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甄嬛為何想要回宮
出宮之后的甄嬛在果郡王的猛烈追求下陷入愛河,她重新對人生燃起了希望。
當初那個想要得一人心的甄嬛,也算因禍得福,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可甄嬛不知道的是,她已經陷入一個巨大的陰謀之中。
為什麼甄嬛與果郡王相愛之后,芳若姑姑沒來過,連溫實初都很少來。
難道真的是因為太后生病嗎?
并不是。
太后身體不好是常態,她的身邊有貼身侍女,芳若姑姑是可以得空出來。
就像蘇培盛所說,如果不是皇上默許,即使太后同意,芳若姑姑也不一定能每個月去看甄嬛。
同樣的道理,芳若不出宮,也是得到了皇上和太后的命令。
自從甄嬛出宮之后,溫實初一直會出宮去看望甄嬛,溫實初和甄嬛在進宮前就是朋友,甄嬛進宮之后最信任溫實初。
這一點皇上和太后都知道,那麼甄嬛出宮之后,溫實初經常看望甄嬛的事情,皇上和太后也是了如指掌的。
所以太后不讓芳若出宮之后,也欽點了溫實初去照料自己的身體,就是為了阻止他去照顧甄嬛。

沒有太后的照顧,甄嬛在甘露寺過得很辛苦,被人冤枉偷東西,還被趕出了甘露寺。
甄嬛在甘露寺吃的所有的苦,在太后眼里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磨煉她的脾氣。
一個沒有吃過苦的人和一個吃盡苦頭的人,對同一件事情做出的決策是有很大差異的。
沒吃過苦的甄嬛,性格倔強。
吃盡苦頭受盡精神折磨的甄嬛,性格和緩了很多。
就像同一個人,青年時期的他和老年時期的他,對待事情的態度是有差別的,根本因為就是閱歷的差別。
02 果郡王的幫助
沒有了宮里的幫助,甄嬛還有果郡王的幫助。
果郡王喜歡甄嬛,在甄嬛出宮之后,他不僅猛烈追求她,還常常陪在她身邊。
這一點太后是有察覺的,所以在他們交往的那段時間,太后要給果郡王定親,奈何果郡王根本沒有這個心思。
太后阻止不了果郡王,于是皇上派了果郡王去滇藏。
在去滇藏的過程中,皇上是全程派人暗地里跟著果郡王的。
皇上雖表面上說是保護果郡王的安全,實際上是忌憚果郡王。
自從年羹堯隆科多和敦親王的事情發生之后,皇上的疑心日益嚴重。

他是一個自私涼薄的人,既想要自己喜歡的女人,又想要保住自己的面子,更想要守住自己的江山。
果郡王去滇藏的過程中出了意外,溫實初說是因為果郡王乘的船被人動了手腳,可見果郡王的「死」并不是一個意外。
那麼是誰謀劃了果郡王的「意外」呢?
這個幕后黑手,只能是皇上。
皇上針對果郡王的主要原因是避免他奪權。
03沈眉莊被利用
果郡王走后,沈眉莊曾借機去甘露寺的機會來了凌云峰見甄嬛。
因為甄嬛父親在寧古塔病重,沈眉莊就是為了把這個消息告訴甄嬛。
那麼甄遠道一向康健怎麼會突然病重呢?
這也是一個陰謀。
這件事兒的幕后黑手也是皇上,是皇上派人給甄遠道下了藥,導致甄遠道病重。

皇上又放出這個消息給沈眉莊,借沈眉莊之口,把這個消息傳給甄嬛。
要不然在后宮的沈眉莊怎麼會知道甄遠道病重的消息呢?
04 蘇培盛被利用
蘇培盛是皇上身邊的親信,他一向喜歡猜測皇上的心思,當然皇上也會將計就計利用蘇培盛。
皇上和太后為了逼甄嬛「原諒」皇上,布了很多局。
先是不讓芳若去甘露寺照看甄嬛,又阻止溫實初去甘露寺看望甄嬛,后又派果郡王去滇藏,給甄嬛父親下藥,這一系列的事情是把甄嬛往絕路上逼。
皇上一直惦記著甄嬛,這一點太后是知道的。
可是皇上抹不開面子,彎不下去腰,那麼就只能逼迫甄嬛自己主動去接近皇上。

于是崔槿汐找到了蘇培盛,蘇培盛勸說皇上來到了凌云峰,這一切都是皇上的計謀,只不過蘇培盛是被皇上利用了而已。
這一切工作都做好以后,皇上再出發去找甄嬛,就不會被甄嬛推出來,也不會吃閉門羹,皇上也不會丟面子。
于是,皇上就在合適的時間帶著甄嬛最心愛的玫瑰簪子去了凌云峰,寵幸了甄嬛,獲得了最終勝利。
寫在最后:
在甄嬛回宮這件事上,看起來是甄嬛主動的,實際上是皇上的陰謀。
所以,皇上早就知道甄嬛回宮,并不是對自己有情,而是迫于無奈。
這一點,在甄嬛生下雙生子之后,皇上總是對她有疑心,疑心雙生子不是他的,疑心甄嬛沒有真心待他,而是利用他的權力達到保甄氏一族的目的。
皇上當初讓甄嬛回宮,是因為自己迫切渴望甄嬛回到自己身邊,所以并不在意她真心與否,可是後來他也時常對甄嬛的真心耿耿于懷。

雖然這一切都是他自己的選擇,可他依然會把責任歸結在甄嬛頭上。
作為皇上,他從來都是自以為是的,喜歡把一切責任推脫給別人。
正因為這樣,甄嬛是恨他的,也是怨他的。
皇上算計了甄嬛這麼多,難怪甄嬛最后要屠龍,一切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種什麼因就得什麼果,皇上的下場也是他自己咎由自取。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