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問心》開播以來,收視率直接破1,這里面雖然有央視平台加上黃金時段的優勢,但是該劇無論是在演員陣容,還是在其醫療劇的專業度上都有可圈可點之處。
劇中在兩種醫療理念上碰撞出的火花極具哲學意味,通過一個又一個治病救人的橋段,試圖找到一個醫患之間的平衡點和緩沖地帶。
全劇在感情糾葛方面,較之以往的同類影視作品闡述得很有深度,特別是周筱風(趙又廷 飾)與母親方竹清(陳沖 飾)的情感走向牽動著每一位觀眾的心。
從目前劇中所呈現的情節上看,周筱風立志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絕對是得到了方竹清的遺傳和潛移默化的影響。
劇中,周筱風雖然沒有得到母親的親傳,但是他肯定對作為教授的母親的醫學理論和專業技術進行過系統的學習。
在這一點上,雖然周筱風表面上持有否定和排斥的態度,但是深埋在潛意識和刻在骨子里的思想是難以掩飾的。
在對待每一起疑難病患上,周筱風的很多醫療理念都與母親不謀而合,甚至有些語言都如出一轍。
劇中,周筱風的妹妹方筱然(毛曉彤 飾)為了緩和母親與哥哥周筱風的關系,跳槽到同一所醫院與哥哥成為同事。
周筱風因為升職請全科同事聚餐,飯后,聰明的方筱然假裝崴腳讓周筱風送她回家,企圖為這對形同陌路的母子創造一次和解的機會,可謂用心良苦。
周筱風與方竹清母子二人終于在私人的情況下見了面,言語之間盡顯尷尬,方竹清率先結束了尬聊進入主題,勸說周筱風不要再執著于過去了,大家往前看。
觀眾以為到了這個時候,作為母親的方竹清已經放下身段,周筱風即使不原諒母親當年的作法,也會給二人之間留有一絲回旋余地。
想不到周筱風直接一句「您當然可以往前看,被拋棄的不是你。生而不養,那又何必生呢?」回懟的干脆利落,無異于直接打臉。
這時的方竹清還在為自己當年的拋棄做著蒼白無力的辯解,說:「之所以離開幼小的周筱風,是想拼命的工作,能夠有一天把兒子接到身邊,給他創造更好的生活。」
周筱風這時已經雙眼含淚,說出了最扎心,同時也在叩問自己內心和拷問母親的話:「您不用這麼自我感動,您拼命工作是為了成為方主任、方教授,不是為了我。
」
一句話,榨出了方竹清的自私。方竹清再一次降低了身段,表示不介意兒子恨她,周筱風再次說出了直接打臉的話:「三十年了,沒什麼好恨的!」
如果方竹清真的愛周筱風,三十年里為何不去找他?如果真感到對兒子有虧欠,為何不早做彌補?
即便是真的是為了給周筱風創造好的條件,都三十年了,怎麼沒讓周筱風與自己一起生活?
如果她真的是為了事業不得不拋棄兒子,那麼她為何沒有拋棄再婚后生出的女兒方筱然呢?
劇中,周筱風在上中學的時候,和方竹清一年里還能見上幾面,她當時拿著一盒拼圖找到周筱風,哄他說等拼圖拼好了,就接他一起生活。然而周筱風等來的卻是她出國進修的消息。
劇中,當他離開方家回到自己家中時,他手中一直拿著從方家帶回的一瓶水。因為這一瓶水代表著在他心中對母親僅存的那份美好和眷戀。
本來他想直接扔進垃圾桶里,可是他猶豫了一下之后又留下了。這里鏡頭里出現了貼在墻上的一小塊拼圖。
這是母親送給他拼圖里剩下的最后沒有拼上的那一塊,將這一塊拼上就完成了全部拼圖。可是周筱風始終沒有拼上去,因為這小塊拼圖代表著他對母愛的無限期盼。
方竹清明知自己有愧于兒子,卻只想讓兒子原諒,而從未想過在生活上或者感情上做補救。她并不是沒有能力和精力照顧兒子,而是她有了自己新的家庭。
從內心來講,她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接受周筱風這個兒子,她的愛周筱風真是高攀不起,因為多多少少注滿了廉價的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