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率大軍攻占西安后,立馬兵分三路攻略陜西各地。這三路兵馬分別為北路、南路和西路。「一只虎」李過率北路軍追擊孫傳庭部將高杰殘部,一直追到陜北延州(延安)。高杰自兵敗潼關后,率余部倉惶東逃,輾轉竄至陜北宜川時,正趕上黃河結冰,他便率軍渡過黃河,進入山西蒲州境內。
待李過率軍趕到后,忽然刮起一陣南風,「冰解不得渡」 ,冰面融化不能踏冰過河,不得不率追兵怏怏而返。大將(權將軍)田見秀率南路軍追擊明將高汝利部到漢中。高汝利見闖軍緊追不舍,便棄漢中逃進四川,田見秀繼續銜枚追擊,高汝利逃無可逃,逼不得已,率部投降了田見秀。
權將軍劉宗敏和驍將黨守素等率軍出西道,追擊明將白廣恩部,一直追至固原(今屬寧夏),走投無路的白廣恩在劉宗敏的勸說下,獻固原城投降闖軍。其余的陜西城鎮,因孤立無援或守軍力量微弱,無法抵抗愈發強大的李自成軍,便紛紛舉城而降。不久,整個陜西都被李自成一一蕩平,明朝在該省的統治已經土崩瓦解。
白廣恩是明軍「火車營(車載火炮)」的統帥,曾是孫傳庭的左膀右臂,他投降后,李自成非常重視,特地設宴款待他,二人把酒言歡,無話不談,相處甚是融洽。
守開封立下大功的明軍悍將陳永福仍然率軍抗拒,似乎在等待觀望,李自成請白廣恩前去勸說陳永福投降。陳永福懷疑白廣恩替李自成說話欲誘使其放下武器出降,目的是出賣自己,因為他在堅守開封時曾經射瞎了李自成一只眼,李自成豈會善罷甘休,絕不會饒恕自己。李自成猜到陳永福的疑忌, 托白廣恩帶話表示,戰場上本就是你死我活,況且那是各為其主,各負其責,自己絕不計較。陳永福聽后頗為感動,于是立即率軍投降。李自成果然既往不咎,且待陳甚厚,不僅賞賜大量財物,還封其為文水伯。
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那些仍然負隅頑抗的明軍將領沒了主心骨,不少人也就相繼率部歸降了李自成。從李自成對待這些明軍降將的做法上可以看出,他對這些曾經與自己為敵的將領能不計前嫌,不念舊惡,推誠任用,不像早期那樣逮一個殺一個,已經具備了一個軍事統帥應有的氣度和胸懷。
明朝時的陜西地域很廣袤,除包括今天的陜西全境外,還包括今天的甘肅、寧夏兩省區以及內蒙古之部分地區。明朝為了防范蒙古韃靼、瓦剌、兀良哈部的入侵,沿長城走勢設置了九個邊防軍事重鎮,九鎮皆設有重兵,即史料中所說的「九邊」 。其中有三鎮位于陜西境內,稱為三邊。統轄三邊鎮兵的軍事長官叫三邊總督。李自成為了建立一個穩固的后方,開始積極部署,準備攻取九邊。
陜北延綏鎮管轄四衛:榆林、延安、綏德、慶陽。到李自成掃蕩陜西時,延安、綏德已經歸附,其他兩衛以榆林衛最強,明軍守御力量頗為厲害。明延綏巡撫和延綏總兵都駐扎在榆林城中。據記載,當時延綏巡撫崔源之前不久因作戰不利剛被革職,接任者還沒到。
延綏總兵王定借口河套一帶「賊勢頗兇」,自己要去進剿,遂率部棄城而走。榆林城內的衛所之軍所剩無幾,僅剩王氏、尤氏兩大土豪及其家族武裝組織抵抗。王世臣、王世國兄弟,尤世祿、尤世威兄弟等積極聯絡未走的明軍將領,召集各堡守軍、鄉兵入城,齊心合力守城。
李自成對榆林采取的策略是先禮后兵,他先派延安降官舒君睿前去勸降。舒君睿是有名的舌辯之士,口才了得,李自成讓他攜帶5萬兩紋銀和自己的親筆信前去招降。為增加勝算,虎將李過 、劉芳亮率大軍緊隨其后前往,不降就打。
崇禎十六年十一月十五日,守榆林的王氏兄弟、尤氏兄弟拒降,還把舒君睿好一頓奚落并驅逐出城,勸降失敗。李過、劉芳亮按照李自成的叮囑,開始揮軍猛攻榆林城。尤世威雖是城中富紳,并非官軍,但卻系將才,他激勵守城軍民奮起抵抗,守城將士和民間義勇士氣高昂,就連城中一些婦女和兒童都自愿登城助守,積極參加防御。
城內軍民用火炮轟擊攻城的闖軍,夫人孩童則輪番用開水、熱油往下潑灑,拋砸磚石, 重創爬云梯登城的闖軍士卒。《綏寇紀略》 等史料還記載,在戰斗最激烈時,守軍還多次開城突襲農民軍,還趁夜摸進農軍大營偷襲,打死打傷數千闖軍士兵。李過等督軍日夜猛攻,但連攻十幾天不下,反而損失了不少將士,城下遺尸累累,血水竟浸紅黃土......
十一月二十七日,闖軍用穴地埋火藥之法轟塌城墻一段,農軍沿缺口沖入城內,這才進入城內。守城軍民見「流賊」已經入城,仍死戰不降,頑強與闖軍進行殘酷而激烈的巷戰,以至闖 每每攻下一座街巷乃至一棟房舍都要付出慘烈的代價,戰至最后,守軍、義勇寡不敵眾,幾乎全部戰死,榆林城終告陷落。
混戰中,王世國、王世臣、尤世威和被罷官的原總兵李昌齡四人被俘,尤世祿戰死。李過派兵把四人押送至西安。史載,李自成以鄉黨之誼勸四人投降,并封官許愿:
「吾虛上將以屈四將軍,奈何固執,不相與共富貴 」?
四人雖然被俘,但威武不屈,面對李自成勸降不為所動,破口大罵道:
「吾大臣也,汝草賊,且滅不久,毋污我」!
李自成有心招納,費盡口舌,四人卻嗤之以鼻,始終罵不絕口,他沒奈何,只好下令將四人處死。這四個明朝的忠臣臨刑前仍然后悔不已說:
「我四人不早殄(滅)此賊, 致今日,真死有余恨 」!
盡管明王朝已經油盡燈枯、大廈將傾,但仍然有一批文臣武將甘愿為其殉葬。
十一月底,李自成派麾下 頭號猛將、權將軍劉宗敏統五萬大軍圍攻慶陽,守軍浴血苦戰,經四晝夜激戰,闖軍破城而入。經一番血戰,守軍被團滅,兵備副使段復興、知州董琬皆死于亂軍中,明宗室韓王被生擒。
李過攻取榆林后,立刻馬不停蹄向寧夏方向沖去。寧夏總兵撫民見闖軍勢大,料不能敵,遂舉城(銀州)投降,李過兵不血刃而得城。
李自成還派大將賀錦等率軍圍攻蘭州。巡撫林日瑞令副將郭天吉率四千騎兵扼守峽口,但被賀錦大軍很快擊潰。賀錦迅速進至蘭州城下,趁天降大雪,夜色昏暗之機督軍攀上城墻。
混戰中,巡撫林日瑞和總兵馬爌皆力戰而死,闖軍因傷亡慘重而屠城,有數萬蘭州軍民被殺害。
蘭州被攻破后,其他州縣紛紛聞風而降。隨后,黨守素奉命留鎮蘭州,賀錦、辛思忠等率軍前去攻打西寧。在圍攻西寧的過程中,賀錦被明軍伏擊擊斃,辛思忠督軍苦戰月余,終于還是將西寧攻克,然后受命鎮守西寧。
經過一番東征西討,浴血征戰,李自成已經控制了差不多整個西北地區,從而建立了一個較為穩定的大后方。下一步就是以西北為根據地向中原以及帝都北京進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