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劇《康熙王朝》中,蘇麻喇姑這個角色深受觀眾喜愛。一個從小入宮,陪伴康熙長大的姐姐,卻在感情上始終對康熙抱有不可言說的情愫,這段跨過了半個世紀的暗戀,令人唏噓又心酸。
本文擬從蘇麻喇姑的人生經歷出發,梳理她與康熙之間那段跨越時光的情感故事。她對康熙的情愫,從最初的姐弟親情,到後來的暗生情思,她其實早已把真心給了康熙,只是礙于身份,一生未能傾吐真情實感。這段經年累月的暗戀,成就了蘇麻喇姑在歷史上的不朽傳奇。
蘇麻喇姑自幼便入宮,被孝莊皇太后收為侍女。當時皇太后將還是團團小朋友的康熙交給她照料,讓她既當弟弟又當主子侍奉。
蘇麻喇姑雖然年少,但極有愛心,她把小康熙當成自己的弟弟一樣細致入微地照顧著。每天早起給康熙穿衣洗漱,吃飯睡覺都寸步不離。
小康熙也十分黏著這個漂亮姐姐,兩個人成天膩在一起,親如一家。
一次,小康熙不慎感染了天花,病得奄奄一息。蘇麻喇姑眼看心愛的弟弟就要夭折,痛不欲生。她深知天花的致命,朝中大臣的子女感染后,極少能夠存活。
她紅腫著淚眼,跪在床前祈禱,如果有萬分之一的機會能救活康熙,她蘇麻喇姑就是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夜深人靜時,蘇麻喇姑背著藥箱,跋山涉水,尋找能治療天花的藥材。她記得山谷中的芨芨草能清熱解毒,便翻山越嶺摘來這批珍貴的草藥。連日來,她煎藥煮粥,喂飯換藥,晝夜不離康熙的床前。
終于,康熙的病情漸漸好轉,蘇麻喇姑看著康熙逐漸恢復血色,激動得淚濕了臉頰。小康熙也記得姐姐日夜的悉心照料,親昵地握著她的手不肯放開。
從此,蘇麻喇姑對康熙更是傾注了畢生的愛意,視如己出。她再也不愿看到康熙受一點苦難,整日環繞在康熙身邊,生怕他有半點不適。
康熙也視蘇麻如親人一般親近,任何事都要第一個跟蘇麻說。
蘇麻喇姑和康熙一起長大,兩人青梅竹馬,關系十分密切。可這個令人迷亂的時期,蘇麻喇姑的心里卻悄然升起了不該有的心思。
她發現自己會在康熙出現時輕輕緊張,對他的一舉一動都異常在意。康熙身上那股陰柔中透著堅韌的王者氣質,也讓蘇麻喇姑為之傾倒。她會在康熙練武時遠遠地望著他,看他汗水淋漓的健碩身軀,忍不住臉紅心跳。
起初,蘇麻喇姑并不敢承認自己對康熙竟生出了愛慕之心。她反復告誡自己,要永遠將康熙視如手足,這份禁忌的感情絕不能繼續蔓延。
然而年少氣盛的心事,哪是那麼容易掩蓋得住。
蘇麻喇姑會在夜深人靜時,看著康熙熟睡的側臉出神。她多想偎依在康熙懷里,聽他娓娓道來那些她不曾涉足的世界。但是她知道,身份注定她只能遠遠地望著康熙,就像望著遙不可及的月亮。
這時,一個叫伍次友的青年書生出現了。他為人彬彬有禮,見多識廣,與蘇麻喇姑一見傾心。蘇麻喇姑也被伍次友的風華感染,暫時忘記了對康熙的傾慕,和伍次友相親相愛。
然而好景不長,伍次友終究沒有勇氣帶蘇麻喇姑離開皇宮。他選擇了離去,留下蘇麻喇姑一人傷心難撫。她這才明白,自己對伍次友的傾心,或許只是一時興起,真正占據她內心的,還是那個與她青梅竹馬長大的康熙。
時光荏苒,康熙逐漸成長為一個英明神武的君主。他首次南巡時,蘇麻喇姑久違地與康熙相處。她驚訝地發現,這個曾經黏著她撒嬌的孩童,已然化身為氣度不凡的王者。
康熙沉穩內斂中透著無可挑剔的威嚴,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出帝王的氣場。他微服私訪,傾聽民聲,處處為百姓著想,解決了許多民間疑難問題。康熙還身先士卒,日夜操練,嚴明軍紀,確保軍心處于最佳狀態。
看著康熙成熟穩重的一面,蘇麻喇姑為之傾倒。她發現自己對康熙的感情早已超越了姐弟之情,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心動與傾慕。她會偷偷地注視康熙的側臉,幻想著與他并肩同行,分擔他的憂愁與煩惱。
有一次,蘇麻喇姑夜不能寐,獨自一人來到御花園,不想卻看到康熙也在此獨酌。月下的康熙俊朗非凡,彷佛神話中的白馬王子。
蘇麻喇姑突然有種沖動,想要跪在康熙面前,將自己多年來的暗戀一五一十地道出。
哪怕受到責罰,她也再難掩飾對康熙的真心。
但是最終蘇麻喇姑仍然沒有踏出那一步。她明白自己對康熙的感情,永遠也得不到回應。她是皇宮中微不足道的一名宮女,而康熙是注定高高在上的君主。思及此,蘇麻喇姑只能長長地望了康熙一眼,轉身離開,任憑眼淚在夜色中無聲流淌。
雖然深愛康熙,但是出身低微的蘇麻喇姑沒有勇氣向康熙表白。況且,她還記得孝莊皇太后的叮囑,讓她永遠把康熙當弟弟看待。
後來,孝莊皇太后為了安撫蘇麻喇姑對康熙的牽掛,決定將兩人訂婚。但是蘇麻喇姑還是謝絕了,她斷然離開皇宮,剃發為尼,余生侍奉佛祖。
因為她知道,就算嫁給康熙,她也只會是眾多妃嬪中的一員。她不能忍受與人分享自己摯愛的康熙,寧愿遠遠地守著這份單純的暗戀。
在寺廟中,蘇麻喇姑過著極為簡樸的生活。她在微弱的燭光下誦經,在殘月下打坐,將全部的心思都投入到佛法之中。然而每當夜深人靜之時,她還是會想起康熙,想起他們曾經青蔥歲月的點點滴滴。
康熙也時常派人送來雞蛋羹湯,囑咐寺廟的和尚一定要好好照顧蘇麻喇姑。雖然身在皇宮,但康熙的心也時常牽掛著遠在寺廟的蘇麻喇姑。
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病重的蘇麻喇姑終于在信中傾訴了自己對康熙的情意。她將那些藏在心底幾十年的真心話都一吐為快。可又因戒律牽絆,將那封告白的書信毀掉,只留下一句「蘇麻不再是從前的蘇麻了」。
當康熙凱旋返京,欲與蘇麻喇姑重逢之時,卻只能守在蘇麻喇姑的棺前,為這份來不及開花結果的暗戀落下淚來。眼前蒼老殘破的尸身,已看不出曾經的姣好,康熙心如刀絞,對著蘇麻喇姑的遺像嚎啕大哭,讓宮女們為他們未竟的姻緣感嘆不已。
蘇麻喇姑對康熙的感情,歷經了親情的萌動、愛情的萌動、愛情的凋零,始終隱忍克制,從未得到完滿的結果。
一生對康熙情根深種,她卻只能在心底滋養這份單向的暗戀,任由它無聲無息地被歲月洗刷至凋零。她和康熙就像兩條平行線,近在咫尺卻永不相交。
蘇麻喇姑的一生,是一生的守望,一生的隱忍,也是一生的緘默不語。
她用生命定義了「暗戀」二字最忠貞不渝的本義。雖然愛情以悲劇收場,但蘇麻喇姑那追隨一生的真心,終究凝成了歷史上雋永動人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