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雍正心中的白月光純元皇后,就是步步驚心中的馬爾泰若曦。那事實果真如此嗎?歷史上真的有若曦這個人嗎?今天咱們就來聊聊這個話題。
仔細看過兩部劇的寶子們肯定都能發現,若曦和純元的夢幻聯動非常之多。無論是雪中只為一人綻放的紅梅舞,清新脫俗的樣貌,還是在后宮中的口碑名聲。
因此有很多觀眾說只有若曦是純元皇后,才能解釋純元的萬能人設。而且甄嬛跳完驚鴻舞后,眾人稱贊她有純元皇后的風范,只有十爺嘲諷說毫無新意。
作為和若曦一同長大的伙伴,他自然是見過更好的,也認為沒有人能比得上若曦。而且最重要的是,這兩人都是在小產后因憂思過度,才撒手人寰的。
可這里有個問題,雖說純元和若曦很多細節都能對得上,。這純元就是《甄嬛傳》中的虛構人物,既然如此怎麼會是若曦的原型呢?因此這只是兩大劇粉的猜測罷了。
那馬爾泰若曦的原型究竟是誰呢?雖然若曦的身份、故事甚至存在都是小說作者杜撰而來,但仔細翻看雍正朝的史料不難發現「若曦」身上其實有很多人的影子。
也許作者就是將這些人的經歷雜糅,才創造出了若曦這個角色。那這些人又是誰呢?她們和若曦相似的點又是什麼呢?雍正后宮的一個普通宮女為何能在史料中留下全名?她究竟是誰?
首先第一位被認為是若曦原型的人是雍正的妃嬪云惠,縱觀滿清能夠留下真名的嬪妃一只手都能數過來。其中還都是孝莊、慈禧、隆裕這些在歷史上發揮出重要作用的。
其他人則都只有一個姓氏為代稱,然而云惠作為一個小小的官女子能在妃嬪名冊上留下真名,可見她對雍正來說是特別的。史料中對于云惠的記載少之又少,我們只能從一些蛛絲馬跡中來判斷她經歷了什麼。
從云惠至死都只是個官女子來看,她的出身應該不是很高。清朝的選秀分為八旗選秀和包衣選秀,八旗選秀參選者都是八旗內的貴族少女,選中者為嬪妃或者賜給皇室做福晉。
包衣選秀的選手則都是出生下五旗的包衣女子,她們進宮后大部分都是會被分到各宮充當宮女。但要是走運被皇帝看中,一朝飛上枝頭指頭成為后妃也不是沒有可能。
咱們熟悉的令妃小魏就是如此上位成寵妃的。按照云惠的家世來看,她極有可能就是通過包衣選秀入的宮。云惠被挑中成為宮女后,被分配到了養心殿伺候。
她活潑靈動的性格以及出眾的相貌,深深的吸引住雍正這個鐵血皇帝,于是宮女搖身一變成了被皇帝寵幸過的官女子。但讓人感到疑惑的是,直到云惠雍正九年去世她始終都只是官女子的身份。
也許和步步驚心中一樣,雍正是為讓云惠能隨時隨地待在自己身邊,所以沒有給她名分。也可能是雍正想在云惠誕育子嗣后,再對她進行正式冊封,這和若曦的經歷就非常之相似了。
那另一個若曦的原型是誰呢?歷史上的「馬爾泰若曦」,真的有受到雍正的寵愛嗎?第二個被認為是若曦原型的人是雍正的妃嬪馬常在。
步步驚心中的若曦出身將門,她的父親駐守邊疆的馬爾泰將軍,根據若曦父親的姓名來看馬爾泰在歷史上的身份有兩種可能。第一是八阿哥獨子,弘旺的妾室茂怡氏之父馬爾泰。
但根據時間線來看的話,這個馬爾泰很明顯對不上,兩相對比之下第二個馬爾泰更加符合劇中設定。這個馬爾泰是兩廣總督,清朝封疆大吏,而雍正的馬常在也和這個馬爾泰有點關系。
雖然這二人不是劇中的父女關系,但也算是本家親戚。因此在身份上,馬常在比較貼合若曦。馬氏是通過雍正九年的選秀入宮,初始位份只是小小的答應,但僅在一年后她就被晉為了馬常在。
可見這段時間,雍正還是挺喜歡這個妃子的。也是在馬氏晉封常在的這一年,雍正最愛的年妃病逝了,他難過傷心了很長一段時間。
帝王之心變幻莫測,沒有誰能永遠得到恩寵。
長久沒被雍正想起的馬氏,就這麼失寵了。此后她便一直待在常在的位份上再未晉升過。就連乾隆登基后為小媽們尊封時都沒有帶馬氏一起,可見她在后宮的處境如何。
乾隆三十三年馬常在去世,因為她在實在太透明了,尸體在殯宮放了七年都沒人發現,直到乾隆四十年,有人將此事稟報給了乾隆后,馬常在才真正入土為安。
無論是云惠還是馬常在,她們身上或多或少都有若曦的影子,但不是每位后妃都像若曦活得那般精彩,更多的都是在默默在后宮孤老。
參考資料:趙爾巽《清史稿》,李興盛《清世宗實錄》,徐廣源《清西陵史話》,馮爾康《雍正傳》,李國立《步步驚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