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睡午覺和不睡午覺的孩子有什麼差別?很多家長都做錯了
首先我們都知道從科學的角度來看,睡午覺和不睡午覺的孩子是大有區別的,這種區別在以后會表現得尤為明顯。學齡前的寶寶在爸爸媽媽的教育引導下按時作息,按時睡午覺有利于身體各個系統的發育。15歲以后的青少年則和成年人的睡眠基本一致,8小時即可滿足每日睡眠需求。一般來說,2~3歲的孩子每天的平均睡眠大概在12小時左右,但是這只是一個參考的平均值。有的孩子可能只睡10個小時,而有的孩子能睡14個小時;有的孩子中午需要小睡,有的則完全不需要。6歲前,孩子正處于生長發育的高峰期,中午保證孩子1-2小時的睡眠,有利于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讓孩子長高。
其次長期不睡午覺的小孩會有哪些不足呢,很多媽媽或許還不知道,一般情況下孩子不睡午覺而且鬧騰,但是到了傍晚就會非常的困,就想睡覺。這樣看似比較好帶,其實對孩子的影響特別的大,孩子的記憶能力是不如睡午覺的小孩發育的完整的,這可是關乎智力的問題,所以我們家長可不能怠慢,如果孩子的睡眠質量出現整體的下降,并且經常出現疲憊和思想不集中的情況,那麼家長就要考慮讓孩子習慣午睡。從醫學保健角度分析,小孩睡眠時,身體各個器官系統進行自我調節,減少能量消耗,有利于體能的恢復,促進機體生長發育。有調查研究顯示,經常睡午覺的孩子平均身高和體重,明顯高于不經常睡午覺的孩子。
責任編輯: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