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世紀的中國大地,是一個多政權爭奪的時代,宋、金、遼、蒙相互角逐,而最晚崛起的蒙古國,在成吉思汗的領導下,日益強大。滅遼之后,他把目標對準了金國,甚至後來還和宋聯手,共同消滅金朝。
而金國早已是風雨飄搖,完顏陳和尚作為金國忠孝軍的首領,更是不懼強敵,多次與蒙古軍交戰,屢立戰功。
倒回谷之戰,他率領忠孝軍大敗蒙古軍,而完顏陳和尚英勇善戰,被譽為「金國最強的將領」。他的一生是怎樣的呢?他又是如何在金國的最后時刻,奮力抗爭,殉國而死的呢?
忠孝軍是金國晚期為抵抗蒙古入侵而建立的一支精銳部隊,其組成非常復雜,由在蒙古侵略過程中投附金朝的各族組成,包括畏兀兒、乃蠻、羌、渾及中原被俘逃來的漢人。
這些人都有著對蒙古的仇恨和對金國的忠誠,因此軍紀嚴明,勇于作戰,所過之處,秋毫不犯,深得民心。
忠孝軍的戰術也十分靈活,他們不僅能使用重裝騎兵的沖鋒戰法,還能使用輕騎兵的游擊戰法,甚至還能使用火器作戰。
他們的騎射水平也很高,能夠在馬上或下馬時射中敵人。他們的裝備也很精良,不僅有鐵甲、弓箭、刀劍等,還有火槍、火炮、火箭等。
忠孝軍的首領也都是杰出的將領,他們有著豐富的戰斗經驗和指揮才能,能夠根據敵情和地形,靈活調整戰略戰術,取得戰場的主動權。他們的名字都是金國抗蒙史上的傳奇,如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完顏陳和尚、蒲察官奴等。
完顏陳和尚,小字陳華善,另有翻譯為完顏禪華善。
他是金國末年的一位著名將領,曾于大昌原之役等戰役中擊敗蒙古軍隊。
他出生于1192年,是金國蕭王完顏秉德的后裔,父親是階州軍事完顏乞哥。他從小就有著讀書寫字的才華,曾經讀過孝經、左傳等經史典籍,能寫出優美的詩文,也被視為儒將。
1213年,蒙古軍攻入金地,占領了他的家鄉豐州。當時他才二十歲,被蒙古軍俘虜,受到蒙古將領的器重,供役于木華黎之子安童賬下。他的母親仍留在豐州,由族兄完顏斜烈奉養。
他趁機以探望母親為名,逃離了蒙古軍,與完顏斜烈劫殺監卒,奪馬十余匹,奉母南逃。不料被蒙古兵發覺,合騎追擊。他們棄馬走小路,得以逃脫。母親年高不能行走,載以鹿角車,二人共挽,南渡黃河,歸附金朝。
金宣宗聞知他的事跡,以完顏斜烈有世爵授都統,完顏陳和尚試補護衛,宣宗知其有才,未幾轉為奉御。后因其兄完顏斜烈戰功卓著,先后被封為侍衛、紫薇軍督尉、忠孝軍提控等職。
完顏陳和尚在金朝抗蒙戰爭中,屢立戰功,被封為定遠大將軍、平涼府判官、世襲謀克等職,是金國最受尊敬的將領之一。他的主要戰功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在大昌原之役中,以八百騎的忠孝軍,擊敗了赤老溫率領的八千名蒙古軍隊,解除了蒙古軍對慶陽的圍困,為金國保住了關河防線的重要一環。這是他第一次以忠孝軍的首領出戰,也是他最著名的一次戰役。
二是在衛州之戰中,與完顏合達、移剌蒲阿等將領合力擊敗了史天澤率領的蒙古軍,為金國贏得了一場重大的勝利。這是他第一次與蒙古名將史天澤交鋒,也是他最輝煌的一次戰役。
三是在倒回谷之戰中,以三千騎的忠孝軍,翻山越嶺,與速不台率領的四萬蒙古騎兵在山谷中交戰,斬殺蒙古騎兵兩萬余人,大敗速不台。
這是他第一次與蒙古名將速不台交鋒,也是他最慘烈的一次戰役。
四是在三峰山之戰中,與移剌蒲阿、完顏合達等將領,率領忠孝軍和其他金軍部隊,與拖雷率領的蒙古軍在鈞州以南的三峰山展開會戰。這是他第一次與蒙古大汗窩闊台的弟弟拖雷交鋒,也是他最后一次戰役。
三峰山之戰是蒙古滅金的一個重大戰役,也是金國最后的一次抵抗。當時,蒙古軍已經攻到了金國的首都汴京(今開封)城下,金國哀宗完顏守緒命令完顏合達等將領率軍北援,試圖解救汴京。完顏陳和尚作為忠孝軍的首領,也隨軍出征,希望能夠再次打敗蒙古軍,挽救金國的危局。
然而,他們沒有料到,拖雷已經率領蒙古軍繞過潼關,越過秦嶺,從西南方向攻入金國境內,借道南宋,沿漢水而上,直奔汴京。
拖雷的軍隊在途中遭到了金國的抵抗,但都被他一一擊破。當他得知完顏合達等人率軍北援時,他立即派出一部分兵馬跟蹤騷擾,另一部分兵馬則與窩闊台的部隊會合,準備在三峰山設下埋伏,一舉殲滅金國的主力。
完顏合達等人并不知道拖雷的計劃,只是一心想要趕到汴京,救援哀宗。他們的軍隊由于長途奔襲,糧草不足,士氣低落,而且又遭到了蒙古軍的不斷騷擾,疲憊不堪。
當他們到達鈞州以南的三峰山時,正遇到了突降的大雪,更加增加了他們的困難。而蒙古軍則習慣于在寒冷的氣候下作戰,士氣高昂,裝備精良,戰術靈活。
蒙古軍先是圍住了金軍,輪流休息,等待時機。然后,他們故意讓開一條通往鈞州的路,誘使金軍逃竄。當金軍從這條路上突圍時,蒙古軍突然發起了猛烈的攻擊,金軍頓時陷入了混亂。
完顏合達、完顏陳和尚、移剌蒲阿等將領都奮力抵抗,但無濟于事。金軍被蒙古軍殲滅了大部分,只有少數殘兵逃脫。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都戰死了,完顏陳和尚則被蒙古軍俘虜后,被砍斷腳,割開嘴,噴血大罵不屈而死。
三峰山之戰,是完顏陳和尚最后一次展現他的忠勇和智慧的戰役,也是他最后一次為金國而戰的戰役。他雖然戰死,但他的名聲卻永垂不朽,被后人稱為「金國最強的將領」。
完顏陳和尚不僅是一位杰出的將領,也是一位有著高尚人格的人。他的人格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忠誠。他對金國和金朝皇帝有著堅定的忠誠,即使在金國危亡之際,他也沒有選擇投降或逃避,而是義無反顧地為國捐軀。他曾經說過:「我生為金國人,死為金國鬼,不愿為蒙古奴。」 這是他對金國的忠誠的最好體現。
二是勇敢。他在戰場上表現出了無畏的勇氣,不懼強敵,不惜犧牲,多次與蒙古軍交鋒,取得了輝煌的戰績。他的戰斗力和指揮能力都被蒙古軍所敬畏,被稱為「金國最強的將領」。
他的勇敢也感染了他的部下,使他們能夠在危急關頭,與他同生共死。
三是智慧。他不僅有著豐富的戰略戰術知識,還有著廣博的學識。他曾經讀過經史典籍,能寫出優美的詩文,也能制作精良的火器。他的智慧使他能夠在戰場上靈活應變,制定出合適的作戰計劃,也使他能夠在戰場之外,為金國的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做出貢獻。
完顏陳和尚的人格和影響,不僅在金國,也在蒙古、宋、元等國都有著廣泛的傳播。他的事跡被后人編入了《金史》、《元史》、《宋史》、《明史》等正史,也被后人寫成了《忠孝軍傳》、《金國忠孝軍將領傳》、《金國忠孝軍將領列傳》等野史。
他的詩文被后人收錄在《金國詩選》、《金國詩話》、《金國詩鑒》等文集。他的火器被后人仿制或改進,成為了中國火器史上的重要一環。
完顏陳和尚,是金國歷史上的一顆璀璨的明星,是中國歷史上的一位杰出的人物,是世界歷史上的一位偉大的將領。他的忠誠、勇敢、智慧,為后人樹立了一個光輝的榜樣,值得我們永遠敬仰和學習。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