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托爾斯泰,是天才,但對狄更斯,他佩服不已,開口就說:
狄更斯是一個世紀里,我所曾見過的唯一的一個天才。
梵高也是天才,對狄更斯也是敬佩不已,他說:
我的人生目標,就是把狄更斯和那些畫家筆下的日常生活通過我的畫筆表現出來。
狄更斯年少的時候,備受貧窮困擾,可他卻暗自決定,一定要做一個學識豐富的紳士,可十幾歲,他就因貧窮被迫輟學,進了工廠當學徒。
狄更斯覺得,這輩子完蛋了。
但他并沒有放棄自己的夢想,而是不斷追尋,他討厭貧窮帶來的苦難,在他看來,貧窮就是一種極大的罪惡。
後來,他通過自己的努力,成了打字員,隨后又成了記者,當了作家。
1838年,《霧都孤兒》問世,他講了一個混亂的社會,一個被貧困折磨著的孩子的沉浮,然后告訴我們,就命運而言,休論公道,但這個世界一切都有因果。
01
人是被拋到這個世界來的。
你會來到一個富裕的家庭?還是來到一個家徒四壁的家庭?你會生于一個有文化的家庭?還是一個粗魯的家庭?
這些你都沒法決定,你唯一能做的,就是聽任命運的安排,這件事沒什麼公正可言。
奧利弗似乎很不幸,他在習藝所出生,剛生下來,母親就死了,誰也不知道他的父親是誰。
在教區醫生將這個小東西領入這個充滿悲傷和苦難的世間很久以后,人們都還十分懷疑,是否值得給他取個名字,因為看這小東西,多半是活不了幾天的樣子。
有一段時間,他喘著氣躺在床上,徘徊于生與死之間,而且在別人看來,他明顯更親近死亡。
但奧利弗頑強地活了過來,使得教區從此添加了一份新的負擔。
從此,奧利弗成了教區收養兒,成了一個貧民習藝所的孤兒。
撫養奧利弗的,是一個貪婪、并且不太善良的女人曼太太,她把教會給孩子們的伙食費扣留下來大半,讓孩子們一個個缺衣少食,導致大多數孩子都夭折了。
只有教區管事下來檢查的時候,曼太太才會將孩子們打掃干凈,讓他們臟兮兮的臉蛋重新顯露出來,還給他們的嘴上擦點奶油和面包屑,裝作為孩子們盡心盡力的樣子。
所以,奧利弗九歲了,還是一個蒼白、瘦弱的孩子,個頭矮小,渾身無肉,他被教區管事帶回習藝所。
奧利弗以為,他從此擺脫了饑餓苦難的生活,可是沒想到,更大的苦難才剛剛到來,他們每天都被饑餓纏繞,但所有人都不敢吭聲,有一天,奧利弗餓得受不了,對教區廚師說:
求您,先生,我還要再添一點兒。
廚師不敢置信地看著奧利弗,不敢相信這個孩子竟敢提出這樣一種無禮的要求。
他將奧利弗的行為告訴教區的管事,大家一致覺得,奧利弗是養不熟的白眼狼,根本不懂得感恩,有人感嘆:
那孩子將來準得被絞死。
一個饑餓的孩子,只是想再喝一點兒粥,竟被當作某種大逆不道,而很多人,吃得肥頭大耳。
這就是命運,殘酷,不公,善良的人在受苦,不善良的人卻活得很好。
02
自從奧利弗想再添一點兒粥之后,教區管事的人們決定,不能將這樣一個孩子留在教區,他們要將這個孩子打發出去,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去做學徒。
可是奧利弗太小了,太瘦弱了,根本沒人要他,教區就提出,誰要是收了奧利弗,可以給他一筆錢作為補償。
為了將奧利弗打發出去,教區管事煞費苦心。
幾經波折,奧利弗終于被一個殯葬員領走了,成了棺材鋪里一個小學徒。
可是第一次參加出殯活動,奧利弗就知道,自己對這一行不感興趣,可是主人告訴他:
你很快就會習慣的,習慣以后你就完全不在意了。
一個月之后,奧利弗的試用期滿了,他正式成為一個學徒工。
有一天,棺材鋪的諾亞辱罵奧利弗的母親,說他母親厚顏無恥,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東西,奧利弗憤怒不已,奮起反抗,將諾亞推倒在地,一把掐住諾亞的脖子。
諾亞被嚇到了,他大聲尋求幫助。
奧利弗被關了起來。
這樣的生活,他再也無法忍受了,他決定逃走,哪怕從此流浪天涯,也在所不惜。
終于,奧利弗逃了出來,他走了很遠的路,身上的錢沒了,他討不到吃的,這世界有無數門,但沒有一道門為他開著。
就在他又累又餓,幾乎絕望的時候,一個叫做道金斯的男子拯救了奧利弗,將他帶走了。
奧利弗覺得自己得救了,對他的伙伴充滿感激,他希望能幫助到他的朋友,可是他發現,這是一群有組織的小偷,專門干行竊打劫的事情。
有一次,奧利弗跟他們一起上街,同伴行竊的時候被人發現了,為了保護自己,他們出賣了奧利弗。
奧利弗什麼都沒做,卻被當成扒手,所幸被竊的老先生布朗洛是一個好人,他從警察手中將奧利弗帶出來,精心照顧他,讓奧利弗感受到了人間少有的溫暖。
所謂命運,就是我們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是它要給你什麼東西,你就不得不接住。
03
奧利弗被好心的布朗洛救了,但他也大病一場,險些死去。
太陽升起又落下,落下又升起,他直挺挺地躺在床上,飽受高燒的折磨,本就消瘦的身體,日漸消瘦下去。
面對照顧自己的貝德文太太,奧利弗悲從中來,但他感到自己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溫暖,可是想到自己的命運,他說:
天國離我們很遠很遠,他們在那里都非常快樂,誰也不愿從天上下來,來到一個窮孩子身邊。
也許他想到了自己的母親,他又充滿希望地說:
她要是知道我病了,那她即使在那里,也一定會可憐我的。
此時,奧利弗身體極其虛弱,才說了幾句話,仿佛就消耗完了他的力氣,他疲勞極了。
在貝德文太太的悉心照料下,奧利弗逐漸恢復著,但他實在太虛弱了,休息了三天,依然不能下地行走。
他盯著屋子里的一幅畫看得出神,貝德文問他:
你喜歡畫兒嗎?
奧利弗眼睛盯著畫,嘴上說:
我見到的太少了,說不上喜歡不喜歡。
一個人要經歷很多,才知道自己真正喜歡什麼。
此時的奧利弗,不知道自己喜不喜歡畫,但他知道,自己喜歡畫中那個太太,她在畫中,那麼漂亮,那麼溫和。
布朗洛前來看望奧利弗,對這位救命恩人,奧利弗充滿敬重,他試著站起身來迎接自己的救命恩人,可是由于太虛弱,一下子就跌坐下來。
時間流逝,奧利弗身體漸漸康復了。
他請求布朗洛:
別再把我趕出去,讓我流浪街頭,不要讓我回到原來生活過的可怕的地方。
布朗洛同情奧利弗,也喜歡這個可憐的孩子,他聰明,可愛,對人世間的善充滿感激。
他告訴奧利弗:
你不用擔心我會拋棄你,除非你自己使我不得不那樣做。
然而,另一邊,奧利弗的那些小偷朋友,卻試圖將他抓回去,讓他重新回到地獄。
在布朗洛家里,奧利弗十分希望能為自己的恩人盡一點綿薄之力,恰好這時,布朗洛先生要給書攤老闆把書送回去。
奧利弗自告奮勇。
然而,他不知道,災難就在外面等著他。
所謂命運,就是它強加給你的東西,你不得不接受,貧窮,苦難,甚至死亡,都是這樣。
這些東西也許就在前面等著你,但你無從得知,只能決定當下該做什麼。
04
奧利弗走出布朗洛先生家后,他開心極了,因為他終于可以為自己的恩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了。
然而,他剛走出去沒多久,就被自己那些小偷伙伴給抓了回去。
苦難的生活,再一次撲面而來。
他苦苦哀求,可那些人鐵石心腸,無動于衷,他們粗暴地對待他,要是他不聽話,就恐嚇他。
奧利弗的哀求,就像春日的清風一樣無力。
奧利弗重新成了一個賊,一個騙子,一個魔鬼,因為他被魔鬼抓回去了。
他本來是想為恩人做事,結果卻慘遭噩運,讓恩人覺得,他是一個騙子。
不僅如此,教區的管事,還來倫敦,將奧利弗說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小壞蛋,這讓奧利弗蒙受了許多不白之冤,教區管事還發出懸賞,要將奧利弗抓回去。
然而,此時的奧利弗,被抓到賊窩里,他想到他那些仁慈善良的朋友,就心急火燎,他想要告訴那些善良的人,他不是一個騙子。
也就在這時候,道金斯等真正的小偷,正在準備執行一個瘋狂的計劃,他們打算入室搶劫,而奧利弗,就是他們的工具。
奧利弗恐懼得要死,也難過得要命,但他無力逃脫。
那些人逼迫他進去開門,奧利弗悲哀地服從,剛進去,就被發現了,計劃失敗,奧利弗再次被自己的同伴拋棄,身上還中了一槍。
被拋棄后,求生的本能讓奧利弗步履蹣跚地走著,他走到一家人門前,抬頭一看,才發現這就是他們準備打劫的那家人。
一認出這個地方,奧利弗就生出一股恐懼,使他一心只想逃跑。
但奧利弗是幸運的,他再次遇見一家很善良的人,這家人救了他,讓他告別了苦難的生活。
在這世間,有時候善良不一定會得到善報,但行善卻不會讓我們的良心受到折磨。
命運沒有公正可言,但你永遠可以選擇善良,善良本身就是回報。
05
奧利弗再次得到了善良人的細心照料,他擁有了人生最幸福的時光。
這一家人,善良,仁慈。
他們給奧利弗的生命帶來光。
與此同時,他也想到了布朗洛先生,他覺得自己有些忘恩負義,可他對這些善良的人充滿希望和信心,他說:
他們要是知道我是如何快樂,我肯定他們一定會非常高興。
他真希望能回去看看那慈祥的老先生。
三個月的時間,一晃而逝,奧利弗由衷地感激這一切。
春天去了,夏天又來,萬物都欣欣向榮,自顧自地做著自己。
就在這時候,一抹不祥的陰影卻突然降臨,善良的露絲生病了,隨時都有喪命的危險,奧利弗多希望自己能幫上這些可愛的人。
可是他太小了,對很多事情都太無力了,他只能祈禱命運不要太殘酷。
幸好,露絲奇跡般的恢復了。
後來有一天,奧利弗在家里發現兩個小偷鬼鬼祟祟的,他仔細一看,才發現那就是他認識的那些人,他覺得,這些人肯定是想抓他回去,奧利弗害怕極了。
但生活又回歸平靜,什麼也沒發生。仿佛一切只是一場夢,但誰都知道,平靜的背后,恰恰是波瀾還在醞釀。
世界該破碎的,依舊破碎,該幸福的,依舊幸福,善良的人繼續善良,作惡的人還在作惡,就在這一切平穩地進行著的時候,奧利弗的身世之謎,卻逐漸有了眉目。
原來,他竟是某個大戶人家遺落在外的孩子,是一場名利陰謀的受害者,這一切漸漸浮出水面。
可這世間,作惡者依舊在負隅頑抗,覺得消除一切能證明孩子身份的證據,就可以高枕無憂,可是他們的談話,被另一個良知未泯的姑娘聽到了,她就是南希。
這世間最牢不可破的話,就是最真實的話。
是陰謀,就有破碎的時候,即便他人不曾看破,也騙不了午夜醒來時備受折磨的良心。
06
南希是小偷,可是她是一個善良的姑娘。
看見善良的奧利弗遭受的苦難,她滿心同情,可是她幫不了奧利弗。
得知奧利弗有了幸福的生活后,她真心為這個孩子高興。
隨后,她又聽到了同伴的陰謀,她決定,將這一切告訴露絲,希望露絲能夠保護奧利弗,揭開奧利弗的身世之謎,讓他在塵世獲得幸福。
露絲得知后,心急如焚,一方面,她確實想解開奧利弗的身世之謎,另一方面,她覺得自己不能辜負南希的信任。
于是,她找到布朗洛,將自己所得知的情況告訴他。
最終,他們制定了一個計劃,希望能解決這件事情,將那些罪犯繩之以法。
這一群好心的人,按計劃行事,他們也終于找到了罪犯的把柄,罪犯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奧利弗的身世之謎也終于解開了。
然而,可憐的南希卻慘遭殺害。
她是善良的,可是這個世界并沒有善待她,她苦了一輩子,直到死也未曾獲得解脫。
奧利弗的身世之謎解開后,他獲得了一筆可觀的遺產。
布朗洛先生將奧利弗收為義子。
奧利弗的某些境遇改變了,他有了在這世間獲得幸福的可能,但他真的能獲得幸福嗎?
我們不知道!
幸福是簡單的,簡單是困難的,每個人都有選擇幸福的可能,但并不是每個人最終都能通向幸福。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不得不接受一些東西,上帝將有些人帶到富裕的家庭里,卻讓他們疏于自我管理,一味沉迷于酒色財氣,上帝將一些人帶到貧困的家庭里,卻給了他們聰慧的心靈,給了他們找到自己的覺性。
我們每個人都帶著枷鎖和束縛成長,去尋找真正的自己,有些人最終擺脫了枷鎖和束縛,找到了自己,有些人卻永遠找不到,只能不斷沉迷。
這一切,不是命運的規定,而是自己種下的因果。
07
在這世間,有一個很簡單的真理,種什麼因,就會得什麼果。
狄更斯的小說里,奧利弗選擇善良,最終是善良的,即便他因此受了很多苦,但是他最終得到了這個世界投來的善意,在他人生最艱難的時候,都遇見了愿意拉他一把的人。
選擇善良,這是他種下的因。
被善良地對待,這就是果。
但一個人選擇付出,不應該僅僅是為了回報,而應該是為了自己的靈魂。
很多時候,我們無從得知自己將會面臨什麼,但我們始終可以自己決定要做什麼。
命運沒有公正可言,但人世間必然存在因果關系。
我們生在什麼樣的環境里,這是我們無法決定的命運,但我們最終會活成什麼樣子,是我們的選擇和行動所決定的。
這就是世間最大的真理,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