多次當著王郭的面痛批反駁他,王郭怒氣沖沖但又拿這個弟弟毫無辦法,只好下令將他關押起來。
誰曾想在被抓捕時王彬仍然義正言辭地沖王郭吼道:「你當年殺害了我的堂兄王棱,今天又要殺害我嗎?」面對這個弟弟,王郭最終選擇將他調任到了豫章,讓其遠離自己。
王郭和王彬之間的矛盾最后以王郭之亂戰敗而結束,在明帝的武力鎮壓下,身患重病的王郭自顧不暇,只好派遣自己的兄長和手下應對朝廷圍剿,但最后以戰敗結束,而王郭本人也在此次戰爭中因疾病去世。
王郭去世后,王彬本應該皆大歡喜,但此時多年走在仕途上的王彬卻在兄長死后漸漸失去了對朝政、權力的渴望和興趣,兄長的叛變成為了這個本就理想主義臣子心中最后一根稻草,在朝中,王氏家族依舊功高震主,被上任的皇帝反復削弱敲打,在朝中任職的王彬再也沒有了當年立下赫赫戰功的朝氣和活力,在爾虞我詐的朝廷在混混度日。
與此同時,年歲漸長加上常年的足疾使得王彬的身體也大不如前,就這樣,曾經的天之驕子最終一步步失去了對朝廷的信心,為官的期望,為了排解自己內心的郁悶和苦楚,王彬選擇招募一批批江湖術士、道士為自己煉制丹藥,渴望通過這種方式填補自己內心的空虛。
小結:直到去世,王彬的生活依舊的衣食無憂、雍容華貴的,給女兒煉制的兩百多顆「仙丹」在無形當中也能讓我們感受到王彬的財富和地位,但富貴的人生并不能給王彬一份美滿的結局。
歷史總是這麼神奇,它在無形中給與我們無數的可能,誰能想到,在南京香山墓穴里藏匿的百顆「仙丹」,在千年后依舊為我們講述動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