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張凌赫主演的《寧安如夢》,從第30集開始,劇情已經發展到了最催淚的環節。
公主和親遠嫁,姜雪寧被薛姝用了私刑,姜雪慧無奈成了側妃,唯一讓人寬慰的是,謝危終于明白了自己的心意,動情又克制的親吻了姜雪寧的額頭(后面還有強制吻的一幕)。
親眼見證現場的姜爹瞳孔地震。
多虧是姜爹看到,而不是姜雪寧的母親。
否則這個女人又要在家里掀起多大的動靜,可想而知。
不怪姜雪寧上一次成了人人唾罵的妖后,這位母親的所作所為無不讓人感到窒息。
18歲前,養母灌輸「你要成為人上人,才不會受欺負」的道理,18歲后,生母灌輸「你就是個鄉野粗鄙丫頭,啥也不是」的論調。
冷熱夾擊,姜雪寧才變得冷漠無情,辜負了那麼多真心待她的人。
飾演姜雪寧生母的孟氏,是已經出道30多年的翁虹。
她曾是1989年的亞姐冠軍,年輕時被冠為「玉女」,如今時光荏苒,只能演婆婆媽媽的輩分了。
這部劇中的幾個老演員,表現力真是沒得說。
古裝美男黃海冰,搖身一變成了奸臣薛遠,玉女翁虹,成了刁鉆惡母。
一點都不違和,還能把人氣得翻幾跟頭。
追尋孟氏日常對姜雪寧的點點滴滴,不難發現她的糾結之處。
心是好的,卻口出惡言。
舉個現代的例子:
孩子夜不歸宿,母親明明擔心得以淚抹面,見面第一句話就是「你怎麼不死在外頭」
這種獨屬于中國式家庭的養育觀念,放到現在也是比比皆是。
在原著中,姜雪寧和生母至死都未和解,但在劇中,早就出現了和解的苗頭。
姜雪寧有一個情緒穩定、愛妻愛女的父親,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溫柔的姐姐。
風暴的源頭自始至終都在孟氏身上。
從回到姜府開始,孟氏就想要抹除她身上自由散漫的氣質,理由是大戶人家不得和鄉野丫頭一樣沒規矩。
初心絕對沒有問題,但處理的方式有問題,非打即罵,反而令心氣高的姜雪寧更加叛逆。
姜雪寧幼時跟隨婉娘在鄉下受盡欺凌,是婉娘的強勢性格才保她無虞。
耳濡目染,她的個性也與婉娘有了幾分相似。
這種強勢性格,在逆境中是保命技能,可在大戶人家,只能被視作粗鄙沒教養。
若孟氏能循序漸進的和她溝通,即便改不掉性格,也不會到母女反目的地步。
每一次在教訓女兒的時候,孟氏都是語言刻薄惡毒,更是拿姜雪慧和她對比拉踩。
本就氣憤姐姐偷走了她18年的姜雪寧,一聽到這種話就會炸毛,對母親的恨意更深。
網友將孟氏對姜雪寧的親情關系,稱為「非暴力溝通」、「打壓式教育」……
例子一:
姜雪寧在伴讀期間,被薛姝以逆黨之罪牽扯陷害,幸好有張遮出面,才化解了災禍。
回到家中,孟氏見到女兒平安歸來,明明前一刻還喜形于色……
待女兒走到近前,立馬拉下臉開始數落。
爹爹急切的詢問在宮內發生了何事,姜雪寧本是開開心心的表示自己無事。以為回到家中,迎接自己的是避風的港灣。
就算不夸她在宮內機智應對,也該寬慰她受到委屈和驚嚇。
可是孟氏卻劈頭蓋臉的指責「那麼多伴讀,為什麼偏偏就是你出事呢?」
然后就要姜父問她「你是不是該問問她,她自己到底做了些什麼」
好窒息。
類似于現在的孩子在學校被霸凌了回家訴說委屈,父母卻責怪他「為什麼只欺負你不欺負別人呢,找找自己的原因」
聽到此話的姜雪寧立刻怒氣值上升,接下來自然就是冷臉懟過去。
收到這種回饋的孟氏,自然是火上澆油,更加憤恨婉娘將親生女兒教成了如此執拗的性子。
當養女姜雪慧前來寬慰時,她才冷靜下來,說「我知道未必是她的錯」
然后又是忍不住將兩個女兒拉在一起比較,越比越恨姜雪寧的不爭氣。
下一次母女再碰面,免不得又是相看兩生厭了。
例子二:
姜雪寧卷入調查逆黨一案中,多日未回還差點喪了命。
在謝危和張遮的相助之下,才安全無恙的回到家中。
畢竟是未出閣的貴女,和單身男子相處多日傳出去很難聽,但姜雪寧此舉也是為了燕家清白,姜尚書覺得人沒事就好,此事以后不提就是。
孟氏卻覺得女兒過于自我,完全不把自己的命當一回事,不能輕易饒過她。
她是后怕至極,又氣又急眼淚都差點掉出來:「逆黨的事你也敢招惹?你有幾條命啊,你就不怕死嗎?」
有那麼一瞬間,姜雪寧感受到了來自母親的心疼和擔憂,低垂眼眸不敢再出聲頂撞。
雖然遭受了責罵,心里想必也是暖暖的。
姜雪慧擔心姜雪寧又不高興,趕緊解釋說:妹妹別往心里去,母親只是太過擔心你。
但隨后孟氏就開始陰陽怪氣:「我是擔心,擔心她萬一出了什麼事情,會連累咱們整個姜家」
真是掃興至極。
明明是擔心她的安危,偏要嘴硬說怕她連累家里。
對女兒的愛從不宣之于口,用打壓式的語言去表達自己的愛,這誰能領情?
姜雪寧自然是聽不得這樣的話,立馬就懟了回去。
你看,這對母女的溝通每次都是以這樣的場面結束:
一個失望至極要和家里劃清界限,一個氣得眼淚打轉覺得她是白眼狼。
孟氏想要的只是女兒理解自己的苦心,卻次次一說話就陰陽怪氣,最后將女兒的心越推越遠。
真是東亞父母的通病啊。
劇中把孟氏這個人物改得更有層次感,增添了些許人情味,其實這樣也是更符合人性邏輯的。
之所以說劇中母女倆有和解的苗頭,就是從例子二里看出來:翁虹把孟氏刻畫得很立體,眼里的擔憂,嘴里的言不由心,皆是戲。
觀眾由此可以理解孟氏其實是愛著自己女兒的,只是不善于表達。
但為何又與姜雪慧如此交心呢?
因為姜雪慧是她親手養大,彼此了解脾性,她性格溫婉更合母親心意;
姜雪寧從一開始就帶著怨恨而來,孟氏所做的不是加倍補償寵愛,而是變本加厲的打壓她,妄圖改變她(酷似婉娘)的性格。
在劇集第32集,姜雪寧和孟氏確實已經和解了。
母女分別之前終于彼此敞開心扉,觀眾看著都舒心。
將原著的遺憾改成了圓滿的走向,就連原著黨都覺得很滿意,都知道「子欲養而親不待」,其實親子關系也是一樣,把話說開了,早點解決矛盾,此生才不留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