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一款操作系統的崛起是由生態決定的,華為自研的鴻蒙系統已經有了巨大的生態成就。國內搭載鴻蒙系統的生態設備數量達7億台,還擁有220萬鴻蒙系統開發者。
生態有了,華為便有了布局原生應用的底氣。在推廣原生應用的背景下,騰訊宣布決定,接入華為鴻蒙,以原生的方式支持鴻蒙。外媒:事情被鬧大了。
鴻蒙是全球用戶數量增長最快的操作系統,2019年鴻蒙1.0版本正式和公眾見面,到如今華為已經將鴻蒙系統推送到4.0了。根據華為公布的數據,鴻蒙 HarmonyOS 4系統的升級設備數量達到了6000萬台,以平均每天120萬用戶數量增長。
這樣的數據充分說明了一點,那就是鴻蒙系統在用戶中的口碑良好,愿意選擇這款新系統。其實體驗過鴻蒙系統的人都知道,其獨特的分布式操作系統特性,可以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智能手表、智能電視等智能終端設備無縫流轉,實現多屏協同。
越來越多的用戶,開發者加入鴻蒙陣營,有了這些生態基礎,華為也有了布局原生應用的底氣。
據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表示,下一代鴻蒙版本HarmonyOS NEXT 蓄勢待發,鴻蒙原生應用全面啟動。
鴻蒙系統雖然有了數億台設備,也有數百萬的開發者,但原生應用一直是鴻蒙的短板。華為手機上大部分的APP都是以兼容安卓的形式存在,本質上華為并沒有完全擺脫谷歌安卓系統的依賴。
鴻蒙推廣之初,原生應用不足,只能兼容安卓,現在生態崛起,是時候啟動原生應用布局。
在這樣的背景下,騰訊破天荒宣布決定,接入華為鴻蒙,旗下的微信會以原生的方式支持鴻蒙。當然,不只是微信,更多騰訊系的應用軟件也會相繼支持鴻蒙原生應用布局。
或許有人好奇,既然華為能兼容安卓APP,為何還要費大力氣布局原生應用呢?只能說原生應用才是鴻蒙系統該走的路,原生應用可以更好地與硬件和操作系統進行協同工作,提供更高效、穩定和優化的用戶體驗。
而且布局原生應用也是為了提升華為的品牌影響力和獨特競爭優勢。通過自主研發原生應用,華為可以在技術上保持獨立性,往后再也不用看安卓操作系統的臉色。
觀察鴻蒙這些年在網上的評價,就會發現不少關于鴻蒙「套殼」安卓的質疑。安卓本身就是開源的操作系統,就算華為使用了安卓開源的代碼,引入安卓框架,谷歌也說不了什麼。
說「套殼」安卓的人都是對開源沒有透徹認知的。為了打消這樣的質疑,原生應用的推廣會讓那些質疑的人徹底閉嘴。
從下一代鴻蒙系統版本開始,華為手機將不再支持打開安卓文件格式的應用,只有獨屬于鴻蒙系統的應用才能正常安裝。
鴻蒙原生布局勢不可擋,騰訊的接入只是開始,以鴻蒙系統如今的市場地位,用戶體量,任何一個開發者都不愿放棄如此龐大的市場。要想繼續為鴻蒙手機用戶提供支持,開發者只有走開發鴻蒙原生應用這一條路。
鴻蒙系統的成功或許離不開美國的鞭策,如果不是美國谷歌當初對華為斷供GMS服務,不讓華為進入安卓系統更新列表,說不定現在的華為還在繼續使用安卓系統,基于安卓系統不斷更新EMUI。這樣的話,谷歌還能從華為身上賺取一大波廣告費。
結果呢?華為與谷歌安卓系統分道揚鑣,不但擺脫了被斷供的影響,而且自研的鴻蒙系統越來越好,原生應用的布局開始啟動。
不知道美國后悔嗎?外媒:事情被鬧大了,斷供居然培養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鴻蒙給安卓帶來的競爭壓力顯而易見,鴻蒙和安卓一樣都是開源的操作系統,這給了廣大廠商一個全新的選擇。
更重要的是,鴻蒙操作系統具備一些獨特的特點和優勢。
鴻蒙操作系統支持分布式架構,可以實現多設備的協同工作,提供更流暢和一致的用戶體驗,這是安卓系統無法比擬的。
即便谷歌安卓作為全球最流行的移動操作系統之一,擁有龐大的生態系統和廣泛的應用支持,可是在面對物聯網的趨勢時,依然無法和鴻蒙系統相提并論。
安卓靠單一的手機市場才有如今的地位,華為鴻蒙靠的則是遍布各個角落的智能終端設備,誰的市場體量更大不用多說了。
鴻蒙還處在發展階段,目前僅僅在中國市場推廣,并沒有開拓到全球市場,所以對于安卓的挑戰并沒有開始。待鴻蒙原生應用布局成熟,有了進軍全球市場的能力后,也許華為就有底氣與谷歌安卓同台競技了。
騰訊起了一個良好的開頭作用,將旗下的微信以原生的方式支持鴻蒙 ,定能帶動更多的國產廠商支持鴻蒙 ,讓這款國產操作系統大放異彩。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