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天,又怎知我是傷天害理而不是替天行道?」
當刀劍對準薛氏和皇族時,謝危的態度揭開了姜雪寧死亡的真相。
姜雪寧十八歲回府,管事的王媽媽欺她在田莊長大,府里一個人也不認識,當她是個好拿捏的主子。
姜府的生活枯燥乏味,姜雪寧成日不能出門,見到的人和事總那麼幾樣。只有燕臨,既帶姜雪寧在京城中肆意玩鬧,又為她講述奇聞異事,總是疼著她,護著她。
姜雪寧的嬌縱,一半是燕臨慣的,一半是父親姜伯游想著她是未來的世子妃而放任的。
對于隔著生母且性情迥異的姐姐,姜雪寧先是默許下人欺負姜雪蕙,接著搶了姜雪蕙的心上人沈玠。
姜雪寧自小遠離生母孟氏,由深恨孟氏的小妾婉娘撫養長大。
出身卑微的婉娘受夠了正室的頤指氣使,一直給姜雪寧灌輸要當皇后的思想。
她給了姜雪寧欲望,卻沒教給姜雪寧應付宮廷斗爭的手段,這是姜雪寧悲劇命運的源頭。
姜雪寧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燕臨對她的好,甚至把周寅之這條毒蛇引到了燕臨身邊。
周寅之做事滴水不漏,頗得姜雪寧器重。他通過姜雪寧結識燕臨,栽贓燕臨父子謀反。
燕氏逢難,三族皆遭流放,姜雪寧則成了沈玠的王妃。
其實,不管燕氏是否出事,姜雪寧都是一意要嫁給沈玠的。她對燕臨本未存落井下石之心,只不過兩件事情前后腳發生,再加上周寅之是姜雪寧的人,燕臨恨上姜雪寧,不意外。
大月進犯,和親的沈芷衣被殺。沈玠悲痛之下為勇毅侯府平反,啟用燕臨。
燕臨在邊關立下戰功后,轉投謝危,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卷土重來,控制了皇宮,軟禁姜雪寧。
重用一心向著權勢的周寅之,是姜雪寧走得最錯的一步棋,也是她死亡的導火索。
一天,沈玠帶著姜雪寧游玩,遇到一行打海上來的深目高鼻的商人正當街兜售一些奇怪的果子。
太監鄭保眼尖,認出探花衛溪正和商人講價,要買對方的果子和種子。價錢沒談攏,衛溪立在街面上不肯走,沈玠替他出了錢,解了圍。
衛溪慣好研究田間地頭的事。有一年,他獻寶一樣送給姜雪寧一筐榴蓮,熏得姜雪寧勃然大怒,跟沈玠打小報告說衛溪羞辱她。
第二天上朝,沈玠一紙調令,把翰林院編修衛溪外放做了縣令。誰知,僅僅過去一年,衛溪政績斐然,繳稅納糧比過去翻了一番,龍心甚悅。
就在姜雪寧想著打壓衛溪的時候,內務府的太監又抬了三筐咸鴨蛋來,說是衛溪孝敬的,專門感念姜雪寧的舉薦之恩。
姜雪寧識人不清,為后四載,親小人遠賢臣,是她給自己套上了奪命的枷鎖。
沈玠儒雅端厚,姜雪寧嫁給他后,兩人從未吵過架。一是因為沈玠真正喜歡的是姜雪蕙,二是因為姜雪寧也不喜歡沈玠,她喜歡的只是皇后的位置。
姜雪寧弄權惹來朝堂非議,太后施壓,薛姝入宮,沈玠對姜雪寧便只維持表面的情意了。
繁華地,爭斗場。姜雪寧利用周寅之對付薛家,張遮則屢屢彈劾周寅之敗壞朝綱,兩人水火不容。
初時,姜雪寧對張遮不見其人久聞其名,及至見了,二人互生情意。
周寅之被薛家拿住把柄,姜雪寧竭力想要保住自己的勢力,哀求張遮網開一面,卻不知周寅之已經倒戈,在張遮斷他清白后主動上交證據,陷張遮于險境。
周寅之官復原職,賞銀千兩。張遮入獄不過半月,家門被抄,老母撒手人寰。
張遮母親的死是壓垮姜雪寧的最后一根稻草。
燕臨回京第一件事便是命人將周寅之亂箭射死,釘在宮門上。優柔寡斷的沈玠為人毒殺,留下詔書從宗室過繼儲君,命姜雪寧垂簾聽政。
姜雪寧那時已被燕臨軟禁,連沈玠最后一面都沒見著,只知道儲君在趕來京城的途中被燕臨以平南王逆黨的名義殺死。燕臨沖謝危嚷道:
「她怎麼能當太后!她該是我的皇后!」
衛溪千里迢迢趕回京城,罵燕臨和謝危犯上謀逆,要求他們放了姜雪寧。
每當夜深人靜時,燕臨都會躺在姜雪寧的床榻上,給她講述流放時的所見所聞,一如那個給她講奇聞異事的少年。
前朝讓姜雪寧殉葬的奏折如雪片般飛來,不堪受燕臨侮辱的姜雪寧自刎于寧安宮。
臨終前,她見了謝危,以己之命換張遮無恙,留下遺言托衛梁替自己折一枝梅送給張遮。
大夢一場,姜雪寧醒來時男裝打扮,身旁躺著醉酒的沈玠和燕臨,距離燕氏被抄家還有兩月。
姜雪寧救尤芳吟時,本沒有對膽小怯懦的她抱有希望,但當尤芳吟帶著賺到的兩千五百兩出現時,姜雪寧意識到自己可以同命運博弈,逆天改命。
姜府沒有可用之人,姜雪寧去找了周寅之,開門的是小妾幺娘。
姜雪寧讓幺娘以周寅之的愛馬生病為由,將他從衙門叫回家,點破周寅之的動機,警告他莫要牽涉燕薛兩家爭斗。
燕家風雨欲來,姜雪寧又與燕臨親厚,周寅之奉了薛遠的命整治燕家,自是不肯讓人知道自己和姜雪寧有瓜葛。
姜雪寧見周寅之對每日親自喂養的馬說殺就殺,知其狠辣,因此哪怕周寅之通風報信,對燕氏親善,姜雪寧還是對他心存戒備。
燕臨冠禮,謝危的祝詞里沒提為人臣者當盡忠。就在他將簪子穿過玉冠為燕臨束發時,薛遠奉旨抄家,燕氏被流放璜州。
沈瑯性情陰鷙,器重心狠手辣的周寅之。周寅之平步青云,漸漸便不與姜雪寧走動了。
四年后,大月犯邊。
謝危命人四處散布和親的長公主沈芷衣被困大月的消息,沈瑯若不出兵去救,就是不義。
接著,燕臨矯詔奪了兵權,率軍攻打大月。就在燕臨踏平大月王庭的這一日,邊關的消息抵達了京城。
戰事剛起時,平南王趁機揭竿而起。沈瑯內憂外患,只能將計就計,下旨讓謝危去燕臨那里督軍。
謝危名正言順地來到邊關,非但支持了燕臨,還穩定了軍心,迅速迎回沈芷衣。
不久,多疑的沈瑯派周寅之以犒軍的名義出京,意在瓦解燕臨的勢力。
燕臨謀反,靠的是尤芳吟和呂顯給他供給糧草。周寅之的目標是偷走尤芳吟的印信,取得其存放在各大錢莊票號里的財產。
與姜雪寧閑談時,周寅之說漏了嘴,謝危立刻派侍衛刀琴去捉拿周寅之。
周寅之抓了尤芳吟,刀琴投鼠忌器,險些被周寅之一刀削去腦袋。周寅之趁著刀琴躲避的空隙,殺了尤芳吟,逃回了京城。
平南王和沈瑯打得兩敗俱傷,燕臨和謝危坐收漁翁之利,揮師中原。
姜雪寧見周寅之即便妻妾成群也不曾薄待姿色平平的幺娘,于是讓刀琴劫走了懷孕的幺娘。
兵臨城下,周寅之大開城門,假意懺悔,想虜了姜雪寧換自己和幺娘活命,被早有防備的刀琴等人制住。
上一世,周寅之害了燕氏和張遮,這一世,周寅之殺了尤芳吟,姜雪寧新仇舊賬一起算,周寅之非死不可。
上一世,周寅之貪慕權勢,陷害燕氏,出賣姜雪寧,導致張遮被處死,姜雪寧自盡。
臨終前,姜雪寧留下遺言,折梅送張遮,既表示她對重用周寅之的后悔心情,也預示著這一世她會竭盡所能地改變命運。
姜雪寧親手殺了周寅之。
周寅之彌留之際嗚嗚咽咽,姜雪寧聽出他是要問幺娘下落,但就是不說。
在姜雪寧看來,最痛苦的死法便是直到咽氣都不知心系之人的安危。這是姜雪寧對周寅之最狠的報復。
嚴禁無授權轉載,違者將面臨法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