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兒科副主任醫師馬學梅接診了一個一歲的小女孩,這個小女孩的家長帶著孩子來看醫生,主要是因為孩子長得比較慢,無論是體重還是身高都要比旁邊的孩子要慢一些,媽媽擔心孩子以后長不高會影響發育,就直接來找醫生看了。
而醫生問媽媽孩子平時吃什麼主食,媽媽說就是吃粥和面,馬醫生問到這里就找到了孩子長不高的原因了。

因為粥是比較稀的,它的能量密度比較低,粥的能量密度只有0.2,而米飯的能量密度是1.2,足足是粥的6倍,一碗米飯可以煮出一鍋粥,孩子每天只吃一小碗粥,攝入的能量有限,孩子攝入能量有限,就會導致營養不足,營養不足就會長不高。
所以馬醫生就提醒媽媽:一歲之后要給孩子多吃干的少吃稀的,多吃干的是因為孩子胃腸的容量有限,孩子每次吃的東西不多,但是孩子需要的營養比較多,所以少吃一些比較稀的粥,給孩子吃飯,這個飯可以煮得稍微軟一點,孩子好消化一些,但這樣的營養價值會更高。

孩子如果總是吃白粥的話,不僅僅會導致長不高,還會導致孩子容易出現缺鐵性貧血,因為白粥里面有大量的水,孩子喝了白粥之后就不想喝奶了,更不想吃其他的輔食了,長期喝白粥會導致孩子攝入的鐵不足,導致孩子出現缺鐵性貧血。
大量的研究發現,孩子在缺鐵的時候直接會影響到大腦的發育,導致孩子反應變慢,導致孩子智商受損,也就是孩子會變笨。
其實營養學家建議孩子的輔食就不應該給孩子吃太多水的粥,可以把飯煮得爛一點給孩子吃,或者是煮稠一點像飯的粥,而不建議給孩子吃有很多水的粥。

五多:飯菜比例變多、種類多、口味多、孩子自己動手增多、顆粒增多
㈠飯菜比例增多
孩子到一歲之后飯菜變為主食,所以飯菜要比奶量更多,所以孩子吃的飯菜一般是一天三餐是吃的飯菜,平時早上或者晚上、中午準備睡覺的時候就可以喝點奶,這樣才能夠滿足孩子生長發育的需求。
因為孩子這時候需要的能量多,飯菜是固體食物能夠給孩子提供更多的營養。
㈡飯菜的種類多
孩子到一歲將近兩歲的時候,建議每天吃的食物達到12種會更好一些,因為人類是雜食動物,不同的食物可以給孩子提供不同的營養,在這不同的食物中要有幾大類,一類是主食,第二類是蔬菜水果,第三類是各種肉,蛋,魚類,第四類可以吃些豆制品。

㈢口味增多
我們建議孩子一歲之前不吃鹽不吃糖,但是到了孩子一歲之后就可以稍微給孩子加一點點的鹽,這一點點大概是1~2克,這點鹽能夠讓孩子吃到的食物味道會更鮮美一些。
㈣自己動手增多
雖然我們建議孩子在9個月10個月就開始吃手指食物,但是大部分家長還是會給孩子喂飯菜吃,而我們建議孩子在一歲之后就建議多讓孩子自己動手吃飯,自己動手吃飯的時候不僅僅可以鍛煉孩子的獨立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鍛煉孩子的精細動作,還能讓孩子知道自己能吃多少,多少才是飽了,這樣可以避免孩子吃撐,也避免孩子沒吃飽。
 
㈤顆粒增多
孩子在一歲之前主要是泥糊狀或者細細的顆粒狀食物,但是到了孩子一歲之后就要稍微給孩子吃有點顆粒的食物,這樣可以鍛煉孩子的咀嚼能力,而且可以讓孩子學會更好的吞咽。
三少:少調料、少糖、少湯
①少調料品
給孩子加了鹽就不用加醬油了。
②少糖
最好是不放糖,因為糖對于孩子的身體健康是有害無益的,經常給孩子吃糖,可能會養成孩子嗜糖的飲食習慣。
③少湯類
比如說骨頭湯,肉湯,菜湯等,這些湯盡量不要給孩子吃,因為會增加孩子胃的負擔,導致孩子吃不下其他的食物。

孩子輔食具體要怎麼吃呢?建議可以按照《輔食每周吃什麼》里面菜譜上給孩子做,讓孩子吃得香長得高。
這本輔食書是由著名的營養師劉長偉撰寫的,他不僅僅在南京一家三甲醫院的營養科坐診,同時也在網上幫媽媽們答疑各種關于兒童營養的問題,在網上有上百萬粉絲,同時他還寫了好幾本關于兒童營養的書籍,在市場上都很暢銷,可以說非常的專業和權威。

里面就會告訴我們不同月齡孩子的奶量和輔食要怎麼安排,有一個輔食添加每周計劃食譜的舉例,六個月到三歲的都有,里面就會告訴我們孩子每一頓是要吃奶還是吃輔食,如果是喝奶的話要喝多少?吃輔食的話又要吃多少?這些都會說得很詳細。
 
還有寶寶六個月到三歲每一個月齡的食譜安排,其中包含食物的輔食的性狀,輔食的量以及輔食的詳細制作方法,需要用到什麼原材料?需要多少克以及怎麼去處理原材料?如何去烹飪?做出來的成品又是什麼樣子的?可以給寶寶補充什麼樣的營養?都寫得很清楚。

而且這本書都是彩印的,圖片的顏色非常非常艷麗,不僅可以給寶寶當成輔食書,還可以當成親子繪本,一書多用,何樂而不為呢?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