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古代后宮文化中,妃嬪被迫殉葬是一種殘酷的現象。明初時期尤為盛行,不少美人就此一夜之間化為黃土。
郭貴妃就是其中最特殊的一個,她不僅是開國功臣的孫女,還為朱高熾太子生了三個兒子,卻還是沒能逃過這場噩夢。當她在泥土中停止呼吸的那一刻,又有多少不甘、怨恨在她心中翻涌?

永樂年間,一位姑蘇郭氏被選入東宮,成為明成祖朱棣的長子朱高熾太子的妃子。
這原本不應引人注目,朱棣為了防止子弟娶權貴女以生外戚,太子妃嬪幾乎都出身平民。然而這個郭氏,卻有著與眾不同的身世——她是明朝開國功臣郭英的孫女。
郭英是朱元璋手下猛將,打天下有大功,封武定侯,地位崇高。他有兩個兒子,一個娶了朱元璋的女兒永嘉公主;另一個則生了這位小郭氏。

小郭氏生在猛將世家,本該錦衣玉食,無憂無慮。然而好景不長,她還在襁褓時,父親便去世,祖父也在她很小時就過世了。這下郭家的頂梁柱全部倒下,小郭氏和她的祖母只能依靠叔父度日。
正當她陷入孤立無助之時,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她的叔父郭鎮也被賜死。原本顯赫一時的郭家,現在只剩下她和老太太兩個弱女子。
小郭氏生性敏感內斂,她明白,自己已經沒有依靠。為了祖母,也為了自己,她必須早日出嫁才行。當太子妃的聘書送到郭府時,老太太欣喜異常,但小郭氏心里卻沒底。

她知道,太子妃本該是出身平民的,若非有特殊目的,怎會破例讓她入選?她擔心朱棣是在利用自己的身份為他的篡位進行合法性包裝。
小郭氏對自己的出身并不自豪,她明白,高門強宗對一個女子而言,往往是累贅。她唯一在乎的是祖母的平安,若自己不出人頭地,祖母就會被牽連。想到這里,小郭氏雖然害怕,卻也只能硬著頭皮前往了東宮。
其實小郭氏還抱有一線希望,她想或許太子其實并不像表面上那麼冷漠計算,搞不好兩個人還能修成正果。但這種想法,她只敢深藏在心底,不敢對任何人透露分毫。
小郭氏進入東宮后,生活竟然并不如她想象中痛苦。太子朱高熾對她溫和有禮,并不像她想的那樣心懷叵測。他甚至下旨賞賜郭家宅邸,好讓老太太有所居所。
郭氏松了口氣,太子并未刻意為難她,生活也算富裕。只要老太太平安,自己便心滿意足了。
沒過多久,郭氏便生下長子。她欣喜之余也更加謹慎,生兒育女是后宮最重要的任務,她必須守住太子的寵幸,讓自己和孩子有著絕對的安全。

她開始更加服侍太子,隨叫隨到,對他呵護備至。太子也更加信任依賴她,兩人感情日漸深厚。
郭氏看著太子對自己兒子的疼愛,不禁感慨,自己如今是后宮之中最幸運的了。
終于,太子登基為帝,是為明仁宗。他第一時間就封郭氏為貴妃,讓她在后宮僅次于皇后。
郭貴妃欣喜不已,她和太子相濡以沫多年,太子登基對她而言也是幸事。她甚至有些得意起自己的身份來,覺得皇上寵愛自己,自己必能享盡榮華富貴。

然而,好景不長。皇后張氏本是太子妃,夫君登基之后,她理應榮立后宮。可朱高熾登基后三個月,就有了新歡,還提拔新歡為貴妃。張皇后自是嫉妒郭貴妃。
而其他妃嬪也都看郭貴妃不順眼,生怕她再取皇后的寵。她們嫉妒郭貴妃的庶出身卻得寵,譏笑她不懂規矩。
郭貴妃深知皇帝寵幸易失,自己必須更加小心謹慎,才能保全一切。
于是她對皇帝孝敬有加,而對其他人都謙卑禮讓,生怕惹任何人的反感。

然而宮闈之中妒忌如影隨形,郭貴妃越是掩飾越是引人非議。有心人挑撥皇后的關系,說她意圖不軌,想要謀害皇后。
「她有這麼高的身份還這樣諂媚,分明是要左右君王,不懷好意。」
「她一定在算計替自己的兒子奪嫡吧,太壞了。」
流言越傳越邪乎,甚至說她在皇后的壽宴上想毒害皇后,還誤傷了皇上。

郭貴妃哪里會做這等傷天害理的事?她分明小心翼翼生存,卻害怕這些謠言已經深入人心,自己難辭其咎。她整日提心吊膽,生怕有朝一日這些謠言引來殺身之禍。
就在郭貴妃惶惶不可終日時,朱高熾突然駕崩,死因為何至今無考。
郭貴妃跪在靈前痛哭失聲,她的夫君、她的依靠啊,怎能這麼倉促離世?此時此刻,她甚至已經顧不上自己的安危了。
哭到最后,她突然一陣寒意。丈夫死了,按慣例,她該殉葬了。

郭貴妃瑟瑟發抖,滿腦子都是自己孤苦伶仃的母親,以及尚在襁褓的兒子。她知道,按理自己不該被迫殉葬,但她更明白,在皇權面前,這些都不過是搪塞之詞。
「求求太后饒了我吧,我還有老母和幼子需要我!」
尋思叫祈哭認錯也無濟于事,郭貴妃跌坐在地,淚水滴在冰涼的青石板上。這一刻,她明白自己回天再難。
第二天一早,皇后的使者果然來傳太后的旨意,命郭貴妃殉葬。

郭貴妃抱頭痛哭,她分明已經小心謹慎,為何還要遭此厄運?她覺得天理難容,自己就這麼死去,實在可憐。
「貴妃不用害怕,太后有旨,你的孩子們都會被照顧好的。來,喝了這藥,一切很快就會過去的。」
郭貴妃眼前一黑,她終究還是被迫服下了毒藥。在她墜入黑暗前,她想到了自己的母親、孩子和未盡的心愿,暗自痛斥命運的不公——她明明已經那麼努力活著了......
郭貴妃就這樣凄慘地殞命于宮中,年僅30多歲。
她本是猛將之孫,權貴之后,卻因家運衰微淪為太子妃。她本以為嫁給太子就是最大的保障,哪知皇權裙帶關系如此復雜,她還是難逃一死。
她在深宮小心翼翼求存,卻還是難逃妒忌陷害。所謂的高門出身,對她而言根本起不到任何保護作用。

她還那麼年輕、那麼想要活下去,卻被迫活活掩埋。而造成這一切的,只是皇權之下的算計與妒忌。
當她的棺槨壓入深淵之時,她定是憤懣不已。她明明已經那麼努力生存下來了,卻被殘酷奪去性命。而那些嫉妒、譏笑她的人,又有誰會為她的冤死感到一絲惋惜?

郭貴妃就這樣無聲無息死去,她的哀愁、不甘無人知曉。她留下三個年幼的兒子,任他們在這殘酷的宮廷爭斗中求生。多少美人被迫葬送在歷史長河中,然而權力的游戲仍在繼續,沒有人會在意個人的生命。
我們不應忘記那些為皇權獻出生命的女子,也時刻警醒權力與妒忌可能帶來的可怕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