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帶著「編號」的蚊子,難道是某些陰暗的科學家私自研究釋放的基因武器?還是高科技制作的蚊子機器人?
2023年9月22日,一個令人震驚的視訊在社交媒體上引發了熱議,點擊量迅速飆升至560萬次,視訊中,一名男子手持一只淡綠色的飛蟲,聲稱自己抓到了一只帶有編號的轉基因蚊子。
他抬起飛蟲的翅膀,露出了腹部的黑色標記,看起來像是「36」或「38」的數字。此外,男子還附上標題,
「為什麼蚊子會有序列號?除非它們被用作生物武器,我們正在受到全面的攻擊!」
這個視訊很快在網上引發了恐慌和質疑,人們開始各種腦補。「這種蚊子可能是人為造出的生化武器,專門用于收集人類的血液」
還有人猜測,這些轉基因蚊子莫不是電影中經常看到的仿生機器人吧?專門用于收集各種情報,做著間諜的工作。
也有人說,比爾蓋茨曾經資助過轉基因公司研究蚊子,難道是比爾蓋茨放出的千萬轉基因蚊子?
各種令人毛骨悚然的陰謀論鋪天蓋地的傳開,難道這種蚊子真的是某個陰謀實施者的武器?
當轉基因蚊子的視訊還在持續發酵時,專家們終于忍不住又又又出來辟謠了。
其實早先就有專業人士澄清過,編號轉基因蚊子事件根本就是個大烏龍。視訊中的生物確實與蚊子有些相似,但如果仔細觀察就能發現,這根本不是蚊子,而是一種叫做銀樺蚜的昆蟲。
銀樺蚜全身淡黃或是淡綠色,身體柔軟,有一對翅膀,屬于半翅目蚜蟲的一種。
它大多生活在歐洲白樺樹上,通過吸吮樹芽和樹葉的汁液為食,它們沒有蚊子的刺吸式口器,不會吸食動物血液,單這點就與蚊子天差地別。
另外,銀樺蚜的身體比蚊子更圓潤,觸角也比蚊子更短,如果仔細觀察,其實也可以很容易地區分出來。
而人們之所以會吧銀樺蚜認成蚊子,主要是因為它們和蚊子體型一樣小,也都有翅膀,不細看很難辨認。
銀樺蚜最大的特點就是在它的
背部有一些黑色的小點,這些小點組成了不同的圖案。很巧合的是,有些圖案竟然與人類的某些數字或圖案重合。于是就有了「被人為編號」的這種猜測。實際上這些「數字」或「圖案」并沒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只是一種自然現象。
這種帶有「數字」的銀樺蚜,其實在網上可以搜索到很多圖片,有的像是「11」,有的像是「38」,有的像是「W」,有的像是「Z」。
它的背上的「數字」是隨機的,沒有任何規律可循。只不過是人類心理往往會在完全隨機且不相關的事物中找到意義罷了。
專家的辟謠讓銀樺蚜一夜爆紅,甚至有了自己的百度詞條,還被網友笑稱是跟著辟謠新聞走紅的物種。
雖然類似辟謠新聞已經出現過很多次,算是舊聞了,可是每次類似視訊被傳播開后,還是會有類似生化武器、轉基因蚊子的猜測和討論。
人們為什麼對轉基因蚊子如此敏感呢?因為它確實存在。
事實上,蚊子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研究對象,因為它們是傳播許多致命疾病的媒介,比如瘧疾、登革熱、寨卡病毒、黃熱病等。
全球每年有7億人患上蚊媒病,其中72.5萬人因此喪命,這些疾病影響了128個國家的39億人口,每年有3.9億人被蚊子傳播的病毒感染,這些數據顯示了蚊子對人類的危害。
為了防治這些疾病,人類一直在尋找減少或消滅蚊子的方法,其中就包括了利用基因工程或基因編輯等生物技術對蚊子進行改造,使其不再能夠傳播病原體或者繁殖后代。
國外有一些公司或機構,比如 Oxitec、MosquitoMate、Verily 等,都在開發和試驗一些改造蚊子的技術。
他們的主要是利用轉基因技術,讓雄性蚊子攜帶一種自限性基因,這種基因可以使其與野生雌蚊交配后產下有基因缺陷的蚊子后代。
而這種攜帶基因缺陷的后代中
,雌性后代壽命比雄性后代短,當雌性后代全部死亡后,剩下雄性后代將會繼續交配繁殖,將體內的基因缺陷繼續遺傳給它們的下一代,在幾代的循環后,野生蚊子的數量會因此急劇減少,剩下的也大部分是雄性蚊子。
有專家介紹,會吸血的主要是雌性蚊子,因此從科學的角度上看,只要消滅了雌性蚊子,疾病的傳播自然也被控制住了。
在研究成功后,英國生物公司Oxitec迅速將超過10億只轉基因蚊子在美國當地進行投放,經過實操后發現,這種「斷子絕孫」的辦法
確實能夠減少野生蚊子的數量,但同時也發生了一些失誤。
比如,在巴西投放轉基因蚊子初期似乎蚊蟲少了很多,但后期,蚊子數量竟然比之前還多。經過調查研究發現,投放的轉基因蚊子因為自身缺陷大多都已經死亡,而剩下一部分與當地蚊子交配后,竟然產生了超級蚊子。
超級蚊子出現后,直接修復了基因缺陷,同時增加了繁殖速度,還產生了耐藥性,雖然Oxitec公司表示,超級蚊子只是個別現象,也不會對人類健康產生太大的威脅,整個轉基因蚊子的研究總體來說還是很成功的。
但實際上,還是有很多人抱著懷疑的態度,畢竟一次性放出那麼多蚊子已經夠瘆人了,更別說是這種并不是很成熟的轉基因蚊子。質疑聲雖多,但也擋不住美國政府的瘋狂。
當然,在我國,除蚊的決心可是比國外更早。2016年3月14日,我國就在在廣東中山建立了自己的蚊子工廠。這是世界上最大的蚊子工廠,無論是規模,還是蚊子產量,都是世界領先的。
而我國的滅蚊手法與美國的有所不同,是利用一種蚊子能夠感染的細菌——沃爾巴克氏菌,先使雄蚊不育,然后釋放到環境中,與野生雌蚊交配,從而使其產生的蟲卵無法孵化,達到滅蚊的目的 。
這個蚊子工廠每個車間每周都會放出500萬只經過改造的雄性蚊子,一共有4個車間,所以一周放出的蚊子數量是3000萬只。
一段時間的調查研究顯示,未投放改造蚊子的區域,蚊子的幼蟲孵化率達到了90%,而投放了改造蚊子的區域,幼蟲孵化率幾乎為0。
接下來,在中國的試點地區內,蚊子的數量下降了6%-17%;在印度尼西亞的日惹市,登革熱的發病率降低了77%;哥倫比亞的麥德林市,自從2015年開始釋放攜帶沃爾巴克氏菌的蚊子后,登革熱的病例減少了 89%。
從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出,沃爾巴克氏菌改造蚊子的除蚊方式,效果非常明顯。
這些國內外關于蚊子的研究和改造實驗,都是為了人類的健康和福祉,都是經過嚴格的科學評估和監督的,遵守相關的法律和倫理的前提下進行的。
這些技術并不是用來制造生物武器或仿生機器人的,也不是國外或國內的陰謀,更不是比爾蓋茨搞的鬼。網絡上的謠言和真相,需要我們用理性和科學的態度去分辨和判斷,不要輕信和傳播,更不要恐慌和抵制。
參考資料:男子發現蚊子上有帶有編號「36」!它是基因實驗的出逃者,還是執行任務的特工?https://mp.weixin.qq.com/s/UUn5X8GkWek9A8A6WQQkeQ24億只轉基因蚊子!美國將在兩年內全部放出,到底有什麼目的?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7979845804430693&wfr=spider&for=pc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