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的死亡,不論是在三國歷史上,亦或者在《三國演義》中,都可以說是一個重大事件。歸根結底,這對三國的走向有著兩大深遠的影響。
第一,宣告了蜀漢開始從興盛走向沒落。在關羽去世之前,蜀漢的局勢可謂是如日中天,劉備漢中擊敗曹操,關羽破樊城,決水淹沒七軍將士,再加上關羽名聲威震華夏,使得蜀漢的聲望也是如日中天達到了頂峰。
但在東吳的伏擊下,蜀漢劉備的小舅子糜芳歸降東吳,關羽的隕落,標志著荊州徹底淪陷在東吳手中。要知道,且不說關羽所坐鎮的荊州之地,單單是在這一場大戰之中,關羽所統帥的蜀漢荊州軍非但被徹底殲滅,更是讓蜀漢之中名將關羽的身死!可以看出蜀漢集團在這一場戰爭中的損失有多麼慘重!
第二,三國的局勢朝著曹魏有利的方向發展!在關羽兵潰身亡以前,曹魏已經日漸衰弱。
一是因為曹操自立為王,與門閥氏族的勢力漸行漸遠,造成了曹操內部局勢的動蕩。二來,曹魏在漢中戰敗之后,實力大損,以至于在關羽的攻擊之下,根本抽不出太多的兵力人手,最后不得不與東吳聯手背刺關羽。
但關羽一死,三國局勢又開始向著曹魏這邊傾斜,因為吳蜀兩軍結成同盟在此刻已經破裂了,而孫權又不得不與曹魏結成同盟,以防劉備的反撲。
知道了關羽的重要性,也知道了《三國演義》中,為什麼要將關羽捧得這麼高。像關羽,就是整本書里,只有他一個人,靈魂沒有消散,還能大吼一聲:「還我頭來!」
更離奇的是,關羽居然還奪舍了呂蒙的身體,為他自己復仇,讓孫權心驚膽戰,下跪行禮。
當他的頭顱被遞給曹操的時候,也是突然須發皆張,把曹操給嚇了一跳,從而使得曹操的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
也就是說,關羽雖然已經死去,但關羽的靈魂依舊在魏國和東吳之中威懾著他們,讓曹操和孫權都對他頂禮膜拜。而與此同時,蜀漢之中也發生了一件極為詭異的事情,首先是關羽出現在劉備的夢境之中與劉備辭別,然后諸葛亮在夜晚觀察天象,看到了「將星隕落」,接著就得到了關羽陣亡的信息。
「新三國」里還有一個網絡上非常流行的段子,劉備無意中聽到了關羽的死訊,非但沒有哭泣,反而哈哈大笑起來,一邊說著:「不可能,我二弟天下無敵,只有他殺別人,哪有人殺他!」一邊說著,一邊就一頭栽倒在地!
很明顯,在關羽死亡的時候,出現了許多異象!而
「將星隕落」,則是三國之中,每一位頂尖牛人死亡之后,都會出現的標配。而在關羽之前,除了孫堅之外,只有周瑜,還有龐統身死之時出現的異象,而這些人無疑都是三國之中大名鼎鼎的頂級牛人。
所以,三國的人是不是很厲害?別看羅貫中如何妙筆生花,但只要從三國時臨死之前是否有將星隕落來看,卻是一目了然。關羽死亡后,只有兩個人出現過類似的情況。第一件事,就是諸葛亮隕落在五丈原,這是最讓人催淚不已,其中就包括了諸葛亮的七星燈續命,以及魏延一腳踢到主燈導致諸葛亮借命失敗。而另一個就是張飛,他死的時候比關羽的陣勢更大。
羅貫中在里面寫道,先主劉備在那一夜心驚肉顫,怎麼都睡不著。走出賬外夜觀天象,看見西北處有一顆星辰,其大如斗,忽然之間就從云端墜入地上。
劉備見此情形疑惑不已,于是派人去問諸葛亮。諸葛亮回復說:這個情況應該會有一名大將隕落。三天之內必定有人回來報告。
可見,張飛在臨終之際所表現出的「將星隕落」一幕,是非常生動的。它的位置,大小,速度,就像人親眼所見一樣。
為什麼張飛死的時候,要把事情說得如此詳細?作者認為,主要有兩個考慮。
第一:強調驚世駭俗。關羽的死亡,鏡頭一直都在緊緊跟隨在關羽身上的,從曹操與孫權的聯手與關羽交手,一直到關羽敗走麥城,可以說是全面的,沒有任何的死角。所以,關羽的死亡,才會寫得如此的慘烈,如此地驚心動魄。
而張飛,則是在睡夢中,被自己的士兵給殺了。如果是這樣的話,就算老羅的文筆再好,也沒有任何意義。如果沒有足夠的震撼力,那麼就讓上天來彌補!
第二:是為了給劉備一個「冷血」的理由。很多人都說,劉備是個鐵石心腸的人,是個辜負了張飛的人,否則的話,為什麼在關羽被殺的時候,他會痛哭流涕,而張飛卻只是說了一句:噫!飛死矣!《三國演義》里已經給出了回答:將星的隕落,是對劉備在張飛身死之時的一種預警!
事實上,作者認為,最符合邏輯的就是:境遇不同!關羽被殺的時候,劉備還什麼事情都沒有的,所以關羽被殺的時候,他還能痛哭流涕。
可是張飛一死,而且夷陵之戰又要開始了,作為三軍之主的劉備,又如何能夠不控制住自己的感情,不顧一切地為張飛哭泣呢?那是不可能的。難道說,除非劉備不打算打夷陵大戰?
眾所周知,劉備麾下有三位名將可以說在最開始的時候就跟隨在他身邊的,分別是:關羽,張飛,趙云。而現在,關羽、張飛兩人以「將星隕落」的方式死去,趙云去世之后到底是發生了怎麼一回事?那就是:
忽一陣大風,自東北角上而起,把庭前松樹吹折。眾皆大驚。孔明就占一課曰:「此風主損一大將!」諸將未信。正飲酒間,忽報鎮南將軍趙云長子趙統、次子趙廣,來見丞相。
孔明大驚,擲杯于地曰:「子龍休矣!」
很明顯,《三國演義》這本書是按照史書來寫的。以趙云死后的情況來說,他比孫堅,周瑜,關羽,張飛和諸葛亮等人要差上一點。事實上,趙云在三國之中,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人物,但也根本無法與這五個人相提并論。
但是《三國演義》中,趙云又是最受歡迎的角色,因為老羅對趙云的寵愛,所以給趙云加的精彩戲份也很多,所以趙云的「風折松柏」,才會變得更加神奇。
第一:趙云是一個凡夫俗子,屬于人間更接地氣。言下之意,就是要說關羽,張飛,還有另外五個人,真的很厲害,簡直就是天上的星辰。而趙云則是「松柏」一般的凡俗之人,更加地貼近大地。
二是夸獎趙云的人品!青松古木,乃是以青松之意來形容君子之風,而現在,青松之意被用來形容趙云,無疑是對趙云的褒揚,這一點倒是與史書相吻合。
第三,凸顯了趙云的身份!柏松是一棵大樹,也就是所謂的擎天之柱!現在,它被狂風一卷而斷,說明蜀漢的支柱已經斷了。
也正因為如此,趙云雖然以「風折松柏」的方式死掉了,但是這一招的含義,卻是比起「將星隕落」更加地玄妙!