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大雨,甄嬛躺在床上翻來覆去,怎麼也睡不著。
當初,她發現了余鶯兒指使人給自己下藥的陰謀,于是決定借皇上的「刀」除掉余鶯兒。皇上下旨賜死余鶯兒后,就出宮巡視去了。
這件事本該到此結束,但甄嬛敏銳地感覺到余鶯兒的背后還有人,而且很有可能就是華妃。
她不甘心就這麼輕易地讓華妃逃脫罪責,于是跟眉莊、安陵容定下了計策。
不久,后宮「有鬼」的流言就傳了出來。不但很多宮女太監都說自己親眼見過,就連富察貴人都被那鬼影嚇得昏死過去。
宮中人人都說,那是枉死的余鶯兒回來報復害她的人了。皇后為了安撫人心,不得不讓寶華殿的法師做法事超度亡魂。
其實, 「鬼影」根本就是甄嬛身邊的小允子假扮的,目的就是為了嚇唬余鶯兒背后的那些人。
她們心中有鬼,自然容易露出馬腳。
華妃不愧是出身將門,膽子大、氣勢足,根本不相信鬼神之說,更不會被這些傳言嚇到。但她手下的麗嬪卻表現得惶恐不安。
經過多番試探,甄嬛和眉莊決定從麗嬪身上下手。
那天傍晚,眾人去給皇后請安,散場之后,各自回宮。
麗嬪的轎輦就跟在華妃的后頭,只見一個白色的影子從麗嬪眼前飄過,嚇得麗嬪尖叫一聲,直接從轎輦上跳了下來。
她蹲在墻角瑟瑟發抖,連喊「救命」,還語無倫次地說出了自己把藥給余鶯兒的事。
聞聲跟來的甄嬛和眉莊聽到后交換了個眼色,這還真是意外的收獲。
華妃見狀,知道不妙,趕緊命人捂住了麗嬪的嘴巴,要把她帶回自己宮中。
可甄嬛和眉莊哪肯讓步,跟華妃打起了嘴仗,一直拖到皇后到來,帶走麗嬪。
原以為有了麗嬪的口供,華妃這次一定會受到嚴懲,沒想到太后出面平息了這事,以發瘋為名將麗嬪打入冷宮,并暫停了華妃協理六宮的權力。
因為太后明白,只要皇上還要用年羹堯和年家,就不可能會辦華妃,不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果然是上一屆宮斗冠軍,太后的格局確實不一樣。
這時,皇上也回宮了。他立刻心急火燎地來找甄嬛。
以前看這段,還以為皇上是太過想念甄嬛,畢竟他倆還處于甜蜜的「熱戀期」,正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階段。
但現在再看,卻發現皇上其實是來敲打甄嬛的。
聽到甄嬛說「您總算回來了」,皇上回了一句: 「想朕了?」
明明說著親密調侃的話,皇上的嘴角和眼底都沒有絲毫笑意,一副嚴肅冷漠的樣子。
接著,皇上直接進入主題: 「朕剛剛去見過太后,下毒的事有了了結。
你能安心,朕的心里也松快些。」
既然見過太后,皇上就已經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也自然想得到,裝神弄鬼嚇唬麗嬪的必定是甄嬛,所以這是在告訴甄嬛,事情到此為止,不要再沒事找事。
皇上只想后宮安寧,眼下也并不打算處置華妃。他希望甄嬛安分一些,不要再生事惹自己不痛快。
可甄嬛似乎沒聽懂,還在試圖把矛頭引到華妃身上,說華妃「行事果敢,能掌事用人」,暗搓搓地指出麗嬪也不過是被華妃當槍使了。
皇上索性把話說得更直白: 「凡事皆有兩面,太后行事一向有分寸,后宮的事她從不多管,但只要管了,必定是她看不過眼的大事。此番嚴懲,就是告誡后宮,不要再這樣烏煙瘴氣。」
潛台詞是:你趁我不在宮里就鬧出這麼大的動靜,搞得后宮雞犬不寧,連太后都看不過去了。現在太后已經處理完這件事,我不追究你,你也別恃寵而驕,繼續在后宮生事。
這下甄嬛終于反應過來,趕緊表態: 「臣妾只希望今后后宮中人,能夠相互體諒,少些忌恨,這樣皇上才能安心政事,無后顧之憂。
」
皇上畢竟是皇上,不管多麼寵愛一個人,都不會允許她破壞自己建立起來的穩定局面,包括前朝和后宮。
對皇上來說,愛情再怎麼也比不上皇權重要,甄嬛還是高估了自己在皇上心目中的分量。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