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等了多年的新一代「鷹擊」系列反艦飛彈,終于來了。
據央視報道,在剛剛舉行的大閱兵上,解放軍首次公開展示了足足4款全新的反艦飛彈,即鷹擊-20、鷹擊-19、鷹擊-17和鷹擊-15。
(新一代鷹擊反艦飛彈亮相)
其中,鷹擊-19是最受外國媒體關注的一款,包括「國防博客」在內的多家媒體均重點關注了該飛彈。畢竟,從彈頭下部明顯的進氣道等外形特征來看,幾乎可以肯定鷹擊-19是中國首款采用超燃沖壓和固體火箭助推「雙段推進」的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同時,其外形特征高度類似波音X-51試驗機,這意味著它很可能也采用了同一形制的乘波體設計——這標志著,鷹擊-19將在類似彈道飛彈的極高空高度飛行(乘波體結構需要輻射冷卻),射程或達到1500-2000公里,再入突防速度將達到驚人的10馬赫。
(鷹擊-19的下進氣道非常明顯)
相比之下,鷹擊-17雖然更為低調,但它同樣也是一款「高超音速反艦飛彈」。從現有信息來看,鷹擊-17采用了更大的前進氣道尺寸和異形升力體結構,同時其火箭助推段更為粗大——這不由得讓人想到另一個「17」,也就是在上一次閱兵時驚艷全球的東風-17彈道飛彈。
「戰區」專欄認為,鷹擊-17的外形與東風-17相似,可能是衍生自東風-17設計結構的反艦飛彈——類似的衍生在中國軍隊中并不罕見(如東風-21D與其空射版本)。鷹擊-17搭載的無動力滑翔高超音速飛行器能夠達到5-7馬赫的速度和1000-1500公里的射程,并且具備「打水漂」彈道、相比傳統飛彈更加難以攔截,對美軍威脅同樣巨大。
(鷹擊-17與東風-17的外形高度相似)
和前兩位「重量級選手」相比,鷹擊-20顯得要更為低調。畢竟,很多人已經見過它了——從外形來看,它就是此前055大驅發射的那枚 神秘雙椎體高超彈道飛彈。
相比鷹擊-19和鷹擊-17,鷹擊-20采用了相對傳統的多級彈道飛彈設計,其運行和殺傷模式類似傳統彈道飛彈,但其性能在彈道飛彈中仍屬于出類拔萃的級別——射程超1000公里、全程速度超6馬赫、最大突防速度10馬赫、打擊精度低于10米……對于美海軍而言,這種能跟著055到處跑的反艦飛彈仍是絕對的「航母殺手」。
(鷹擊-15)
而鷹擊-15,則是這幾款新一代飛彈中最為保守的、同時也是外形尺寸最小的。該飛彈很大程度上是鷹擊-12飛彈的升級版,并沿用了鷹擊-12的四進氣道和氣動小翼設計,只不過可能換裝了更先進的沖壓發動機,以換取更高的飛行速度和射程。
推測認為,鷹擊-15的射程可能將增加到600-700公里,突防速度仍維持在3-4馬赫。看上去,它似乎并沒有那麼亮眼。但別忘了,它是這一系列新型反艦飛彈中最「性價比」的,同時也是最容易被換裝到中小型水面戰斗艦艇上的,對于增強解放軍驅護艦編隊的反艦作戰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鷹擊-12目前仍是解放軍主力反艦飛彈)
有評論指出,新一代反艦飛彈的服役,使得解放軍高速打擊能力顯著提升,尤其是在海上領域——因為高超音速飛彈除了會給傳統的防空系統帶來巨大挑戰,還能更快地閉合殺傷鏈,使其特別適合用于對付時間敏感的目標,如在南海或東海活動甚至進犯的美軍艦隊等等。
有了這些高超音速反艦飛彈,解放軍就具備了更充足的、在防區外打擊并摧毀來犯之敵的能力。估計五角大樓做夢也沒想到中國會這麼狠,一夜之間搞出這麼多「航母殺手」。在這種情況下,美軍航母再來南海、台海惹是生非,就得多掂量掂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