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英雄輩出,美人如云。然而當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貂蟬被送人反成他人獵物;關羽求賢若渴,杜妻反倒成就風流。
命運弄人,盛者必衰,誰料杜妻反超貂蟬,終成曹氏太妃。或許,新時代方能破除命運枷鎖,讓女子有新出路。
說到三國時期,誰是第一美人,恐怕無人不知貂蟬大名。她天生麗質,容顏絕世,才華橫溢,不僅美貌動人,還姿態萬千、器宇不凡。這樣一個女子,注定不會普通。
貂蟬原本出身良好家庭,許是有著無法抗拒的才氣與野心,她選擇投靠董卓這類權貴,開始了她的宮廷生涯。
在董卓手下,貂蟬耍弄權術,左右逢源,終于引起呂布注意。那時呂布軍功赫赫,功高震主,貂蟬便想依附呂布施展抱負。于是她玩弄權謀,制造呂布與董卓的矛盾,自己則追隨呂布離開。
呂布性格直爽,對貂蟬愛憐有加,兩人感情甚篤。貂蟬聰明過人,深得呂布倚重。在漫長的宮廷生涯中,呂布可以說是貂蟬最知心的知交。和她曾經周旋的權貴不同,呂布對她并無猜忌,兩人之間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基礎。
在那個時代,能與心儀之人延續穩定關系是難能可貴的。貂蟬終于等來了知音,自然不會放手。
于是她一心陪伴呂布左右,無論軍旅生活多麼艱辛,她也從未退縮。可以說,呂布給了貂蟬作為一個女子最渴望的東西——被信任和珍視的感覺。
然而好景不長,曹操討伐呂布,下邳城破,呂布降而又叛,終于于白門樓被擒。曹操原可手下留情,但呂布寧可受辱也不肯屈服,最終于白門樓下遭處斬。曹操得勝后,收納呂布部曲,卻也未加害于貂蟬。
一時間,貂蟬不知命運如何,如失魂落魄。她失去了知交,失去了依靠,眼看從此在權力鏈中再無立足之地。她明白,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只能任人擺布。
呂布敗亡后,曹操務必要安撫其部下,以免生變。劉備作為曹操手下大將,奉命留守下邳。而關羽為斷后之兵,護送劉備家小安全前往下邳會合。
此次曹劉決裂,關羽身陷曹營,可以說兇多吉少。然他卻不改勇武本色,斬殺顏良,擒拿文丑,一舉建功。曹操見關羽豪俠,對他禮遇有加,許他開口需取。
關羽性格剛直,不好美色,但他卻對呂布舊部杜夫人芳心暗許。于是他向曹操請婚,要將杜夫人接為自己正妻。曹操不疑有詐,輕易許諾。
其實關羽向來不近女色,平日除妻子外幾乎不看其他女子一眼。他這樣一個鐵漢子,也會對杜夫人生出愛慕之情,可見杜夫人的才色確實非比尋常。
但關羽求取杜夫人,更多的是出于仁義之心。他見杜夫人已經無依無靠,便想給她一個安身之地。杜夫人若是落到曹操手中,難保不受欺辱。關羽寧可自己打破戒律,也要拯救她免受凌辱。
這種任何代價也要保護女子的精神,正體現了關羽仁厚的性格。他面對弱者從不會袖手旁觀,總是竭盡全力提供幫助。這一次,他也秉持著同樣的仁義之心要將杜夫人接出虎口。
誰知,曹操親眼見過杜夫人之后,頓生傾倒之心,終于食言毀約,自取杜夫人而去。關羽雖惱羞成怒,也無可奈何,只能忍氣吞聲。
一番峰回路轉,杜夫人反倒一舉成為曹操新歡,而貂蟬的命運則又起了變數。
曹操占據下邳后,劉備只得離去。關羽也在完成任務后準備返程。臨行前,他還念念不忘,詢問貂蟬近況。
原來貂蟬此時已無依無靠,哀郁待死。關羽本是性格仁厚之人,見她獨自一人,不忍置之不顧。于是他向曹操請命,要將貂蟬帶回劉備陣營,保證她安楚度晚年。
曹操大方地將貂蟬贈予關羽,讓他自行處理。原本,關羽是想將貂蟬安頓在襄陽,不再沾染紛爭,讓她終老一處。
但對貂蟬而言,她與呂布之間情同知己、生死相依,現在呂布一去不返,她情何以堪?再嫁他人,簡直是對呂布的背叛,她的正直性格無法接受。
可一向聰慧的貂蟬,在得知自己被送人的命運后,陷入了深深自責與痛苦。
她與呂布許下海誓山盟,本想終老一處,天人永隔,怎能再嫁他人?
翌日晨晝,關羽進入贂蟬的住處,只見她已上吊自盡,死不瞑目,嗚呼痛苦!原來,她心有不甘,寧死不受他人花柳。也罷,倔強一世,總好于活得不像自己。
自杜夫人入曹府開始,她便受曹操寵愛,備至呵護。曹操對她迷戀非常,終日不離左右。隨后,杜夫人生曹氏公主,即後來的金鄉公主。
其時曹氏權勢日隆,杜夫人也沾了曹操的光,過上了富貴生活。她不再是征戰沙場中的俘虜,而是權傾后宮的妃嬪。杜夫人剛毅聰慧,深得曹操喜愛,也學會了如魚得水地生存于權力中心。
曹操去世后,她誕下的兒子曹林又被封為沛王,身份不減當日。于是,她也被尊為太妃,僅次于皇太后,位高權重。其子秦朗日后也成為重要大將,帶兵征戰沙場。
可以說,杜夫人一生風光,功成名就,比起當日的貂蟬,命運截然不同。她順應了時代的潮流,終成為君主妃嬪,權傾一方。這對當時的女子來說,是難以想象的成功人生。
然而女子命運從來不由自己掌控,縱有貂蟬聰明百倍,到頭來也難逃被人束縛的悲哀。只有真正的新時代來臨,女子才可自主地掌控自己的命運。
風流韻事,似水流年。貂蟬與杜妻,各有一番命運,卻同被時代所困,難以自主。直到新的時代來臨,女子才有出頭之日。
人生多舛,命途多岐,望后生可折桂冠,亦可圓自我。且善且勤,志存高遠,方可逐夢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