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皇帝在位期間,為清朝奠定了非凡的基業。他弱冠之年就平定三藩之亂,穩固了滿清政權;中年時期多次發動對外戰爭,大力擴張領土,使清朝國力達到鼎盛;晚年又采取懷柔政策,確保邊疆的穩定。可以說,沒有康熙的悉心經營,就不會有清朝「康乾盛世」的輝煌。
但是,這位英明神武的君主在晚年的時候,在繼承人的問題上卻出現了失誤。他的這個決定,直接導致了日后皇室骨肉相殘,兄弟鬩墻,還在民間釀成了一樁兩百多年來難解的歷史疑案。
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這漫長的時光中,他選擇了自己的二皇子作為太子,來培養他成為未來的皇位繼承人。
二阿哥從小就受到康熙的寵愛,八歲的時候就被封為皇太子。生性聰明,又兼職太子之位,深得康熙的喜愛。他沉醉在皇太子的榮耀中,漸漸養成了驕縱跋扈、任性妄為的脾性。
康熙對二阿哥寵愛有加,但看在眼里卻也很是擔憂。他多次勸導二阿哥要謹慎自持,要多向兄弟們學習,但二阿哥向來我行我素,不把父皇的教導放在心上。
就這樣,在二阿哥身邊慢慢形成了一批溺愛他的心腹,這使他的行為更加無法無天。有一次,康熙讓二阿哥去城外狩獵,他不但推脫不去,還在宮中大擺酒宴,與一幫敗類狎妓戲。
康熙勃然大怒,這才認定二阿哥確實不堪大用。
1700年,康熙終于以「不敬不孝」為由,廢黜了二阿哥的太子之位。沒有了皇太子名分的二阿哥,不再像從前那樣驕矜,他變得低調起來,也不再參與朝政,與康熙的關系雖有裂痕,卻也沒有惡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二阿哥被廢后,太子之位出現空缺。康熙共有九子,除去已被廢的二阿哥,還剩八人。他們個個都想奪得皇太子之位,個個都看準了這千載難逢的良機。
大阿哥八阿哥聽說父皇廢黜二阿哥的舉動,便獻計要父皇傳位于自己。他還進諫父皇,想要除去二阿哥這個隱患。康熙大怒,認為大阿哥心術不正,想要兄弟鬩墻,奪嫡還不夠,竟然要弒君篡位。
從此對大阿哥徹底失望,決不會讓位于他。
三阿哥和五阿哥都是書生氣質,沒有過人的政治手腕和膽識,也就漸漸被排除出皇位競爭的行列。六阿哥形容丑陋性格乖戾,康熙也不看好他。
剩下的四弟雍正,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這三人成為了奪嫡的最大競爭對手。
十三阿哥自幼聰慧,但過于深沉,也沒有招人喜歡。十四阿哥勇武多謀,康熙曾經非常看重他,讓他去鎮守西北邊疆,有傳言說康熙有意讓他繼承大統。
而四弟雍正不同,他愛讀書,精通文史典籍,且性格溫和穩重,深得民心。在諸皇子中,雍正最得康熙喜愛。康熙晚年體弱多病,處理朝政疲于奔命,這時雍正就在一旁細心照料,頗有些嫡長子的架勢。
三人鼎立,你方唱罷我登場,朝中派系林立,互相攻訐。雍正和十四阿哥勢力最大,曾一度在朝堂上當眾爭執不下。康熙皇帝親自調停才將事態平息。可見皇位之爭已是白熱化。
民間流傳雍正篡改遺詔之說
1722年,康熙在位六十一年后駕崩。根據遺詔,四阿哥雍正繼位成為新的皇帝。
在這件看似理所應當的皇位傳承中,民間卻流傳開了一樁疑云。
有傳言說,康熙的遺詔上原本寫的是傳位于十四阿哥,但雍正一黨暗中篡改了遺詔字跡,在「十」字上加兩畫,變成了「四」,于是十四阿哥的地位就被篡奪了。
這種傳言甚囂塵上,一時之間人心惶惶,對雍正的合法性產生了質疑。甚至還有人傳言,雍正是在康熙還在世時,先下毒手除去了父皇,然后偽造遺詔登上了皇位。
這些傳言雖然缺乏證據,但卻在民間廣泛流傳,并代代相傳。直到兩百多年后的今天,仍有人深信雍正是通過篡改遺詔奪得皇位的。
這場爭議,兩百多年來始終籠罩在雍正的頭上,成為清史上的一大疑案。
2013年公布的康熙遺詔中明確其為嗣
雍正是否篡改遺詔奪位,這場爭論一直持續到21世紀。終于,在2013年,歷史學界找到了破這場爭議的關鍵證據——由檔案館公布的康熙親筆遺詔。
這份親筆遺詔字跡清晰,又有清朝皇室專用的印章確認,它清清楚楚寫道:「四子人品貴重,宜承繼大統。」
由此可見,傳位于四阿哥雍正,正是康熙皇帝的親自決定,而雍正也就是合法正統的皇帝。
其實,這已經在歷史學界得到廣泛的認可。康熙晚年多病,邊疆軍務繁重,雍正才是唯一在父皇身邊照料的兒子。康熙也十分看重雍正的學識才能,認為他最適合執掌大統。
而十四阿哥由于在西北鎮守邊疆,距離權力中心過遠,實際上早在康熙決定傳位之前,就已經被排除在繼承人之列了。
可以說,親筆遺詔的出現,最終洗刷了雍正兩百年來的誣蔑,證實了他正統合法的皇帝地位。這也為歷史畫上了一個滿意的句號。
避免再出現兄弟奪嫡的慘劇
在位期間,雍正為了防止未來再出現奪嫡的慘劇,進一步改革了皇位繼承的制度。
他頒布詔書,規定皇帝不在世時,由皇帝親筆遺詔密藏于乾清宮匾額后面,只有在皇帝駕崩后才能公開,以絕后患。這就避免了由皇帝公開立儲可能導致的明爭暗斗。
同時,他還設立「預面成皇帝」的規則。這條規則規定,皇太子即使被廢黜,也可在父皇駕崩后重新登基成為皇帝,以維護皇室血脈的延續。
通過這些制度創新,雍正確保了未來皇位的順利傳承,杜絕了兄弟鬩墻奪嫡的可能,保障了國家的安定統一。
康熙立二阿哥為太子卻在晚年反目,導致多子奪嫡,爭斗不斷。雍正順利繼位后,民間卻流傳他篡改遺詔的傳言。
直到新證據出土,雍正的正統地位才獲得證實。其后雍正改革繼位制度,避免未來再出現奪嫡之禍。歷史終究還原了真相,為這段被時人頌揚的「康乾盛世」畫上了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