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磁共振」盡量不要做?多數人蒙在鼓里,這4個因素很重要
2024/03/10

導語:如今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醫療領域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醫療水平日益提高,醫療手段也變得越來越高明。

與以往通過把脈、問診的方式不同,現在的醫生們更多地依賴于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進行診斷。

這些設備的出現,使得我們能夠更早地發現身體中的潛在病癥,從而及時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在這些醫療設備中,磁共振成像技術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檢查手段,它利用強大的磁場和射頻脈沖,使人體內的氫原子核產生共振,從而生成人體內部結構的圖像。

這種檢查方式能夠清晰地揭示人體內部的組織結構和病變情況,對于早期發現一些潛在的疾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然而,盡管磁共振成像技術具有很多優點,但在實際的臨床實踐中,醫生們卻很少建議患者進行這項檢查,這是為啥呢?難道它會對身體帶來傷害?

磁共振檢查是什麼?

磁共振檢查是一種利用磁場和射頻脈沖進行的醫學影像檢查方法。

它基于原子核的自旋運動,通過施加射頻脈沖磁場,使原子核發生共振,然后通過計算機技術將人體組織所產生的信號重建成斷面圖像。

磁共振檢查在臨床中廣泛應用于顱腦、脊髓、關節、肌肉、脊柱等軟組織的檢查,因其無放射性損傷,無需「談核色變」。

為什麼「磁共振」盡量不要做?是因為磁共振中有輻射嗎?

磁共振成像這項無輻射的醫療成像技術,巧妙地利用磁場和安全的無線電波來繪制人體內部的精細圖像。

與CT掃描和X射線等帶有輻射的成像技術不同,磁共振成像并不會釋放有害的電離輻射,因此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安全的檢查方法。然而,盡管核磁共振成像能夠用于診斷多種疾病,包括婦科問題、心臟病、肌肉病、神經問題、骨骼問題等,且對身體并沒有損害,也沒有輻射,我們還是需要關注一些進行磁共振檢查時需要注意的因素。

之所以很多醫生不建議進行磁共振檢查,主要與以下這4點因素有關:

為什麼「磁共振」盡量不要做?多數人蒙在鼓里,這4個因素很重要

價格昂貴,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

磁共振檢查是一種非常昂貴的檢查方法,它的價格通常比其他常規檢查項目高出很多,由于其高昂的價格,許多家庭無法承擔這項費用,尤其是在需要多次檢查的情況下。

因此,醫生通常會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需要,仔細考慮是否需要進行磁共振檢查,如果患者的病情并不需要磁共振檢查來確診,醫生通常不會推薦進行該項檢查。

因為這樣做不僅會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而且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對于某些病例,其他更便宜的檢查方法可能已經足夠,而且同樣能夠準確地診斷病情。

受金屬物質的影響

對于某些患者來說,磁共振檢查是一種極具挑戰性的醫學影像學手段,特別是那些裝有心臟起搏器或身體內存在金屬支架的患者。

醫生在面對這類患者時,往往會建議他們避免進行磁共振檢查,原因在于,核磁共振檢查室內的強大磁場,可能會對體內的金屬物品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使得這些金屬出現移動。這種移動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身體影響。

強大的磁場可以使得金屬物品產生移位,而這種移位可能會對患者造成極大的危害,所以對于裝有心臟起搏器或身體內存在金屬支架的患者,進行磁共振檢查并不適合。

有些病癥并不適合做磁共振檢查

并非所有的病癥都適合進行磁共振檢查,病癥的診斷和治療都需要根據不同的病情來選擇最合適的檢查方法,這就是所謂的「對癥下藥」,不同的疾病需要不同的治療方式,檢查方式也是如此。

磁共振主要適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和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在進行磁共振檢查時,患者需要通過水分子進行參與,因為磁共振檢查需要借助體內的氫原子,通過磁振動來反饋給機器。

如果身體內部水分缺乏的話,那麼也是不建議進行磁共振檢查的,比如說對一些腸道疾病患者來說也是不適合的。

花費時間較長

當患者需要進行CT檢查時,由于其成像速度快,通常只需要一次短暫的掃描,結果就可以迅速得出,核磁共振檢查在操作上更加復雜,可能需要分為多個步驟進行。

核磁共振檢查需要使用特定的磁場和無線電波來生成人體內部的圖像,這種檢查方式通常需要較長時間,因為不同的身體部位需要不同的掃描時間和參數設置。如果診斷需要快速得出結果,這個時候CT檢查更合適,CT檢查的成像速度非常快,而且檢查結果可以迅速得出,這使得CT檢查在許多情況下非常有用,特別是當患者需要緊急診斷時。

哪些情況下需要做核磁共振檢查?

以下是一些常見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核磁共振檢查的情況:

頭部疾病:包括腦部腫瘤、腦出血、腦積水、腦梗塞、腦脊液異常、頭顱受傷等;

脊柱和骨骼疾病:核磁共振可以檢查脊柱和骨骼相關的疾病,如椎間盤突出、脊柱骨折、骨腫瘤等;

肌肉和軟組織疾病:核磁共振可用于評估肌肉、肌腱、關節和軟組織的損傷,如肌肉拉傷、關節炎、滑囊炎等;

乳腺疾病:核磁共振在乳腺癌篩查和評估乳腺病變方面具有較高的敏感性;

心血管疾病:核磁共振可以檢查心臟結構和功能,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炎等;

腹部疾病:核磁共振可用于檢查腹部器官和組織,如肝臟病變、腎臟病變、胰腺炎等;

盆腔疾病:包括檢查婦科病變、肛門直腸疾病、前列腺疾病等;

泌尿系統疾病:核磁共振可用于檢查泌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如腎結石、腎囊腫等。

進行磁共振檢查之前,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去除金屬物品

在進入磁共振檢查室之前,需要去除身上所有的金屬物品,包括金屬飾品、假牙、假肢、輪椅、病床等,這些物品可能會對磁共振成像產生干擾或偽影。

避免化妝和美甲

部分化妝品和指甲油中含有金屬成分,可能會對磁共振成像產生影響,因此建議在檢查前不要化妝和美甲。

空腹檢查

如果是進行腹部磁共振檢查,需要空腹進行,一般需要保持空腹4-6個小時,才能保證檢查結果的準確性。

告知醫生病史和用藥情況

在進行磁共振檢查前,需要向醫生提供詳細的病史和用藥情況,包括目前正在使用的藥物、過去接受過的治療等,這有助于醫生更好地評估患者的病情和檢查的必要性。

兒童可以做磁共振嗎?

兒童可以做磁共振。

磁共振檢查沒有輻射,對兒童生長發育不會造成影響,屬于安全性較高的一種檢查方法。

另外,磁共振檢查對于腦組織、軟組織的顯影更為清晰,有利于臨床診斷和療效的判斷。

但需要注意的是,磁共振檢查需要的時間比較長,大概需要20~30分鐘,對于年齡比較小的兒童建議在進行磁共振檢查時使用鎮靜劑進行輔助。

閱讀延伸:磁共振更好還是CT更好?

磁共振和CT檢查各有優缺點,沒有絕對的好壞之分,需要結合患者自身情況選擇適合的檢查方式,以下是兩者的區別:

原理和應用范圍:磁共振是通過磁場和射頻脈沖讓人體某一組織或部位發生共振,從而產生圖像,對肌肉、韌帶、關節、脊柱、四肢、頭顱等部位有很好的診斷價值,特別是對腦組織、軟組織、韌帶、軟骨等部位的檢查具有優勢。而CT檢查是利用X射線對人體某一部位進行掃描,具有較高的密度分辨率,對骨骼、肺部、腹部等部位的疾病檢查具有優勢。

檢查時間和價格:磁共振檢查時間較長,價格較高,而CT檢查時間較短,價格較便宜。

輻射劑量:CT檢查需要使用X射線,對人體有一定的輻射劑量,而磁共振檢查沒有輻射。

綜上所述,對于需要檢查的部位和疾病類型,醫生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檢查方式,所以沒有哪一種檢查方式是絕對更好的,而是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

baby被冷水澆臉,眼窩處的雙眼皮貼被沖掉,露出素顏看傻全場人,網:整沒整容很明顯
2023/07/26
李小璐年輕時照片曝光,比整容后漂亮一百倍,怪不得當初那麼紅
2023/07/26
「蜜桃臀」算啥,昆凌的「栗子臀」才叫驚艷,難怪被周董寵成公主
2023/07/26
劉亦菲自己都想刪除的8張尷尬照,網友: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6
49歲鄭秀文「瘦得沒有肉」,一襲緞面裙卻能凹出「S身材」,闊太氣質根本藏不住
2023/07/26
娛樂圈頂級骨相美人,只服這9位,無一例外驚艷了一整個時代
2023/07/26
劉德華妻女迪士尼游玩!朱麗倩打扮樸素「素顏出鏡」,10歲女兒身高已超媽媽肩,網友:和爸爸劉德華長相十分相似
2023/07/26
「影壇大哥」萬梓良,落魄到去商演,為何卻還拒絕周星馳的好意?
2023/07/26
48歲林志玲同框29歲昆凌,她風情嫵媚美成貴婦,合照不輸天王嫂,網友:昆凌看起來好嬌羞
2023/07/26
5個版本的黃飛鴻,李連杰只能排第二,最后一位至今無人能超越
2023/07/26
有種基因叫曾志偉的四個兒女,本以為很一般,沒想到卻一個比一個驚艷
2023/07/26
香港男星轉行做按摩師!逆境下投資6位數開店,加入TVB22年不受捧
2023/07/26
她才是真正的「豪門殺手」,44歲依舊如花似玉,李嘉欣都自愧不如
2023/07/26
張馨予放肆秀身材!雖然裙子是「透肉」的,卻引網友一致好評:毫不低俗
2023/07/25
當女星展現美背殺:楊冪楚楚可憐,趙麗穎甜美知性,馮提莫太撩人
2023/07/25
38歲陳妍希時隔多年再扮古裝!五官精致靈氣逼人,被網友熱議:以前是得罪了造型師
2023/07/25
楊冪時隔8年再演清宮戲,這回扮「令妃」,傾城絕世,網友:這是令妃最美的樣子
2023/07/25
郭晶晶貝嫂合影被翻出,氣質差距太大惹爭議,網友:不在一個檔次
2023/07/25
娛樂圈6位「少數民族」美人:長相靈動,氣質出眾,有人讓人意想不到!
2023/07/25
本以為吳謹言扮演的「魏瓔珞」夠美了!當看到她的古裝照,這才是絕版的古典美人
2023/07/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