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文帝楊堅乘南北分裂,篡周滅陳,并吞六合,統一九州。隋朝前后歷39年,天下未嘗無事,諸將征討四方,立功立事。然而,以下12位名將,因為種種原因,或馬革裹尸,或臨陣捐軀、或坐罪處死,或憂憤而終,或被賊所里。皆不保其終,其遭遇令人掩卷嘆息。
高颎
高熲是河北景縣人,明敏有器局,好兵事,多計略。平陳之役,以元帥長史,參謀帷幄,決勝千里,立功立事,不可勝數。授上柱國,封齊國公,拜尚書左仆射兼納言。以天下為己任,當朝執政二十年,為朝野推服,論者以為真宰相,足與方駕西漢蕭何、曹參。然而,以忠信獲罪,被隋文帝楊堅削職除爵。後來隋煬帝楊廣起用為太常卿。607年,高熲因與賀若弼、宇文弼私議得失,以忤時被隋煬帝以誹謗朝政罪誅殺,時年66歲。
賀若弼
賀若弼是河南洛陽人,「慷慨有大志,驍勇便弓馬」,有重名于世。平陳之役,其謀略居多。論功與韓擒虎并列第一。拜右武侯大將軍,進位上柱國,封宋國公。一時位望隆重,兄弟一門三郡公,貴盛莫比。自以功名出朝臣之右,每以宰相自許。矜功伐能,心生怨望,為隋文帝楊堅疏忌,除名為民。至隋煬帝在位,起復為官。
607年,賀若弼因與高熲、宇文弼等私議得失,被人告發,以誹謗朝政罪處死,時年64歲。
宇文忻是遼寧義縣人,幼而敏慧,妙解兵法,馭軍齊整,常任將帥,有威名于當世。拜大將軍、上柱國,封杞國公。隋文帝頗為疑忌,不予重用,將其免官。
宇文忻乃聯合劉昉、梁士彥圖謀不軌。586年,陰謀敗露,坐罪處死,時年64歲。
梁士彥是甘肅涇川人人,少任俠,性剛果勇決,好讀兵書,涉獵書史。御侮平叛,擒吳明徹、平尉遲迥,遭風云之會,以勇略立功成名。隋文帝以其宿將,忌其威名,召還京師,閑居無事。自恃元功,將生厲階,求逞其欲。586年,梁士彥謀泄事敗,坐罪伏誅,時年72歲。
史萬歲
史萬歲是陜西西安人,英武善騎射,驍捷如飛,以驍勇名詟北夷。南平夷獠,北卻突厥,兵鋒所指,威驚絕域。官至右領軍將軍、柱國,封太平縣公。600年,史萬歲上朝,論功杖氣,犯忤貴臣,被隋文帝楊堅下詔,暴殺于朝堂,時年52歲。
于仲文是河南洛陽人,博涉書記,平生以英略自許。北擊突厥,平尉遲毀,征吐谷渾,遂立功名。拜右翊衛大將軍,進位光祿大夫。612年,從征高麗麗,以敗軍之罪下學,憂憤而死,時年69歲。
魚俱羅
魚俱羅是陜西渭南人,身長八尺,膂力絕人,每戰有功,以壯勇顯名。擊突厥,征高句麗、討劉元進,所在有功。
魚俱羅因相表異人,目有重瞳,為隋煬帝楊廣猜忌。613年,隋煬帝以魚俱羅敗軍之罪,將其斬于東都。「欲加之罪,非其咎畔。」
來護兒
來護兒是江蘇楊揚州人,雄略秀出,猛概抑揚。行軍用師,特多謀算,善撫士辛。一生戎馬,平陳國、定江南、伐高句麗,平楊玄感。隋煬帝稱其為名將良守,官至左翊衛大將軍,封榮國公,「位班上將,顯居大國」。618年,來護兒從隋煬帝楊廣巡幸江都,于兵變時遇害。
李景是甘肅秦安人,膂力過人,驍勇善射,智略非其所長,忠直為時所許。平齊滅陳,破突厥、伐高麗,平定漢王楊諒之亂,大破吐谷渾于青海,以功拜右武衛大將軍、光祿大夫,封滑國公。
618年,隋煬帝遇害江都,李景準備率兵救駕,回幽州路上遇賊被害。契丹、靺鞨素感其恩,聞之莫不流涕,幽燕人士,傷惜不已。
劉方是寧夏吳忠人,剛決有膽氣,一生為將,討尉遲、擊突厥。以交州道行軍總管,平定交趾李佛子之亂。以驩州道行軍總管討伐林邑,所向摧破,林邑國王逃入海島,劉方刻石紀功,班師還朝,于605年卒于行軍之中,馬草裹尸而還,追贈上柱國、盧國公。
史詳是甘肅高台人,有文武干略。平陳國、擊突厥,所在有功。平定漢王楊諒,著獨克之效。官至上大將軍,封陽城郡公。伐吐谷渾,進位左驍衛將軍。從征高句麗,以敗軍之罪貶為燕郡太守,為賊所圍,死于途中。
張須陀
張須陀是河南靈寶人,剛烈有勇略,擊王薄、敗裴石,前后三十余戰,所至克捷,威振東夏。616年,張須陀率軍討伐瓦崗翟讓,中計陣亡,以身殉國,時年52歲。追贈光祿大夫,滎陽太守。
圖片來自網絡!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