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環境的整潔度對孩子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對此,我確實很有感觸。
其實,家長的行為深深地影響著孩子,一個房間凌亂的家庭又怎麼會養出有出息的孩子呢?
2
上周六,我去同事家做客,他們的房間收拾的非常干凈,明亮的地板,門口擺放整齊的鞋柜與我家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同事的女兒正在書房里寫作業,我拿著給她買的禮物來到書房,她看到我后開心地說:「謝謝你,叔叔。」
在和她說話的間隙,我環顧了一下書房,所有的書整齊的擺在書架上。學習桌上也非常整潔,給人一種很舒服的感覺。我笑著對她說:「你們家收拾的可真干凈,可不像我們家那麼亂。」
她說:「叔叔,我都習慣了,爸媽是非常愛干凈的人,從小就被他們嚴格要求,有一次因為起床沒疊被子,媽媽堅決不讓我吃早飯,後來我就記住了。
」
吃飯時,我對同事說:「難怪你女兒學習成績這麼好,這與你們的生活習慣有很大關系呀」。
同事說:「也許吧,舒服的生活環境會讓人心情愉悅,如果房間凌亂,我們會感覺很壓抑。」
後來我才發現,同事經常專門拿出時間收拾家里,他覺得外在的環境是內在的投射。如果在臟亂差的環境里,人會產生負能量,脾氣也會變得非常暴躁。
家里的臟亂也會帶來思想上的混亂,會讓我們遇到事情缺乏冷靜,孩子在這個環境里學習成績自然上不去,因為這個環境讓他很煩悶。
3
哈佛商學院調查顯示,一所學校中課桌收拾齊整的孩子往往都是那些成績優異樂觀開朗的孩子,因為整理使得他們學會了規劃、學會了耐心,心無積塵,面目清明。
孩子具有極強的模仿力,他們會在無意中模仿父母的做法,如果你經常把家里收拾的非常干凈,那麼在這種環境下,他也會很快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
反之,如果家里雜亂無章,那麼他的生活狀態和心情也都是雜亂的,學習成績自然不會好。
一個人的房間里藏著自己的生命狀態,藏著孩子的未來。
4
朋友小菲是一家學校的資深語文老師,讓他郁悶的是兒子的學習成績一直不好。
後來他跟兒子溝通,兒子說:「每次回到家,我心里就很煩悶,一點也不想做作業,感覺很壓抑。」一開始,蘇菲以為是孩子為學習不好找的借口,直到他看了一本書才知道家庭雜亂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
雜亂無章給她造成了很多麻煩:
圖書館借的書沒及時還就丟了; 忘了交電費差點被人家斷了電; 經常花一兩個小時翻箱倒柜找信用卡; 如果要是找書,她經常要翻上半天。
後來她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后,經常拿出時間收拾房間,時間長了她養成了一個優良的習慣,找東西再也不用翻箱倒柜了,所有的物品擺放的都井然有序,更讓她欣慰的是孩子的學習成績上去了。
學會整理自己的房間,讓一家人生活在舒適的環境當中,這里面藏著孩子的未來。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對全國2萬個小學生家庭進行的調查表明,孩子做家務,家里干凈的家庭比不做家務家里邋遢的孩子,孩子成績優秀的比例高了27倍。
還有很多實例證明,想要孩子成為精英,讓他做家務,家里收拾干凈是必不可少的。
美國超級豪門洛克菲勒家族傳了六代,代代精英,沒出過一個敗家子。就是因為承襲了家規,從小讓孩子記賬和做家務。
美國新任交通部長趙小蘭的父親趙錫成養出了5個非常優秀的女兒,就是因為他從小就讓趙小蘭帶著妹妹們做家務,自己收拾房間,幫家庭做支出規劃。
因為從小就幫家庭分擔勞動,所以每個孩子都獨立樸素,不驕不躁,長大后都成了各個領域的精英。
孩子不論年齡大小,都是重要的家庭成員,所以告訴孩子他們在家庭中應該負起的責任是很重要的,而承擔家務、打掃房間則是最好的方式。
5
如何更好的引導孩子做家務呢?從分內家務開始,讓孩子從個人分內工作開始學習,其中包括生活自理能力。
如:自己學習將衣服穿好、放好;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把臟衣服放進籃子里。
1.家務計劃表
父母可以設計一份家務計劃表,并和孩子一起討論他能做些什麼?想做些什麼?
2.從家庭活動中學習
擇菜:讓孩子一起參與,從擇菜到洗菜,讓孩子知道所吃的飯菜是經過這些步驟才能食用,從學習中教導孩子做家務。
煮飯:從洗米到煮飯,家長與孩子一起參與,并告訴孩子舀多少,這樣還能教育孩子節約概念。
掃地、擦桌子:可以讓孩子自己嘗試著去做簡單的家務,或由父母教孩子如何做,才能將桌子、地板擦干凈。
曬、收、疊衣服:曬衣服時可以讓孩子拿衣架,幫媽媽晾衣服;疊衣服可以先從小的衣服一件件教起。
3.讓孩子明白做家務的意義
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不要難度太大,以免孩子因挫折而產生抗拒和畏懼。無論孩子做得如何,別忘了給予他贊美和鼓勵,讓孩子知道,他做的每件「小事」你都看到了。
從小就鍛煉干家務、收拾房間的孩子,社會和環境適應能力強,往往比不會干家務活的孩子更懂得照顧自己和他人,這種人更受別人喜愛和歡迎。所以,舍不得用孩子才害了他,讓孩子學會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吧!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