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延續了幾千年的封建社會,其中最為標志性的就是有著明確的等級制度。
我們現在總說人人平等,并把這奉為不可侵犯的人身權利。

但這在封建社會當中卻是不可求的奢望罷了。
對于古代的女人而言,她們的命運從來不能由自己決定。
未出嫁時從父,出嫁后從夫,夫死后又要從子。
這是一個最普通的女人所要遵守的三從四德。
即便如此,能夠風風光光的出嫁、被夫家所認真對待。這些還是出身不錯的少數女子才能享有的。

古時候畢竟資源有限,發展落后,于是大把的女孩子被家里賣到有錢人家做丫鬟。
來伺候主人的衣食起居,甚至睡覺時也不例外。以我們現代人的想法肯定會覺得尷尬到難以接受。
但是古人卻不這麼想,他們為什麼不覺得尷尬呢?

古人思想較為封閉,他們眼中的丫鬟盡管也是幫他們做各種事物,但并不同于現在的保姆、月嫂等職業。
在現代社會,無論任何職業都是互相平等的利益關系,并沒有上下級的歸屬關系。
而古代則不同,奴婢一旦被賣給主人家,雙方達成了契約便是賣身,就要一切都按照主人家的要求來做。

丫鬟也不是隨便招的,古代對各家侍女的數量也有著嚴格的要求,若是只有錢但沒有官職,那也是很難有自家的女婢的。
畢竟士農工商,從商的家庭在古代可是最下的一等。丫鬟被選入府中后的命運也大不相同。
若是人長得漂亮又乖巧伶俐,那麼是有可能被選做主人的貼身丫鬟的,由于直接跟著主人家,待遇往往也不錯。

有的丫鬟跟著主人家的少爺小姐一同長大,甚至情同姐妹或者互相愛慕,此后的人生也會因此過得比較順利。
但沒能到這一級的丫鬟就不同了,往往就是要做些灑掃收拾,洗衣做飯的工作。
甚至有些差等的女婢還要做許多臟活累活,可以說是毫無自由可言的。
這些貼身丫鬟往往又被叫做「通房丫鬟」,顧名思義,她們的房間同主人家的房間是相通的。

也有的主人家是在自己的房間內做了一個小隔斷來給丫鬟們居住。
我們所熟知的甄嬛傳、紅樓夢等古裝作品中都有對丫鬟這一身份人物的塑造。
甄嬛傳當中各位小主的丫鬟,也就是被我們做熟悉的那些,能夠被主人們帶出來的,基本都是各位小主的「通房丫鬟了」。
她們的職責其實也不簡單,每天早上要為主人打水洗漱、梳妝打扮。

日間要為主人通穿飯菜、陪同出行,到了晚上還要為主人整理好床褥。由于古時候沒有室內的廁所,所以這些丫鬟還要幫主人把夜壺端到室內來。
丫鬟的工作可以說是事無巨細、極為繁瑣。不僅要解決主人貼身的一切事物,還需要學會察言觀色,討主人的歡心才行。

我們看許多影視劇中的許多橋段也能夠知道,由于丫鬟知道主人的事情是最多的。
一旦被有心之人「策反」,那麼對主人而言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因此主人家在選這種貼身丫鬟時,往往都要選擇信得過的心腹,忠誠是一個十分值得考量的條件。
看過紅樓夢的不難知道,這些通房的大丫鬟往往都被稱為「姑娘」,她們的身份往往也介于侍妾和其他丫鬟之間。
像襲人就是寶玉的通房丫鬟,平兒是王熙鳳和賈璉夫婦的通房丫鬟。

之所以在稱呼上都更加受到尊敬一些,本質上還是因為她們有著不同于普通丫鬟的工作內容。也就是滿足男主人的欲望。
中國古代的男性社會本質上還是以男為尊,女人不過是男人的附庸品。
因此許多時候,女人都懼怕于失去男人的寵愛。
在一妻多妾的家庭中,即便是當家主母也是對失寵心存忌憚的,男人的寵愛就像是在一個家中的立足根本。

因此有些女主人也會將自己的通房丫鬟送上男主人的床榻,以此來籠絡男主人的心。
盡管她們內心并不情愿,但相比之下,自己的通房丫鬟畢竟是自己的心腹,所以不會背叛自己。
對她們而言能用這種方式留住男人的心,也要比男人在外面沾花惹草要好一些。

例如《紅樓夢》中的平兒和賈璉的事情就是王熙鳳所默許的。
我們所熟知的《甄嬛傳》當中,華妃為了得到恩寵,更是親手將丫鬟頌芝獻給了皇上。
面對這樣的獻祭,丫鬟本人是無權反抗的,她們只能被迫的接受,做封建制度的犧牲品。

倘若跟隨的男主人還小,通房丫鬟也是有在[兩.性]方面服侍主人的義務的。
古時候的信息較為閉塞,再加上思想過于保守封建,人們很難得知[兩.性]方面的知識,也不會有現在這樣的通識教育。
因此當家中的男孩子接近成年之時,就要有通房丫鬟們來滿足他們的欲望。

比如寶玉的
通房丫鬟就曾陪他體驗「云雨之事」。實際上就很像是沒有名分的侍妾。
後來兩人即便十分要好,寶玉也把襲人看做最為親近的女人之一,但襲人最終也沒能為自己掙上一個名分。
這些通房丫鬟大多很難翻身成為正主,即便是懷上了男主人的孩子,為家里開枝散葉生下兒子。

也頂多是升為妾室,其所生的兒子也會成為身份卑賤的庶出從而不受重視。
但是即便是妾室,身份也要比通房丫鬟尊貴的多。因此古時候的女人要想有所出路。
無非就是生孩子這一條路而已,因此一旦有了孩子,往往就會被看做是權利爭奪的籌碼。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何孩子總會變成女人權勢相爭的犧牲品。

當然,最終能夠平安生下兒子升為侍妾的丫鬟肯定是少之又少,既要有一定的運氣,又要得到主人的垂憐。
大多數的丫鬟即便生下孩子也還是難逃過繼給當家主母的命運。
她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自己剛剛出世的孩子被抱走。
盡管做母親的不忍心骨肉分離,但最終也是無能為力。
況且出世的孩子跟隨自己也未必是一個好的選擇。

一來為了為了保護孩子不成為女人爭風吃醋的犧牲品,二來也給孩子賺一個好的前程。
在中國古代這樣十分注重女子貞潔的封建社會當中。
這樣的女人即便在將來也很難再嫁給他人,結局很有可能還是要繼續服侍別人。
有些丫鬟即便身懷六甲也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照樣要繼續工作。

在加上作為通房丫鬟,夜里是不可以睡的太死的。
為了以防主人有什麼臨時的安排,比如喝水或者生病等等,都會隨時的召喚通房丫鬟。
這時她們就必須要趕緊起來做活,如果因為睡得太沉注下什麼大錯,輕則就會被主家所責罰。
重則不僅沒法繼續做通房丫鬟還有可能被處以家法。畢竟主人家的手里可是捏著他們的生殺大權。

這也需要做通房丫鬟的女孩子要更加機靈。
除此之外,長此以往這樣的作息不規律讓很多通房丫鬟的壽命縮短,有的小小年紀就香消玉殞。
再說主人夫妻倆恩愛時,通房丫鬟也需要侍候在側。那麼為什麼古人夫妻倆不會尷尬呢?

還是因為本質上他們就是不平等的,在大戶人家的孩子們自幼成長起來的觀念當中,就已經深深扎根了需要被侍奉的基因。
因此他們并不覺得是由同自己平等的人在偷窺,在他們心里這只是自家的下人罷了。
盡管作丫鬟的身世悲慘,但能夠成為通房丫鬟已經是相當體面了,只要衣食不愁,也會受到家中其他丫鬟的尊重。

相比于普通的低級丫鬟和更為窮苦的人家而言這已經是較好的差事了。
反過來想想,即便是當家主母也要接受通房丫鬟和侍妾的存在,因為自己總會人老珠黃而難以滿足男人的需求。
所以就必須要接受同其他的女人分享丈夫。
由此說來,古代的女人又有幾個是能夠為自己的人生做主的呢?

不論是做通房丫鬟還是被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所框住的閨閣小姐,都很難在那個年代得到自由。
因此當我們以今日的眼光去審視孔雀東南飛這樣的愛情故事時,就更加能夠理解愛情的寶貴以及他們當時的身不由己。
在今天的社會每個女孩子都能夠大膽的選擇自己心儀的愛人,而不必為了生計承受「通房丫鬟」這樣的痛苦。

中華文化泱泱五千年之久,既保留了許許多多至今讀來歷久彌深的文化瑰寶。
當然也有女子三從四德、尊卑有別這樣的文化糟粕,因而社會的發展需要我們時時審視以保留其中好的一面繼續發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