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氣候干燥,人體水分易流失,容易出現口干舌燥和上火等情況。此時適當吃些水果,能夠生津止渴、潤喉祛燥。下面為大家推薦六款水果,趕緊吃起來吧。
冬季養生六種果
1、橘子

橘子味甘酸、性溫,入肺。主要治胸膈結氣、嘔逆少食、胃陰不足、口中干渴、肺熱咳嗽及飲酒過度,具有開胃、止咳潤肺的功效。但食用不當反而無益。據營養專家介紹,每天吃橘子控制在250克之內(2~3個),對人體是有好處的。
注意:橘子性溫,多吃易上火,特別是屬于陰虛陽盛體質者,最好少吃,不然會出現口舌生瘡、口干舌燥、咽喉干痛、大便秘結等癥狀。注意飯前或空腹不吃,橘子果肉中含有一定量的有機酸,易對胃黏膜刺激。
2、甘蔗
甘蔗汁多味甜,營養豐富,被稱作果中佳品,我國古代就有醫學家將甘蔗列入「補益藥」,甘蔗還有多量的微量元素,包括鐵、鋅、鈣、磷、錳等,其中以鐵的含量最高,位居水果之冠,因而有了補血果之稱。冬季干燥,又到了食用甘蔗的好時節。
注意: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甘蔗性寒,脾胃虛寒者應少食用。
3、蘋果

蘋果可保護肺部免受煙塵污染,改善肺功能,提高胃液的分泌,促進消化。蘋果有很強的殺滅病毒作用,有助于預防感冒。因此,蘋果被譽為「全方位的健康水果」。冬天,一旦遇上陰冷天或者飲食不合理,常泛胃酸,非常難受。如果此時吃一個蘋果,胃很快舒服了。
注意:吃蘋果不宜過快,冬天吃蘋果細嚼慢咽15分鐘最好,也可以將蘋果榨汁。
4、荸薺
荸薺皮色紫黑,肉質潔白,味甜多汁,清脆可口,既可作為水果,又能當蔬菜,中醫認為,荸薺可以清熱生津、通便止咳、瀉火、護膚,是冬季的時令水果。
注意:中醫認為荸薺性寒,脾胃虛寒者不宜多食。荸薺最好不要生吃,因為它生長在泥中,外皮和內部都會附有較多細菌和寄生蟲,一定要洗凈煮透后再吃。
5、山楂

山楂富含氨基酸及鈉、鉀、錳等礦物質,每100克鮮山楂果肉中含有維生素C89毫克。心腦血管病患者秋冬季可以多吃點山楂,對預防疾病復發和緩解動脈硬化很有好處。胃腸功能弱的人,長期吃生山楂可形成胃結石,增加發生胃潰瘍的風險。
注意:中醫認為山楂只消不補,脾胃虛弱、病后體虛者及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不宜吃,以免加重病情,山楂有活血化瘀、破氣作用,孕婦需慎食。
6、獼猴桃

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E,不僅能美白肌膚,還能提高肌膚的抗氧化能力,在有效增白皮膚,消除雀斑和暗瘡的同時增強皮膚的抗衰老能力。此外獼猴桃還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纖維和礦物質,對肌膚健康很有好處。
注意:未熟透的獼猴桃不僅味差口感不好,且其中含有大量蛋白酶,會分解舌頭和口腔黏膜的蛋白質,引起不適感。所以,獼猴桃一定要熟透了再食用。
來源:中國中醫、廣東省中醫院
責編:夏天
編審:王俊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