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的詩作中曾寫道:「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饒人。」
時間像離弦的箭,匆匆而過;歲月如白駒過隙,轉瞬即逝。沒有誰能逃過生老病死的規律。
衰老這件事,從來都由不得自己,它不僅意味著曾經健康的身體每況愈下,身邊能陪自己的人也會慢慢離去。
孑然一身,似乎是大多數人步入晚年的現狀,無論過去如何的輝煌閃耀,如今都黯淡無光。
只有真正到了這個時候,你才會突然發現,原來這個世界上真正能依靠的人,只有這4個。
01
傾盡所有的父母
這世上的愛有千萬種,但沒有哪一種能像父母對孩子的愛那樣,無緣無故地付出不求回報。
他們給予自己生命,含辛茹苦地將自己撫養成人,傾其所有地給予他們能夠給出的一切。
無論兒女成長到什麼年紀,在他們眼中,始終是那個需要自己為其遮風擋雨的孩子。
只要他們尚在人間,我們的靈魂便總有歸宿,無論行至何處,都會在腦海里對他們深切思念。
當我們深陷困境時,他們是自己最為堅實的后盾,無條件地支持著我們,鼓勵自己戰勝磨難。
不管子女是美是丑,是好是壞,在天性的驅使下,他們總有說不完道不盡的關愛給我們。
隨著歲月的流逝,我們在成長,父母也在變老,終于才發現曾經的大山付出了多少的心血。
有人說:「父母愛孩子,是天性,子女愛父母,是人性。」
再沒有哪種愛,能比父母之愛更深沉,他們亦是自己虧欠最深也最多的人。
趁父母還未離去,請多在他們身旁盡孝陪伴,讓他們傾其所有的愛能夠落地有聲,收到回應。
02
知恩圖報的子女
一個家庭想要長久地維系下去,不能只靠一代人的努力,還要有優異后輩的繼承與發揚。
很多人都覺得,家庭之中最寶貴的東西,是數之不盡的金銀財寶,是房子與車子。
殊不知,擁有一個知恩圖報的子女,要遠勝于這些可以估值或是量化的有型財產。
人到了垂垂老矣之時,經濟條件上的優渥,只能保證自己物質上不會出現窘迫的情況。
但內心之中的孤寂,與精神上的空缺,若是沒有子女幫自己填補,同樣會感到落寞。
而若是能有先見之明,從小就將孩子培養成知恩圖報的孝順兒女,才是真正的高瞻遠矚。
他們不僅從小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三觀,培養孩子獨立向上的精神,擁有和善正直的人品。
而起自己也以身作則,用實際行動為孩子做出表率,讓整個家庭都在和睦友愛的氛圍下。
當自己步入暮年以后,懂事孝順的孩子,也會盡力去贍養自己,給自己一個幸福的晚年。
老有所依,是所有老人最大的愿望,也是對自己前半生最幸福的反饋。
03
不離不棄的伴侶
再愛自己的父母,也會走在自己前面,終究不能指望他們能為自己保駕護航一輩子。
再孝順自己的兒女,也會成家立業需要經營自己的家庭,也無法時刻讓他們陪在自己左右。
唯有與自己風雨同舟的伴侶,能夠相扶相守陪自己從青春歲月,走到黃昏時分真正不離不棄。
正所謂:「少來夫妻老來伴,前人田地后人收。」
沒有誰的婚姻是毫無波瀾的,在同一片屋檐下生活,總會有無數的矛盾與問題會產生。
年少輕狂時,總會有說不完的甜言蜜語,道不盡的海誓山盟,最后能夠踐行的人去寥寥無幾。
垂暮之年時,吵吵鬧鬧幾十年,最后依舊選擇留在對方身邊,才算是對感情最浪漫的詮釋。
吵不散的婚姻,才是人生之中最寶貴的經歷,白頭偕老的伴侶,才是自己晚年最好的依靠。
無論有多大的矛盾都不要記仇,多一些包容理解,少一些抱怨指責,才能攜手走到終老。
04
足夠強大的自己
人這一輩子,最值得依靠的人其實并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只有自己才是人生的主角。
偏偏有太多的人,總是渴望別人的幫助,全憑著他人的提攜才能有勇氣奮勇向前。
又或是為了成全他人,不顧一切地犧牲自己,只是得到了虛無縹緲地贊許,委曲求全。
無論是哪一種,最終都不是憑借自己的實力,而是只有自己停在了原地不動,默默等待。
人生路上的風風雨雨,只有自己足夠強大了,才能走得踏實穩定,而不是只靠著別人幫助。
唯有這樣,自己才能夠足夠的勇氣與底氣,不依賴任何人而存在,也不會恐懼和忌憚什麼。
常言道:「靠天靠地不如靠自己,求天求地不如求自己。」
這條漫漫人生路,終究還是要自己一步步走下去,別人最多只能錦上添花,或是雪中送炭。
若自己不夠強大,縱然有貴人想要相扶,終究有心無力,畢竟誰都不可能替別人扛一輩子。
生命只有經歷過荊棘,才能邁上鮮花大道,所以想成就人生,先要強大自己才是硬解。
很喜歡《刺猬的優雅》中的一句話:
「我們都是孤獨的刺猬,只有頻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見彼此內心深處不為人知的優雅。」
孤獨是人生的常態,它能讓我們重新認識自己,也能讓世界變得更加清晰。
俗世紛紛擾擾,我們每個人,也不過只是生命長河中的過客而已。
既然歲月不饒人,我們就要趁著自己尚有余力,保護好自己的這4個依靠。
父母,給予我們生命;子女,贍養我們晚年;伴侶,陪伴我們終生;自己,給予自己底氣。
余生,愿你我都能活出自己的別樣精彩,不枉來這人世間走一遭。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