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創,請勿抄襲和搬運,違者必究
華為推出鴻蒙系統后,在網上一直有這樣的說法,說鴻蒙系統是「套殼」安卓,「證據」就是鴻蒙支持兼容安卓APP,引入了AOSP代碼,所以鴻蒙才能無縫銜接到安卓。
說這種話的人對要麼是對安卓代碼開源的性質不了解,要麼是沒有分清鴻蒙與安卓的本質屬性。不過「套殼」的謠言終于要被打破了,華為正式官宣,全新鴻蒙蓄勢待發,徹底和安卓說再見。
在沒有被美國限制之前,華為和其它手機廠商一樣,使用的都是谷歌安卓系統。基于安卓開發EMUI,在全球范圍內取得巨大的手機市場份額。
直到美國出手,谷歌對華為斷供GMS服務,將華為從安卓陣營中排除,致使華為海外手機市場份額大跌,谷歌也落不到好處,失去來自華為手機業務的廣告收入。
不僅如此,谷歌還將迎來強大的競爭對手,即華為推出自研操作系統鴻蒙。
美國的限制不僅沒有讓華為倒下,還促使華為加快自研歷程。鴻蒙推出已有多年,早就幫助華為消除被踢出安卓陣營的影響了。
網上一直流傳鴻蒙「套殼」安卓的說法,因為鴻蒙系統支持兼容安卓APP,還引入了AOSP代碼代碼。其實鴻蒙與安卓是有本質上區別的,鴻蒙操作系統采用了分布式架構設計,可以在不同設備之間實現無縫交互和共享。
而安卓操作系統是基于單一設備的,雖然有一些共享功能,但沒有像鴻蒙那樣的分布式能力。
至于為何能兼容安卓APP,主要是考慮生態環境,鴻蒙起步之初沒有自己的原生應用,只能以兼容安卓APP的方式滿足用戶的需求。
引入AOSP代碼本身就是合理合規,安卓作為開源的操作系統,華為等手機廠商都貢獻了大量的優質代碼,在開源社區中可以隨意取用。谷歌也說不了什麼。隨著華為一項舉動的展開,「套殼」的說法要被徹底終結了。
鴻蒙生態已經崛起,華為也有了布局原生應用的底氣。根據華為常務董事余承東正式官宣,從下一個鴻蒙版本NEXT開始,要全面啟動鴻蒙原生應用。這將帶來移動應用生態歷史性的跨域。
華為公布的一組數據顯示,已經培養了數百萬鴻蒙人才,投入了百億資金支持伙伴發展,全面覆蓋18個領域應用。
在如此龐大的生態支持下,華為啟動原生鴻蒙應用的布局也算是時機成熟。
HarmonyOS NEXT會是華為邁出鴻蒙全面自主生態的第一步,之前以兼容安卓APP的方式滿足用戶的需求,這只是一個臨時性方案,不是華為要走的路。
既然決定全面自主,那麼安卓應用也要和鴻蒙系統徹底隔絕。
據悉,有用戶使用Mate40Pro手機體驗HarmonyOS NEXT開發者預覽版,發現在打開安卓apk文件時顯示 「無法打開此文件」,這說明安卓特有的apk應用安裝包無法在鴻蒙手機上使用了。
若開發者想繼續為用戶提供服務,只能開發屬于鴻蒙的hap文件應用程序。目前還不知道華為下一個鴻蒙NEXT版本發布的具體時間,但可以知道的是,原生鴻蒙應用全面到來,要徹底和安卓說再見,質疑鴻蒙「套殼」安卓的人可以閉嘴了。
鴻蒙,有「萬物初開」的意味,華為將自研操作系統取名為「鴻蒙」,便代表想要「一生萬物,萬物歸一」,在混沌初開之際走出一條寬敞大道。這不僅滿足華為業務持續發展的需求,對中國操作系統產業而言也是具有重要影響的。
在當前大國競爭的背景下,具備自主可控的操作系統對于保障國家信息安全和核心技術的發展至關重要。鴻蒙操作系統的成功推出也將提升中國企業在全球市場的競爭力。
隨著5G、物聯網等技術的快速發展,全球對于智能設備和操作系統的需求越來越大。中國擁有龐大的市場和用戶基礎,具備推動鴻蒙操作系統在全球范圍內推廣和應用的潛力。
原生鴻蒙應用的推廣更是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鴻蒙會徹底坐穩全球第三大操作系統的寶座,與安卓,iOS分庭抗禮,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華為已經將開源鴻蒙捐贈出去,讓其他中國企業也可以基于鴻蒙進行系統定制和應用開發,從而推動中國操作系統產業的壯大。
任正非透露,國內有30多個操作系統是基于開源鴻蒙打造的。這種開放共享才是促進國產操作系統繁榮的最好方式,待鴻蒙原生應用全面鋪開,勢必會迎來更多的創新突破。
原生應用與鴻蒙系統相輔相成,給用戶提供更安全、更流暢、更智能的體驗。而這些原生應用不僅僅搭載于智慧型手機終端,還會被廣泛覆蓋到汽車、智能手表、平板等一系列智能產品。萬物互聯時代已來,華為全新鴻蒙蓄勢待發。
同意的請點贊,歡迎轉發,留言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