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
如果有一天你患上心臟衰竭,需要進行心臟移植手術才可以活命,卻遲遲等不到適合的捐贈者。
醫院打電話來通知,終于找到適合的心臟了。
但捐贈者不是一個人,而是一頭豬。你愿意接受嗎?
58歲的美國男子福賽特(Lawrence Faucette)決定接受,因為他實在沒有別的選擇。
患有末期心臟衰竭、血管疾病和內出血并發癥的他,不符合接受人類心臟移植的條件。
福賽特在手術前一天告訴醫生:
「我知道有一定風險,但這是我的選擇。要麼動手術,要麼死亡。我想活下去。」
9月20日,福賽特在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完成了這項七小時的實驗性移植手術。目前他已經可以自主呼吸,無需任何輔助設備。
福賽特是全球第二個接受轉基因豬心移植的患者。
為福賽特動手術的團隊,在去年1月為57歲美國男子貝內特(David Bennett)進行了同樣的手術,但他在術后兩個月就逝世了。
盡管這項手術先前已獲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批準,但貝內特的死還是引起一片嘩然。
有專家聲稱,移植的豬心感染了一種之前未發現的豬巨細胞病毒,但院方進行解剖后澄清:
豬心的功能良好,沒有出現任何排斥反應,貝內特是因多種并發癥過世。
院方也指出,提供心臟的轉基因豬是在特殊設施中飼養,不可能帶有病原體。
負責飼養轉基因豬的生物技術公司Revivicor,在豬只出生前就改造了10個基因:
貝內特的家屬沒有起訴醫院,反而感謝醫生讓貝內特多活了兩個月。他的兒子接受媒體訪問時說:
「希望我父親的故事是希望的開始,而不是結束。
我相信未來會有更多患者受益。」
數據顯示,單是美國就有11萬人在等待器官移植,其中9萬人在尋找適合的腎臟。
今年7月,紐約大學朗格尼移植研究所對一名腦死的患者進行了一項實驗。
他們在取得患者家屬的同意后,切除了患者的兩個腎臟,再植入經基因改造的豬腎。
結果顯示,豬腎一植入人體就立即開始產生尿液,在人體內正常運作了兩個月,沒有出現排斥反應。
相反的,多數死后捐贈的人類腎臟無法立即開始運作,一般需要幾天到幾周的時間。
朗格尼移植研究所所長蒙哥馬利醫生(Robert Montgomery)預測:
「轉基因豬很可能成為一種可持續的、可再生的器官來源,相當于器官供應界的太陽能。」
據法新社報道,把動物器官移植給人類的「異種器官移植」
(xenotransplant)并非什麼新鮮事。
早在17世紀,醫學界已經開始嘗試進行跨物種移植,但早期的實驗是以靈長類動物(例如猩猩和猿猴)為主。
1682年,一位荷蘭外科醫生為一名俄羅斯士兵修補頭骨時,用了一塊狗骨碎片。軍隊發現后表示震驚,命令醫生取下這塊狗骨,卻發現傷口已經愈合,無法取下。
1984年,一位美國醫生把狒狒的心臟移植到一名嬰兒身上,但這名嬰兒只存活了三個星期。
不過,現在的醫生怎麼都不再選用靈長類動物,而對豬「情有獨鐘」呢?
原來是因為豬的繁殖數量多,生長速度快,內臟和器官體積夠大。豬的心臟構造和大小,也跟人類差不多。
蒙哥馬利醫生解釋,靈長類動物與人類的親緣關系確實比較接近,但它們多數屬于保育類動物,在飼養和繁殖方面比豬困難許多。
豬胰島素可以治療糖尿病,嚴重燒傷者可用豬皮進行皮膚移植;如果人類心臟瓣膜出現問題,也能用豬的心臟瓣膜修補。
多了「器官捐贈者」這個頭銜,說不定豬的身價會漲好幾倍!
如果豬的五臟六腑都成為手術台上的「材料」,蟻粉以后還敢喝豬雜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