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老一輩人口中的「土人參」,如今開花了,懂它的人都在挖,請重視
說起野菜,對于老一輩人來說都不會陌生,而且對野菜還有一種特別的情懷。雖說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但是許多老一輩人仍然保留著吃野菜的習慣。與其說他們喜歡吃野菜,不如說是為了憶苦思甜,懷念過去那段吃野菜的歲月。
在農村,能吃的野菜有很多,而且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野菜吃。這些野菜不僅生命力極為頑強,而且味道獨特,更重要的是營養成分豐富,還具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一直以來深受民間百姓的喜愛。

今天,筆者與大家分享的這種野菜,它也是老一輩人常吃的野菜,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受歡迎。這種野菜就是老一輩人口中的「土人參」,如今開花了,懂它的人都在挖,用來煮湯特別鮮美。
想必很多在農村的朋友都應該猜到了,這種有「土人參」之稱的野菜,它的正規學名應該叫做櫨蘭,不過它的別名土人參在農村更為聞名。另外,福參、參草、人參菜、土洋參、飛來參、假人參、土高麗參等都是它的別名。
由于土人參的開花時間是在申時,而這個時間又剛好是農村婦女煮飯的時間,所以在民間又有申時花、煮飯花的別稱。一般來說,別名越多的植物就注定了它的不平凡,而土人參光聽名字就知道它的不簡單。

土人參是馬齒莧科櫨蘭屬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莖是圓柱形的,葉互生,看上去肉肉的,顏色青翠碧綠。它開著淡紅色的小花,細細小小的,而且花朵數量有很多,花期也長,猶如繁星點點,讓人眼花潦亮。
土人參的嫩莖葉看起來就是一種綠色的美味佳肴,很多人都喜歡吃,可以用來炒食、做湯、煮面條、涮火鍋、煮雞蛋等均可,尤其是用來煮瘦肉湯是一絕,吃起來非常鮮美,讓人回味無窮。
而土人參最讓人受歡迎的并不是它的嫩葉,而是它的地下塊根,主根比較粗壯,呈圓柱形,看上去又肥又大,形似大名鼎鼎的「人參」形狀,這就是被稱為「土人參」的由來。
眾所周知,人參可是大補元氣的保健佳品,而土人參不僅長得像人參,而且它的保健功效堪比人參,同樣具有補氣、補血的功效。在生活中常用來燉排毒湯,有很好的補虛作用,為民間不可多得的天然保健食品。

其實,土人參的根、葉均可入藥,具有益氣生津、清燥潤肺、涼血拔毒的功效,對肺脾氣虛、肺燥久咳、氣虛乏力、神經衰弱、病后體虛、頭暈耳鳴、咯血、遺尿、潮熱盜汗、月經不調、癤瘡腫痛等多種病癥。
正因為土人參有滋補強壯的作用,所以在民間非常搶手。如今土人參已經開花了,正是采挖土人參的季節,許多懂它的人都在挖。
以前在農村也有野生的,現在大部分都是栽培的,很多老一輩人都有種,一年四季都可以吃。
各位朋友,你們家鄉有這種土人參嗎?它也是老一輩人口中的「土人參」,如今開花了,懂它的人都在挖。若你在家鄉遇見,還請及時重視起來,它的價值相當珍貴,功效堪比土人參,值得你去好好珍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