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秀智是我的小學同學,她因為學習成績并不是很好,所以在國中畢業之后就沒有上學了,因為學歷低,她只能在工廠做一些工人,或者是去幫別人搞衛生,所以賺取的錢是非常微薄的。
而她也吃夠了沒有文化的苦,所以對于孩子的學習上,她是非常的舍得的,自己吃得苦一點穿得破一點,也希望在孩子的學習上能夠給予更多的支持。
這也造就了她女兒雖然家庭條件很一般,但是去學校也喜歡跟別的同學攀比,班上的同學喜歡買名牌的運動服,她也要買名牌的,班上的同學買的手機2000多的,她也要買2000多的,不給她買她就說同學們都是用這樣的,難道自己要低同學一等嗎?
所以秀智經常就跟我訴苦,家里面過得緊巴巴的,感覺孩子一點都不懂得體諒父母。
這讓我想起知乎有一個提問:一個月薪3000的母親拒絕給女兒買8000的手機,女兒說「你廢物,卻要生下我來受罪」。像這樣的孩子要怎麼教育?
這類孩子普遍就是比較自私,不懂得父母的付出,一味的只想自己享受。而其實現在這類的孩子還真不少。
同學阿坤的女兒現在讀大學了,他說平時想跟女兒聊天,女兒都說沒有空,但凡是女兒主動找父母的,那只有一件事,就是生活費沒有了,要向父母要生活費……
當孩子一歲的時候想自己吃飯,父母卻覺得孩子吃的太臟了,然后干脆就喂孩子!殊不知,這樣就錯過了孩子自我鍛煉的機會。
當孩子兩歲的時候希望自己穿衣服,父母卻說:哎呀,你穿的太慢了,天氣冷媽媽給你穿!
當孩子三歲的時候他希望自己收拾小書包,父母卻說:你不會收,亂糟糟的,媽媽來給你收!
當孩子四歲的時候希望自己洗小內褲,父母卻說:你不會洗,洗不干凈,自己出去玩吧!
當孩子五歲的時候想要幫媽媽摘菜,媽媽卻說:不要來這里搗亂,你去玩吧!
當孩子六歲的時候想掃地,媽媽卻說:唉,你掃不干凈的,媽媽來!
當孩子上小學的時候,想幫媽媽干點活,媽媽卻說:
你認真學習就行了,這些事不用你管!
剝奪了孩子獨立的權力,就把孩子給養廢了,慢慢的就會讓孩子覺得,我只要想要什麼就跟我父母要就行了!
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從來不培養孩子的金錢觀念,甚至從來不給孩子零花錢,只要孩子想要什麼就給孩子買什麼,就會養成孩子無節制的花錢,或者是沒有金錢的觀念。
第1點:培養孩子的金錢觀,給孩子零花錢
孩子在上了小學之后,可以慢慢地給孩子零花錢,比如說剛開始給孩子一天的零花錢,慢慢的給孩子一周的零花錢,之后給孩子一個月的零花錢,給零花錢其實就是給孩子實習,給孩子實踐怎麼去駕馭金錢的。
孩子在零花錢上可以犯一點小錯,但是當他長大拿到大錢的時候,就不容易在金錢上犯錯。
第2點:要讓孩子知道錢從哪里來,錢將去哪里
可以帶孩子去父母工作的地方,讓孩子知道父母是怎麼賺錢的,也可以帶孩子去超市菜市場去買東西,讓孩子知道錢可以換什麼,平時我們餐桌上吃的,孩子玩的,都是由錢換來的,而父母的錢也是通過辛勤的工作換來的。
第3點:要讓孩子培養有計劃花錢的習慣
要讓孩子把零花錢做好規劃,寫好零花錢是花在哪里,這樣才能讓孩子學會花錢。
第4點:教會孩子理財
可以給孩子開個銀行賬戶,讓孩子把他的壓歲錢存在銀行賬戶里面
,花錢的時候可以從這賬戶里面取。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讓孩子懂得花錢,以后才能懂得賺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