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一卷詩書,品一盞清茶
01.
人生最高的境界:雖歷千山萬水卻波瀾不驚,閱盡紅塵濁世且從容有度。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心中有故事,臉上無風霜。
沒事多笑一笑,讓自己春風滿面,你溫柔了,世界就溫柔了。
有些人愛笑,是取悅別人,你讓笑容常掛嘴邊,是在表達一種態度。你讓人舒服的程度,往往決定了自己所能到達的高度。
平庸的人,總是在證明自己,而你卻是在享受生活。
真正限制你的,從來都不貧窮,而是你對生活的想象力。慢賞晴花,細品風月,愿你出走半生仍覺人間值得。
沒有熬不過去的寒冬,也沒有等不到的暖春,最終我們都會身披鎧甲,成為自己的擺渡人。
有一天,當我們回望過往時,可以平靜地跟自己說,我從沒虧待過自己,也沒虧欠過別人,故事也就圓滿了。
因此今天我們讀一首辛棄疾的詞。
02.
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
只消閑處過平生。
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
問誰千里伴君行。
曉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辛棄疾《臨江仙》
詞有注:再用前韻送祐之弟歸浮梁
浮梁:縣名,宋屬饒州;
祐之:辛棄疾的族弟,即辛助,字祐之,辛次膺之孫;
鐘鼎:鐘鳴鼎食,指富貴人家,形容生活奢侈豪華;
寵辱休驚:化《老子》: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
裁冰:指作詩;
公元1181年,辛棄疾因創建「飛虎軍」而遭彈劾,因此罷去了所有職務,閑隱帶湖莊園,長達15年之久。
時辛棄疾的從弟辛助要歸浮梁,辛棄疾作詞相送,同時也排解心中之不快,他的夢想始終都是收復中原失地,未曾改變。
03.
詞之大意可解為:
無論是在朝為官,還是退隱林泉,這一切都仿佛像一場夢一般,從來都不受自己控制。既然人生如此無常,又何必患得患失,不如隨遇而安,榮辱皆不入心;
只愿能平平淡淡、安安穩穩過一生,杯中有酒,如同秋露,閑處有詩,人間風月;
還記得小時候,窗外下著雨,我們促膝而談,長夜不眠,那些時光一去不復返;
如今你又要離開了,不知前行的路上,還有誰能陪伴著你。遠處的青山就如黛色的眉樣,一湖秋水仿若明鏡一般,希望這些絕美之景伴你左右,讓你不覺孤單。
辛棄疾這首送別詞,有回憶有祝福,更有對人生的感悟,雖重點不在山水,可詞中唯美的景象,卻像畫一般。
小窗聽雨,燈火多情,自是青春年少,可是一轉眼年華不再,歷盡人海萬千后,方覺世事無常。
幸好詞人通透達觀,讓自己脫離世俗,拋開名利,可以盡情地飲酒,肆意地吟詩,過好人生的每一天。
熹微中的山巒,夜幕下的湖波,這些都是大自然對生命的饋贈,所以來人間一趟,人人都很富有。
遺憾的是,有些人身陷世俗,往往忽略了那些俯拾即是的美好。
辛棄疾借自己的經歷和這些山水為弟弟餞行,寓意很深,可謂是用心良苦。
縱觀整首詞,情景交融,感悟良多,唯美的筆觸穿插在漫長的回憶中,而著眼的又是現實,構思非常巧妙,乃不可多得之佳作。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