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考研,很多人感覺壓力越來越大,因為考研的人數是逐年增多,但鑒于社會的競爭環境,不少的考生還是硬著頭皮進行了報名,而拿不到較高的學歷,就意味著走進社會之后,很可能處處受制,步步難行。
「考研氣氛組」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原來那麼多人報名,并非真有那麼多人考試
從網上曝光的數據我們能夠發現,每年考研的人數是不斷的攀升,所以很多人都覺得,考研的環境是越來越不好了。
但是,隨著考研人數的不斷增加,一個新的詞匯「考研氣氛組」卻開始在網上流傳開來,那麼,這個氣氛組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其實,「考研氣氛組」說的,就是「起哄式考試」現象,直白點講,就是很多人都報名了研究生考試,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真的回去考試,有一部分人只是「隨大流」的報了名,并沒有堅定的考試信念,在備考階段就可能直接放棄。
還有一些人,雖說在備考的時候沒有放棄考試,但是卻放棄了備考,而是秉著「會不會試一試」的態度去參加了考試,而不去備考,只是盲目的考試,自然結果也是注定的,這些人一般都過不了初試,直接被淘汰。
所以,當我們看到考研報名的人非常多的時候,先不要緊張,因為這些人并不都是你的競爭對手,其中將會有相當一部分人屬于「陪考」或是「烘托氣氛」,根本對你造不成什麼威脅。
「考研氣氛組」究竟占比多少?
「起哄」的考生占比并不低,真相令人瞠目結舌
按照常規思維來看,如果報了名,那自然要努力準備考試,但是很多人并不是這麼想的,也有一些人是一時興起報了名,也有些人是三分鐘熱度等等。
而根據目前所披露的數據來看,真正棄考,也就是在報名之后根本沒有參加考試的人,大約占比總人數的1/10左右,這麼龐大的比例,真的令人瞠目結舌,每年有幾十萬人報了名而不參加考試。
這時候,你是不是有點小慶幸呢,原來有1/10的人都是「假」的競爭對手。
不過先別急,還有更令你興奮的事情,在剩余的考生中,還有近1/10的人雖說參加了考試,但是卻屬于那種毫無威脅的。
因為他們極可能并沒有備考,而是持著一顆「試試看」的心理來「蒙」的,考過就是謝天謝地,考不過就是理所應當。
所以,考研真正的競爭對手,其實只有報名人數的8/10左右。
現在是不是覺得考研的壓力沒有那麼大了,瞬間感覺整個世界都晴朗了很多,心情也變好了吧。
但是,接下來要說的事情,可能會讓你的「大晴天」再次變得「烏云密布」。
「考研氣氛組」的出現
雖說讓考研競爭不那麼激烈,但考研難度卻在真實增加
「考研氣氛組」的出現,確實讓考研的壓力驟減,但是,因為報考的人數較多,所以考試難度也就實實在在的提升了。
比如今年考研就出現了一些變化,像是專業門類的改動、復試占比的提高等,都讓考試的難度出現了明顯的提升。
所以,就算是競爭對手少了,如果你在考研的時候沒有真材實料,也是很難通過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們就需要注重效率備考,強化自己,從而在考研中脫穎而出,順利的上岸。
而想要達到效率備考,我們就需要注意幾件事:
①一定要提前備考。
還記得考研明星張雪峰老師曾表示:大家的終點都是一樣的,但是起點不一樣。
如果你提前備考,就等于提早的走在了考研的賽道上,在別人還在原地休息的時候,你卻在不斷的接近終點。
所以,如果應屆生想要考研,那麼一定要提前一年,在大三的時候就開始備考,你比別人更加的勤奮,才會獲得更大的上岸率。
②如果自己復習效率不高,一定要懂得求助。
很多人在備考的時候,發現自己雖說看了很多書,做了很多題,但是似乎并沒有什麼收獲,這就是低效備考。
這時候,就應該像別人求助,比如求助老師備考方向,比如直接報考研班等等,從而實現高效備考,這樣能夠極大的增加備考效率,在考試的時候也更容易上岸。
這里要注意一點,很多學生平時比較節儉,不舍得在備考的時候買資料、報學習班或選擇考研自習室,這種節儉行為其實是假節儉。
因為一旦你備考資源不足,導致一考落榜,那麼就會造成更大的「浪費」——復讀一年,這一年的開支可不比備考時花的錢少。
所以,錢到用時該花就花,要懂得高瞻遠矚。
③設定現實目標,做好備考計劃。
在進行備考的時候,一定要設定好一個對自己而言比較現實的目標,比如一個在自己能力范圍內的目標分數。
因為超出自己能力的目標,會讓自己在備考的時候感受到更多的失敗和挫折,對備考心態不利。
而較低的目標會降低自己的備考效果,也會減少自己的競爭力,有可能會導致初試落榜。所以,一定要注意目標的現實性和可行性。
結語
考研是提升個人競爭力的一個有力手段,所以我們既然報了名,就請尊重這個考試,這其實也是一種尊重自己的行為。
如果報了名之后,連考試的勇氣都沒有,就更走不進社會了。
【互動話題】你是怎麼看待「考研氣氛組」的呢?你覺得「起哄式考試」會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立刪)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