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一只胖貓因為特別「犟」火出圈了。
原視訊@叮當咩
有網友錄下了Ta的「失敗三連跳」。
第一次Ta抓住了對面的房檐,險些成功。
但后勁兒不足,墜向地面的中途還被橫在空中的鋼絲(猜測用來晾衣服)狠狠的勒了一下。
原視訊里可以清晰聽到貓咪重重墜地的聲音,不禁讓人跟著揪心。
但誰成想貓咪摔的如此慘烈卻絲毫不減斗志,沒有片刻猶豫的情況下貓咪對房檐發起了第二次「進攻」。
結果再次重重摔在地上。
然后是沒有絲毫遲疑的第三次「進攻」。
也許是有些累了,也許是摔得實在有些疼了,這一次上台階的速度明顯減慢,結果依然以失敗告終。
網友們覺得這只貓咪又胖又執著,于是給它取名「犟種貓」,并配文:「貓有九條命,這房檐今天我是非上不可!」
然而搞笑的背后,其實是一位媽媽救子心切的執著。
有細心的網友聽到視訊里來自貓咪幼崽的叫聲,來自房檐附近。
貓的命只有一條,但因為Ta是媽媽,所以那一刻Ta是孤勇的戰士,要像披了不死之身的鎧甲一樣去戰斗。
的確像網友說的那般,這房檐它今天非上不可,但不是因為「犟」,而是有幼崽在焦急地等著它去救。
其實母愛的偉大從來不分物種,生命平等,貓媽媽們小小的身軀也能為自己的孩子撐起一片天。
「我親愛的孩子,我不知道自己做得夠不夠好。我是第一次做媽媽,也許我的愛有些笨拙,但已是我傾盡所有。
」
Ta們會因為孩子學會新本領而欣慰,卻也更擔心孩子會受傷,寸步不敢離開。
「別怕,媽媽在下面接著你。」
圖源@泡泡妹妹
Ta們會在孩子生病時心急如焚,明白自己能力微薄,能做的只有在孩子身邊默默守護,全程3個小時從未離開。
圖源@Animal的貓使者
或許是擔心寶寶害怕,貓媽媽不停地舔舐著小貓,用這樣的方式來安慰自己的孩子。
「別怕,媽媽在,很快就會沒事了。」
Ta甚至懂事到明白那是給寶寶治病的東西而不去撕咬輸液管。
圖源@Animal的貓使者
Ta們會在明白自己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忍痛為孩子尋找新的歸宿。
圖源@短jiojio
只是孩子們不知道,那個被選中的人,是媽媽們多少個日夜觀察和思量的結果。
「別怕,努力活下去,希望你不會像我過得這樣顛沛流離。
」
圖源@短jiojio
Ta們會時時刻刻努力護孩子周全,那些曾經可能會懼怕的,都不會成為退卻的理由。
因為有了軟肋,才會有奮戰的鎧甲。
「別怕,即使哪天你闖禍了,對手很強大,有媽媽在。」
那些流浪在外的日子,Ta們自己可以吃不飽,但孩子一定不能餓著。
「比自己還重的雞肉偷起來真的很困難,一旦被抓住了我也可能會沒命,但孩子們還在等著吃飯,我必須快一點,再快一點。」
「我是流浪貓,但我的孩子不是。」
所以對于小貓們而言,世界很危險,也很大,但是有媽媽的地方,就是家。
「修咪,你是什麼時候開始變強大的?」
「大概是我有了要守護的東西以后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