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說法叫「人如其名」,名字是我們留給別人的第一印象。一個好聽、有意境的名字,能讓陌生人瞬間記住你。因此,大部分父母都會絞盡腦汁給孩子想一個有格調、有寓意的名字。
當父母的,誰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僅憑一個名字就能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
然而,總有一些家長不走尋常路,他們奇怪的起名方式,讓人捧腹的同時,又不得不疑惑:「這父母起名時到底咋想的?」
我們公司有個取名奇葩——乙哥,她姑娘今年剛上幼兒園。在媳婦懷孕時乙哥就搜羅了各種起名大全,從古詩詞到當下流行詞應有盡有。然而有天他刷到了一個視訊:
視訊中一個叫「爨懿龘」的6歲小姑娘,邊哭邊質問媽媽:名字太難寫了,爸爸為什麼非要姓「爨」?姓「一」不好嗎?姓「二」不好嗎?為什麼非要姓「爨」?
視訊中的小姑娘剛上一年級,剛開學老師的第一個要求就是:要學會寫自己的名字!
但由于自己名字太過復雜,小姑娘已經練習了3天了,還沒完全掌握。眼看著別人的同學都已經能完整的寫出名字,自己還沒有太大進展,孩子瞬間就崩潰了。
評論區更是對父母一邊倒的指責:孩子的姓已經夠難了,父母還故意增加名字的難度,這父母純屬找茬,爽了自己,為難了娃!
受到這條視訊的影響,乙哥茅塞頓開,來了個逆向思維,于是,一拍大腿決定給兒子取名:「乙一」!
同事看不下去了,隨即勸解:「人家好歹是個姑娘,你稍微認真點,以后孩子大了,看這名字你說人家咋想?」。
乙哥卻淡定反駁:這名字多好啊!不僅簡潔好寫,還寓意他期望兒子以后能夠「一飛沖天,一鳴驚人」!
這邏輯,竟然無法反駁,起名鬼才真不是白叫的!
但不得不說,這名字真的很容易脫穎而出,乙哥閨女今年剛上幼兒園,上學第一天老師就記住了她,課上需要配合時老師也會主動點名「乙一小朋友」,真的贏麻了!
後來經乙哥同意,將他的奇葩起名經歷發到網上,竟然引來了一批「同頻」父母!這些父母分享了自己給孩子起的名字,看完后第一反應是:孩子長大后,會跟他們翻臉吧?
有個寶爸給寶寶起名叫「萬涂思瑞」,他表示:思表示有思想,瑞則有王有山,自己姓萬,老婆姓涂,就給孩子起了萬涂思瑞!
不要太離譜好吧!思瑞本來挺好聽的,結果你非得給加個「萬涂」。爸爸這一頓操作激發了逆反網友的創作欲,于是網友們玩起了接龍:
小孩因為這個名字,成天受到嘲笑,一氣之下出家成為了僧人,在經過多年的苦修之后,終于登上極樂,成為了一尊佛陀,人們尊稱他為「萬涂思瑞佛」。成佛以后,為增加修行,選擇輪回轉世,結果成了一個干啥啥不行的人,于是就變成了「萬涂思瑞佛廢物」。百年以后,人們知道了他的來歷,坊間皆流傳著他的故事,因世人流傳和思念故「萬涂思瑞佛廢物遂可思」。
不知這位爸爸看后什麼感受,反正我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網友這波中西結合玩得挺溜啊!
說起中西結合,還看到一位寶寶的名字叫「顧得貓寧」,不知道父母是否對英文名情有獨鐘,反正這名隔著屏幕都能給人洋氣感。
試想一下,孩子和小朋友一起玩,你來句:「顧得貓寧,回家吃飯啦!」 是不是瞬間感覺自己的格調都提升了?
以前有種說法認為,孩子的名字取得越「賤」越好養活。但先不說我們是新時代四有好青年,起碼好歹也是孩子的親爹、親媽,多少還是要顧及點孩子的面子吧?
你這「楊狗毛」「陳豬屎」到底是要鬧哪樣?確定孩子以后不會反抗?
當孩子碰到一對吃貨父母時,能有多崩潰?這是有多愛吃,才會把孩子的名字起成:咸鴨蛋、湯達人、朱耳朵、牛尤果、陳皮話梅糖、牛奶糖、安沐浠
……
看看這些讓人食欲大開的名字,知道的還能分辨出來是孩子的名字,不知道的人還以為誤入了超市的報商品名環節呢!
還有些父母想法比較奇特,2個字名字容易重名,3個字名字太過普通,于是他們開始給孩子起名4個字起步。張家有子起名「張羅打鼓」,丁家有娃虎頭虎腦,于是起名「丁鈴哐啷」。
這位孩子的家長更絕,4個字已經不能滿足他的發揮欲了,于是他們給孩子起名「常回家看看」!不禁想問一句,你們到底是多怕孩子出遠門啊?
看著這些讓人「抓馬」的名字,你是什麼感覺呢?
個人認為,名字畢竟是公共場合最常出現的個人符號,父母這種「不顧他人死活式取名方法」,真的會讓孩子很社死吧!
在古代,孩子的名字是不能亂起的。以前孩子不能以國家名為名;不以官職為名;不以山川為名;不以隱疾為名;不能以牲畜為名;不能以器幣為名。古人相信,名字會影響孩子的氣運和成長機遇,所以他們取名慎之又慎。
雖然現在已經沒有那麼多講究了,但誰又不想擁有一個讓人眼前一亮的名字呢?
對比一下,出自「檐柳初黃燕新乳,曉碧芊綿過微雨」的「曉芊」;出自「君子來朝,何錫予之」的「予晗」,與上文提到的「咸鴨蛋」「楊狗毛」高下立現。
所以父母給孩子起名,還是需要注意以下幾點的:
首先,盡量少用生僻字生僻字看似高大上,實則真的是自找麻煩。經常被念錯不說,還有可能因為太過生僻引起尷尬。
一位女孩名字里有個「頔」字,從小這個字就經常被念錯,有人念you,有人念ye。念錯還不算尷尬,最讓人難受的是有次打印準考證,「頔」這個字打不出來,差點沒錄入學籍。
其次,盡量注意諧音梗這點需要尤其注意,不少父母熱衷于諧音梗,殊不知諧音梗用得好可以成為孩子社交的敲門磚,用不好很容易就成為「笑話」。就像以前曝出的「史珍香」、「范建」、「杜子騰」等姓名,足以讓孩子備受訕笑。
最后,盡量避開「爛大街」的名字你發現沒,家長們經常會跟風起名。2023年重名率統計中「子涵」「佳欣」「雨欣」拔得頭籌,幾乎每個年級這幾名字都有重名,試想一下,老師點名喊一聲「子涵」,站起來好幾個娃,是不是有點尷尬?
與別人重名,除了自身感覺尷尬外,其實生活中也會帶來不便,有時可能還會引起誤會。所以建議家長要盡可能避免「爛大街」的名字。
最后想提醒,名字會跟隨孩子一生,好名字自帶社交屬性,能給孩子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所以真心建議家長起名時不要隨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