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CiCi媽媽說育兒
「認真聽課!」幾乎每個上了小學的孩子,父母叮囑最多的話就是「認真聽講、認真學習、認真做事」。這事家長嘴巴說起來簡單,孩子做起來實際上很困難,做到認真需要考驗孩子的專注力、自律性、自控能力等等。
培養孩子各種認真的習慣,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尤為關鍵。我們該如何通過多方面地努力訓練,讓孩子從日常生活中自然而然地養成學習、做事 認真地習慣呢?
在幼兒園階段,孩子們主要通過玩耍、游戲、活動等方式學習和成長,所以他們不會感到枯燥和厭倦。而小學的學習方式跟幼兒園截然不同,小學以課堂教學為主,老師講得比較多,學生動得比較少。
這就容易導致剛入學的孩子坐不住,甚至出現分心走神的情況。因此,我們在入學前就要讓孩子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并想辦法提升孩子的專注力。
家長常常容易忽略生活中瑣碎小事對孩子心智的磨練,比如整理玩具、穿衣服、做一些家務等等,在孩子步入幼兒園之前,往往孩子做事的認真仔細程度就是從這些小事中磨練的。
茜茜2歲多開始,每一次玩完玩具以后,我們都會要求她一起收拾:
并且在沒有收拾好剛玩過的玩具之前,不能再拿其他玩具。漸漸地,我就發現茜茜養成了認真收拾玩具的習慣。一個好習慣的養成,慢慢地再延伸到其它任務上去。時間長了,家長就會發現,大多數時候孩子都能高效認真地完成各種任務。
現在茜茜已經幼兒園大班,老師說她不僅上課聽講習慣比較好,而且做事比較認真,比如老師第二天要求帶什麼東西去學習,茜茜前一天晚上都會自己找好放到書包里,這一點真的特別省心!
我們想要讓孩子養成認真聽課的習慣,除了要求他具備認真的態度,還需要有一定的專注力,具有傾聽的習慣。
那麼讓孩子學會傾聽,我們可以從這兩方面入手:
1.讓孩子了解傾聽的禮儀。傾聽的禮儀包括:傾聽時,眼睛看著對方:別人說話時,不隨意插嘴、打斷;討論時把話聽完整后再發表意見;學會控制。讓大家都有表達的機會。
2培養孩子傾聽的習慣。我們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手:首先,教給孩子一些傾聽的方法。如:帶著問題聽;聽重點;聽、記、說相結合。其次,創造傾聽的機會與環境。
比如:讓孩子經常有機會在家庭中表達自己的想法,積極參與交流,學習傾聽:讓孩子聽清任務并嘗試完成;經常做些「傳話」「找話語中的錯誤」等小游戲,讓孩子學會仔細地聽,并在傾聽時進行積極的思考,提升傾聽的能力。
最后,及時給予鼓勵和表揚。
「細節決定成敗」,細節做得好不好,往往決定了孩子未來能夠到達的高度。對待細節的對錯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培養認真的態度和習慣,必須體現到具體的行為上:
比如孩子寫字時認真地對待每一個標點符號、筆畫順序等。只有關注到每一個細微之處,并落實到具體的行動之中,孩子才能真正做到認真對待。
平時茜茜練字都是我和孩子爸爸輪流教她:爸爸教的時候比較塊,平均半小時就能完成當天的練字任務;我教的比較慢,每次都得1個小時左右。為什麼我慢一點呢?因為孩子爸爸教的時候從來不會管孩子筆畫順序是否對,字是否對稱好看,就是只管孩子寫完了,像個「字」樣就行了;而我每次都會細心教茜茜字的筆畫順序、是否工整好看。
茜茜每次很不喜歡我教他練字,因為她說我太嚴厲了!我這個人比較摳細節,因為我覺得細節往往是決定成敗好壞的關鍵。
在行為習慣方面,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表率。要讓孩子養成認真做事的習慣,父母首先要認真對待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尤其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然而,很多父母跟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常常心不在焉、左顧右盼,讓孩子感覺他們是在應付差事,而不是高質量的陪伴。
其實,不管做什麼事情,我們都要全身心投入,不能抱著應付和敷衍的心態。父母的敷衍了事,很可能就會給孩子樹立凡事可以應付的「榜樣」;父母的三心二意,很可能就會給孩子傳遞可以「一心兩用」的信號。
CiCi媽寄語:關注CiCi媽媽說育兒,專注分享育兒&家庭教育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要給CiCi媽點個贊并分享給更多的人哦。有任何育兒疑問,都可以關注并私信我,看到都會回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