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圖集
深度解析
二次元頭條
Cosplay聚集地
同人恶搞
超夯盤點
全部
    
VR的科技樹為什麼總是會歪到搞黃色上
2022/12/26

星彡P丨文

前段時間BB姬購入了字節跳動旗下的Pico,所謂「年輕人的第一台VR」——當然,我今天不是來打廣告的,沒考慮Oculus Quest 2主要還是嫌設置麻煩,我就為了看看片。

(180°的VR視頻截屏出來有些視角畸變)

R-18的VR內容在我買回頭顯之后也體驗過不少,從VR的小電影到某些不可言說的游戲,大部分無外乎都是站著或者坐著「看視頻」,來來去去也沒什麼新鮮感。

新買來的「玩具」很快就吃灰了,被我壓在床底下吃灰……

直到這兩天,整天躺床上也沒事干,又把VR頭盔撿了起來。難得的賢者時間我開始思考VR這東西。

據說Oculus創始人帕爾默·拉奇(Palmer Luckey)曾設計過一款「能殺人」的VR設備,靈感來自日本輕小說《刀劍神域》。

這款設備的額頭方向有三枚炸藥模塊,一旦玩家在游戲中死亡顯示「Game Over」,就會引發爆炸。好在這東西一般人買不到,就是他自己造著玩的。

一個很有趣的現象是:科幻故事往往是現實科技的預言。當某種點子或事物頻繁出現在作品里,意味著大眾潛在的旺盛需求,往往有成為現實的可能。

比如19世紀人們幻想未來社會,最常見的元素便是飛行。比如元宇宙這東西,其實就是資本反過來挖掘科幻小說的概念進行炒作。

但是VR(全息式頭盔,全息網游……)不一樣。

不論在任何一个國家,VR這個概念其實一直都很熱門。你看起點上甚至專門有個《網游之XXX》的分類,可見全世界在烏托邦的幻想上是一致的。

全模擬接入游戲的概念雖然離我們還很遠,但實際上,目前的技術來說,強體感外設配合VR,其實已經能做出差不多的效果。

不信的話,你看全國商場里所謂的「9DVR」體驗設備好了。

我好奇搜了下某寶,這麼一套設備起碼8萬塊錢,價格確實有點貴——不至于說買不起,只是沒必要。

VR到底是怎樣的,目前大家都在探尋未來尋找答案,在模擬真實的過程中難免會「走些彎路」,出現了很多奇奇怪怪的創意附帶品。

就像死磕元宇宙,差點要把自家公司嗑死的扎克伯格,曾展示過一款觸覺手套。它能夠準確靈活地識別手勢,讓你對虛擬世界里的物體進行抓握和操控。

手套上面布滿了可伸縮的黑色活動片,即使是指尖也可以移動變化,能夠模擬物體的真實觸感,再現一系列復雜、細微的感覺,比如壓力、紋理和振動等。

但觸覺手套這東西注定只是小眾的玩物。它實在太重了,戴起來也很悶熱,需要材料學上的改進,搞了好幾年依舊是概念產品。

相比之下,另一款由HaptX公司推出的觸覺手套設備則更親民一些,至少市面上能買到現貨。

企業用戶只需要5495美元(合約38350.1545人民幣)就能帶回家——價格足足比VR頭盔多了一倍。

早幾年前,微軟還投資過一大批創造性的研究項目,其中有個比較靠譜的VR觸覺解決方案,叫「Haptic PIVOT控制器」。

核心是佩戴在手腕上的一套電動鉸鏈系統,里面包含了電容式觸摸傳感器,能夠監測你在VR世界里觸摸和放開物體的時機,配合模擬現實的觸感。

一左一右兩個PIVOT控制器還能互相配合,模擬出用雙手持握同一個物體的感覺。雖然看起來有點傻傻的,但比那些采用手套設計的控制器更實在一些。

畢竟是綁在手腕上的,不用的時候可以收起來,不影響使用鍵盤、鼠標、VR控制器之類的其他外設。

當然,很多東西只是創意研究項目,我們可能永遠不會看到商業化。

除了聽覺與視覺。現實生活中,借助鼻子產生的嗅覺也是感知世界的一環,所以,對于旨在復刻真實世界體驗的虛擬現實而言,提供氣味的模擬也相當重要。

實際上,往這個方向上努力的研究團隊有很多,像什麼Feelreal、Vaqso VR、OVR Technology……基本都是通過在VR眼鏡上外掛氣味套件來實現。

只不過,場面稍顯賽博。光看圖片就有點繃不住了。

嗨呀,為了讓虛擬世界變得有形有味,技術人員們簡直操碎了心。各種奇葩VR外設,聞味的,吹風的,刷牙的,體驗小蟲子在嘴邊爬的……

實不實用另說,看著還挺未來的。反正大部分團隊也都是靠融資,不用擔心他們玩崩了。當然,最后這些設備的用途很容易就被用在搞顏色上。

就像前段時間,由香港城市大學的大佬們研發的一款可在VR和AR中模擬觸覺的水凝膠「皮膚」 。

由粘在手掌和手指前面的橡膠水凝膠制成,通過 電觸覺刺激提供有效的虛擬觸摸,結果很多人第一反應是 「能不能用在__上面」,你懂的。

不過比起無中生有、從零開始設計的奇葩外設,很顯然聯動顯示已有的物理反饋設備還來得更實際一些,接受度也更高。

……比如遙控飛機杯?

雖說讓游戲公司來做硬件其實挺坑的,但在研究飛機杯外設這件事情上,恐怕沒有誰能比Kiss社的《3D定制女仆》系列(簡稱CM3D)更有發言權了。

(圖片來自網絡)

游戲主打女仆養成,自然也會有一些澀澀的內容。最開始看到有「互動外設」的時候,我還以為是假新聞,畢竟游戲里都找不到相關的提示。

直到后來2代游戲都出來了,才了解到確實有過這麼款設備,叫「Chu-B Lip」,自帶USB接收器,插在電腦上可以聯動游戲內容,遠程調整設備運動頻率。

這款「互動外設」其實出的很早,早在游戲還沒有VR版的時候就已經有了,到現在產品已經更新了好幾代。

然而不管一代,還是二代的外設聯動版本都是單獨的游戲,砍掉了原本游戲的內置養成部分,除了捏人之外,只能與妹子為愛鼓掌,對話都少得可憐。

(沒有裝硅膠的時候)

由于這款「互動設備」產量甚少,我也只是看過一些日本阿宅的評測,里面有防水膠條包裹的簡易電路,通過觸感裝置獲取力度,反饋到游戲里面。

據說游戲里可以調整不同的使用場景,比如讓妹子握著杯子,或者模擬腳踩之類。

在外網搜搜「Chu-B Lip」的關鍵詞,經常會出來一些日本阿宅的神奇改造套裝。當然,我建議你止于興趣,上網開開眼就算了,千萬別深入親自探索。

設備本身買回來是不虧啦,只是使用起來略麻煩,配套的軟件設計還不多。如果沒有獨居條件的話,被人撞見也是相當社死。

(日本阿宅自己改造的套件)

研究使用VR的過程,是一次對成人內容徹底祛魅的過程。沒辦法,誰叫R18是第一生產力呢(只能乖乖地Shut up and take my money)。

很尷尬的是,現在的VR跟某些「牛逼但不實用」的東西處境差不多,比如——PS4、PS5手柄的觸摸板。

主機游戲玩家應該都知道,DualShock 4手柄上有個很大的觸摸板,被認為是這款手柄第二失敗的設計,僅次于用不到、關不掉、還非常耗電的燈條。

主要還是因為只有第一方游戲才肯花功夫適配。第三方游戲大部分都要兼顧其他平台的手柄,觸摸板支持的操作必須要不用觸摸板也能做。

(以前影視劇經常出現燈條不亮的擺拍穿幫鏡頭)

VR也是一樣。硬件走得太快,軟件與內容還跟不上,基本在原地踏步。拿到VR設備以后你會高高興興地玩半條命alyx、節奏光劍……

然后就沒有然后了,剩下的就只剩看片。這或許是為什麼——VR的科技樹總是會歪到搞黃色上。

(VR配套的嗅覺效果)

在配套方面,現在好像除了搞顏色以外,其他還真看不到任何實用的場景。只能期望更成熟的VR場景到來了。

部分參考資料:

http://blog.bi119ate5hxk.net/2015/06/27/chu-b-lip%E8%AF%84%E6%B5%8B/ http://blog.livedoor.jp/oka6800/archives/4941229.html

死神: 淺析為何結尾露琪亞與一護沒有在一起?原因有很多
2023/03/01
黑崎一護不選露琪亞就對了,他們倆結婚,連孩子都生不出來
2023/03/01
當海賊王遇見「動物世界」,黃猿現出【真身】,到魯夫這是不是把【漫迷】當傻子!
2023/02/22
死神:隱藏的殘酷真相,你還認為《死神》只是簡單的熱血漫嗎?
2023/03/01
當海賊王「化身」復仇者,黑胡子本色出演滅霸,路費變身蜘蛛俠,艾斯不要太帥!
2023/02/22
死神:滅卻師為何無法吸走黑崎一護的「卍解」?原因大致有三
2023/03/01
日本動漫中讓人淚目的五大場景,斯人已逝不可追
2023/02/24
日漫里有哪些讓你哭笑不得,但又異常真實的畫面,滿滿的回憶
2023/02/24
她號稱「日本第一女仆」,年薪超800萬日元,背后有著難言的辛酸
2023/03/07
日本推出新職業:「女仆」,男性出錢就可以親密接觸減緩壓力
2023/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