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蔡瀾,可能很多人都不一定認識。但是提到蔡瀾港式點心,想必很多人都曾經吃過。
現在的年輕人可能已經很少聽說過蔡瀾的名字,當年,他和金庸、黃霑、倪匡并稱為香港的四大才子。
他不僅是香港著名的作家、主持人,還是有名的美食家,曾經寫過很多和美食有關的文章。不過,很少有人知道,在蔡瀾81歲的人生中,他對女性也有自己獨到的看法。
在現在這個時代,女性主義迅速崛起,越來越多的女性都開始覺醒,女性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和很多現代女性一樣,出生在以前那個時代的蔡瀾并不認為婚姻不幸是女人一生中最大的悲哀。
他認為,婚姻不幸和兜里沒錢都不能稱之為女性一生中最大的悲哀。在他看來,女性的悲哀在于她們身上缺少了這三種特質。
在《愿你成為最好的女子》一書中,蔡瀾提到了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女性。他在書里寫道:
「我喜歡的女人,是求進步的女人。女人最讓人愛的地方是哪里?是真實,自由,獨立,禮貌,善良,理智,情趣。
成為的女子并不難,很多事情都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學習獨立,學習自信,學習寬容,學習放棄,學習勤勞,學習愛。」
在蔡瀾看來,很多美好的品質其實都不是與生俱來的,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欣賞一個女性,并不是只會欣賞她身上有哪些美好的品質,還要學會欣賞她是否具有要求進步的精神。
一個女性只要能夠不斷進步,那她就能夠不斷學習,變得更加優秀。
對女性來說,最可怕的事情就是停滯不前。
有些女性享受做家庭主婦,有些女性因為現實問題被迫成為家庭主婦,但無論她們是主動選擇還是被動接受,等待她們的結果很有可能都是一樣的,
那就是漸漸和這個社會脫節,停滯不前。最后,夫妻雙方的差距越來越大,婚姻就容易出現很多問題。
進步,其實就是一種自我迭代。不僅要求自己要在思想上進步,還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與時俱進。
接受新的思想,學習新的技能,人會變得越來越優秀,看到更廣闊的世界,整個人的層次也會提高。
無論是未婚還是已婚,無論是有工作還是在家當家庭主婦,女性都不應該停止進步的腳步。
學習到手的技能是自己的,無論處于什麼樣的人生境地,女性都應該不斷地更新自己。
只有這樣,如果以后有一天離開了別人,自己也能繼續生活,而不是瞻前顧后,擔憂自己沒有能力,最后被困在自己不想要的生活里。
蔡瀾說:「眼界開了,接觸到比她們更聰明的男女,才懂得什麼叫謙虛,氣質又提高到另一層次,這是物質上不能擁有的。」
為什麼很多人勸女孩子一定要多談幾段戀愛?因為,如果只談一段戀愛,而你遇到的那個男人又恰巧沒有那麼優秀,那麼女孩就很容易以為,這就是「好男人」的標準。
但事實上,只有她們見識了更廣闊的世界后,她們才能看到真正的優秀到底什麼樣子。
2011年,日本導演竹內亮在香格里拉拍攝紀錄片的時候遇到了一個17歲的藏族女孩茨姆。那時,茨姆抱著小羊,正在等待游客過來合影,每張照片五元錢。
等待許久,可能也沒有幾個游客過來合照。
她很好奇地和紀錄片的主持人冬冬聊天,她得知外面的世界有100多層高的大廈。
還有可以在天上飛的飛機,每句話都顛覆了她原來的認知。如果沒有遇到竹內亮這一行人,她很有可能就這樣嫁人生子。
但是茨姆在母親的支持下接受了冬冬的邀請,他們一家人來到了那個擁有100多層大廈的上海,見識了從來沒有見過的大城市。
從那時開始,茨姆的人生被徹底改變了。回來后,她在給節目組的答謝信中寫道,她想在家開個小客棧。
10年后節目組回訪,才發現茨姆真的實現了這個夢想。這就是眼界的力量,如果沒有親眼看到過大城市,茨姆可能還是那個原來的藏族姑娘,在路邊等待游客合影。
因此,女性一定要開闊自己的眼界,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里。只有這樣,當她們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才不至于沉淪。因為她們知道,這個世界是多種多樣的,有無數種可能性。
同樣也是在《愿你成為最好的女子》這本書中,蔡瀾說過這樣一句話:「有了勇氣,在任何環境下都能生存,從中學習。」
勇氣對女性來說是很重要的。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舒適圈。在舒適區內,人們生活在比較熟悉的環境里,會害怕挑戰和改變。
殊不知,如果一個人總是躲在自己的舒適圈里,那麼他就永遠都不能進步,也很難真正實現自己的理想。
進步,就是需要人們有勇氣逃離自己的舒適圈,一次又一次挑戰自己的極限。否則,你永遠不知道自己的極限在哪里。
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女性沒有勇氣逃離自己的家庭。即使這個家庭已經千瘡百孔,她們也很難邁出關鍵的一步。
她們總是喜歡給自己找各種各樣的借口,比如,為了孩子。但事實上,她們只是不想離開自己的舒適區。
在舒適區里待久了,就容易缺乏面對挑戰和新生活的勇氣。
但是,如果缺乏這種勇氣,女性就很難逃離自己不喜歡的生活,她們永遠只能寄人籬下,永遠都無法擺脫那個不喜歡的自己。不僅如此,她們還會越來越討厭自己。
其實,想要改變這一切,只需要踏出勇敢的第一步。當你踏出第一步的時候,你會發現,生活并沒有你想象得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