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近期發布了一系列新政策,這些政策將從本月起正式實施,涉及到日本的物價、工作方式、制度和利率等多個方面。這些變化具體會對在日生活產生怎樣的影響呢?總結如下:
食品價格將普遍上漲
根據日本帝國數據銀行對國內195家主要食品制造商的調查,本月將有2,806種食品漲價,包括加工食品、調味料和酒精飲料等。
這些食品的平均價格漲幅高達23%,且今年的物價上漲幅度呈現出上升趨勢。這一變化主要是由于工資上調和物流成本增加等因素導致的。
同時,日元貶值和全球氣候不佳也進一步推高了原材料價格,預計夏季后價格還可能繼續上漲。
快遞配送費也將迎來上漲
大型快遞公司佐川急便和大和運輸將從本月起上調送貨上門等服務的費用,佐川急便將送貨上門的價格平均上調約7%,大和運輸在普通快遞的基礎上,將冷鏈運輸的費用平均上調約2%。
這一變化可能會對網購和日常生活帶來一定影響,特別是對于那些經常依賴快遞服務的消費者。
交通、建筑和醫生三個行業將開始實行加班上限
從4月1日開始,交通運輸業、建筑業以及醫生等3個行業開始限制加班時間,并作出明確的上限要求。
這一政策旨在糾正長時間工作的現象,但也可能給物流和地區醫療等領域帶來一定障礙。日本政府如何應對這一問題將成為一個新的難題。
在交通運輸領域,卡車、公交車和出租車司機每月加班時間不得超45小時,全年不得超過360小時。
但在特殊情況下,年度加班上限可放寬至960小時。
建筑業工作人員,除災后重建工作外,每月加班時間上限為45小時,全年為360小時。特殊情況下,年度加班時間可延長至720小時。
醫生的工作時間上限設定為每年960小時,包括節假日加班。若因維持醫療系統穩定而需超時工作,年度上限可放寬至1860小時,但需在確保醫生得到充分休息的前提下進行。
運輸和物流方面,實施一系列調整措施
日本東京都、神奈川縣等四地開始試點「網約車」服務,普通司機可用私家車收費接送乘客,但需在限定日期和時間段內運營。
同時,新系統根據打車軟件數據定位出租車短缺區域,讓順風車服務在城市和景區更加便捷。此項服務是日本首次在非人口稀少地區批準網約車。
物流方面,大型卡車高速公路最高時速本月起提升至每小時90公里,而大型牽引車因車輛特性仍維持每小時80公里的時速。
要求殘障人士就業率提高到2.5%以上
據厚生勞動省調查,截至去年6月,全國私營企業中殘障員工約110.7萬人,且數字持續上升。去年,私企中殘障員工比例達2.3%及以上的僅占50.1%。
為促進殘障人士就業,本月起,對象企業范圍擴大至平均40名員工以上的企業,殘障員工比例需達2.5%以上,并計劃兩年后升至2.7%以上。
為此,厚生勞動省將對達標企業提供財政補貼,對低比例企業進行指導,如仍未改善,則公開企業名稱表以警示。
這將有助于改善殘障人士的就業狀況,促進社會的包容性和平等性。
公共養老金繳納金額比上年增長2.7%
公共養老金的繳納金額也將有所調整。考慮到物價和工資的上漲速度,本月開始公共養老金的支付金額將比上年上調2.7%。每月的國民年金保險費將增加460日元,達到16,980日元。這意味著每個國民年金保險費的繳納者將需要承擔更高的費用。
同時,對于高收入老年人的公共醫療保險費用也將增加,收入較高的75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的保險費將比以前更高。年養老金收入超過211萬日元的人,保險費上限將從目前的66萬日元提高到73萬日元。預計每人每年保險費將平均增加4,100日元。
這是為了抑制因人口老齡化而導致勞動一代的保險費負擔增加,并且一部分資金還將用于支付以前由勞動一代承擔的一次性生育和育兒津貼。
針對新冠的治療藥物等支援政策也將結束
日本厚生勞動省宣布,新冠患者支援政策3月底終止。4月起,新冠治療將納入正常醫療體系,患者需承擔更高治療費用,此前最高自付9000日元。
此外,為鼓勵醫療機構騰出床位以接收新冠患者而設立的「床位預訂費」以及住院醫療費用的專項補貼,也已在三月底終止。在特殊時期為應對新冠疫情而采取的一系列緊急措施正式結束,醫療體系逐漸回歸常態化運作。
負利率解除 各大銀行上調普通存款利率
日媒報道,三菱UFJ銀行自2007年后時隔17年再次上調普通存款利率,從原先的年化收益0.001%提升至0.02%,同時日元定期存款利率也將從0.2%上調至0.3%。
三井住友銀行也緊隨其后,將普通存款利率從年0.001%提升至年0.02%。此外,瑞穗銀行和理索納銀行也計劃推出新政策,包括提高活期存款利率等,以響應市場變化。
強制「繼承登記」
在繼承事務方面,日本政府也推出了一項新政策。為解決土地無人認領的問題,從本月起,繼承土地或建筑物時將實行強制登記制度。具體來說,繼承人在得知繼承土地或建筑物所有權后的三年內,必須完成登記手續。若無正當理由逾期未登記,將面臨最高10萬日元的罰款。為方便繼承人辦理登記手續,政府還推出了在線申請服務,簡化了登記流程。
綜上所述,日本政府的新政策將在多個方面對在日生活產生影響。消費者需要注意食品價格、快遞費用和養老金繳納等方面的變化,而企業則需要關注加班限制和殘障人士就業政策等相關規定。對于在日生活的民眾來說,了解并適應這些變化將有助于更好地規劃個人財務和生活安排~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